周易参同契32章,法象成功注解
《周易参同契》32章 法象成功
法象莫大乎天地兮,玄沟数万里。
河鼓临星纪兮,人民皆惊骇。
晷影妄前却兮,九年被凶咎。
皇上览视之兮,王者退自改。
关键有低昂兮,害炁遂奔走。
江淮之枯竭兮,水流注于海。
天地之雌雄兮,徘徊子与午。
寅申阴阳祖兮,出入复终始。
循斗而招摇兮,执衡定元纪。
升熬于甑山兮,炎火张设下。
白虎导唱前兮,苍液和于后。
朱雀翱翔戏兮,飞扬色五彩;
遭遇罗网施兮,压之不得举;
嗷嗷声甚悲兮,婴儿之慕母;
颠倒就汤镬兮,摧折伤毛羽。
漏刻未过半兮,鱼鳞狎鬣起。
五色象炫耀兮,变化无常主。
沸潏鼎沸驰兮,暴涌不休止。
接连重叠累兮,犬牙相错距。
形似仲冬冰兮,瓓玕吐钟乳。
崔嵬而杂厕兮,交积相支柱。
阴阳得其配兮,淡薄而相守。
青龙处房六兮,春花震东卯。
白虎在昂七兮,秋芒兑西酉。
朱雀在张二兮,正阳杂南午。
三者具来朝兮,家属为亲侣。
本之但二物兮,末而为三五。
三五并与一兮,都集归二所。
治之如上科兮,日数亦取甫。
先白而后黄兮,赤黑达表里。
名曰第一鼎兮,食如大黍米。
自然之所为兮,非有邪伪道。
山泽炁相蒸兮,兴云而为雨,
泥竭遂成尘兮,火灭化为土。
若檗染为黄兮,似蓝成绿组。
皮革煮成胶兮,麴糵化为酒。
同类易施工兮,非种难为巧。
惟斯之妙术兮,审谛不诳语。
传于亿世后兮,昭然自可考。
焕若星经汉兮,昺如水宗海。
思之务令熟兮,反覆视上下。
千周粲彬彬兮,万遍将可睹。
神明或告人兮,心灵乍自吾。
探端索其绪兮,必得其门户,
入道无适莫兮,常传于贤者。
庄子经典
周易参同契的作品鉴赏
《周易参同契》。东汉魏伯阳著。简称《参同契》,黄老道家养生经典。全书托易象而论炼丹,以「黄老」参同「大易」、「炉火」三家之理而会归於一,以乾坤为鼎器,以阴阳为堤防,以水火为化机,以五行为辅助,以玄精为丹基等等,从而阐明炼丹的原理和方法,为道家最早的系统论述养生的经籍。
《周易参同契》全书共约6000余字,基本是用四字一句、五字一句的韵文及少数长短不齐的散文体和离骚体写成的。该书假借《周易》爻象论述作丹之意,研究养性延年,强己益身。所谓“丹”,据近人研究,是指人身体内部的能量流。书中关于能量流的论述,即是根据作者自己的体验记录下来的。该书表达方式比较奇特,采用符号作为表意手段,如坎离、乾坤、日月、阴阳、五行、铅汞、父母、夫妻、男女,以及中国古代天文学上的名词术语等,都与其本义毫无关系,只是一些表意的符号。书中以烧炼外丹者使用的炉鼎象征人身,以炉鼎中变化的药物象征人体内的能量流。表示药物的符号则有坎、离、水、火、铅、汞、兔、乌、金蛤蟆、玉老鸦等,符号虽异,其义无殊。
该书“词韵皆古,奥雅难通”,并采取象征或借喻的方法采用许多隐语,易生误解,所以历代有很多注本行世,仅《正统道藏》就收入唐宋以后注本11种。《参同契》是一部用《周易》理论、道家哲学与炼丹术(炉火)三者参合而成的养生著作。历代注释名家对它的基本内容的理解存在着分歧,有的认为魏伯阳讲的是烧炼金丹以求仙药的外丹说,有的认为魏伯阳主张调和阴阳,讲的是靠自身修炼精、气、神的内养术,即后世所谓的内丹说;有的认为在《参同契》中,外丹说、内丹说二者兼而有之,并斥责房中、服符、昼夜运动、祷祀鬼神等为徒劳无功的旁门邪道。
《周易参同契》中叙述最详细的部分,也是书中的核心内容,就是炼制“还丹”。原文记载共分三变,第一变是将15份金属铅放在反应器四周,加入6份水银,再用炭火加热,便生成铅汞齐。魏伯阳认为“火”也参加反应,是反应物。所以他说,要用6份炭的炭火微微加热,铅与水银、炭火这三种“物质”相互含受,才能够发生变化而生成铅汞齐。第二变是随着火力的增大,水银逐渐被蒸发掉,铅被氧化为一氧化铅和四氧化三铅,反应完毕时,主要生成黄丹,即黄芽(Pb3O4)。第三变是将第二变的产物铅丹与9份水银混合、捣细、研匀,再把这种混合药料置入丹鼎鼎中,密封合缝,务必使其不开裂、不泄气,然后加热。先文火后武火,昼夜察看,注意调节温度,反应完毕,丹鼎上部得到红色的产物“还丹”。这种“还丹”就是氧化汞。用现代化学知识来解释,魏伯阳所述“还丹”炼法如下:
3Pb + 2O2 = Pb3O4 (黄芽)
2Pb3O4 = 6PbO + O2↑ (下丹鼎)(可逆反应)
2Hg + O2 = 2HgO (下丹鼎)(可逆反应)
魏伯阳还在《周易参同契》中说:“河上姹女,灵而最神,得火则飞,不见埃尘。……将欲制之,黄芽为根。”“黄芽”就是铅丹,“河上姹女”为汞。这句话的意思是,汞易挥发,铅丹能与汞在高温下作用,生成不易挥发的氧化汞,因而汞被铅丹“制服”住了。
魏伯阳在阐述服饵金丹何以能使人长生不老时,采用的是不恰当的类比法,认为黄金既然不朽,还丹又能发生可逆循环变化(2Hg + O2 = 2HgO(可逆反应))那么饵服黄金和还丹后,就能使人身不朽和返老还童。这种希图把黄金、还丹的性质机械地移植到人体中以求长生的天真想法,在今天看来当然荒谬可笑,但在当时有些人却深信不疑。(此段注释人不懂外丹,反嘲笑古仙,魏伯阳当然不是“希图把黄金、还丹的性质机械地移植到人体中以求长生的天真想法”在以上三变步骤中,最后所练外丹可以吸收先天一炁,待12年不出差错,色转为紫,神丹即成,任何人服食立即肉体化炁,白日飞升。效果要远超内丹,只是几近失传。)(风月按:误矣!据师云,神丹虽有神效,然阳神未成者,事亦无济。)(补述:阳神未成者,事亦无济应该不是炼成功的天元神丹,成功者如淮南王刘安,鸡犬家眷亦可升天。)(没有任何证据证明存在先天一炁这个东西。把一些玄之又玄的东西强加上去,人为地设定规律,这不是客观科学的态度。)
在阐述炼丹术的可能性和合理性时,魏伯阳指出,物质变化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炼丹过程正如以檗染黄,煮皮革为胶,用曲糵作酒等等一样,是“自然之所为”,“非有邪伪道”。他还将阴阳五行学说用于解释炼丹术现象,认为万物的产生和变化都是“五行错王,相据以生”,是阴阳相须,彼此交媾,使精气得以舒发的结果。
魏伯阳不只是囿于阴阳五行学说,他还提出了相类学说。他认为阴阳相对的两种反应物质还必须同时属于同一种类,“同类”的物质才能“相变”,“异类”物质之间则不能发生反应。他说:“欲作服食仙,宜以同类者。……类同者相从,事乖不成宝。”“若药物非种,名类不同,分剂参差,失其纪纲,虽黄帝临炉……亦狄和胶补釜,以硇(氯化铵)涂疮,……愈见乖张。”这就是说,事物的变化是有其内在原因的。这大概是根据炼丹家们一些失败的教训而总结出来的。魏伯阳的这一理论虽然遭到葛洪的反对,但到了唐代又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因为它毕竟含有一定的合理因素。实际上,魏伯阳的这个相类学说是化学亲合力观念的前身。
魏伯阳还认识到物质起作用时的比例很重要,并已经观察到胡粉(碱式碳酸铅)在高温下遇炭火可还原为铅等化学现象。在《周易参同契》中,魏伯阳还记述了升华装置(丹鼎),把丹鼎看作一个缩小的宇宙,阴阳变化、万物终始都在其中。
必须指出,魏伯阳认为修丹与天地造化是同一个道理,易道与丹道是相通的,所以能用《周易》的道理来解释炼丹的道理,这使本来就比较复杂的炼丹术变得更加神秘,影响了后世炼丹家的哲学思维。此外,魏伯阳主张采用铅汞作为炼丹的主要原料,所炼得的丹药是氧化汞之类的毒药,这就限制了炼丹实验的范围,并导致服丹中毒,这实际上阻碍了炼丹术的发展。
魏伯阳的著作《周易参同契》主要讲述了哪些内容?
魏伯阳的著作《周易参同契》,是世界上最早的炼丹学专著。
《周易参同契》全书约6000多字,以韵文形式写成,是一部以阴阳学说为指导的炼丹技术专书。书中总结了前人的经验,提出了炼丹的理论,特别是通过实验得出物质变化遵循的客观规律。书中记述了水银和铅的炼制方法,如“胡粉投火中,色坏还成铅”的记载。也提到金的性质和有关铅、汞的某些化学反应。书中记载了水银容易蒸发,也容易与硫磺化合成硫化汞。从这部著作中,还可以了解到当时人们炼丹的设备和工具,书中第一次出现了“丹鼎歌”。丹鼎是炼丹用的鼎炉,它是升华过程中重要的工具。这些重要的记载和成就,远远超过了当时世界各国。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15053971836@139.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