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杂说第07部分,需卦杂说(02)在线学习

道医阁  2023-09-19 18:06:32

易经杂说第07部分,需卦杂说(02)在线学习

当前位置:首页 >> 南怀瑾全集 >> 《易经杂说》

《易经杂说》第07部分 需卦杂说(02)


《象辞》、《彖辞》的矛盾

“象曰:云上于天,需,君子以饮食宴乐。”

这与《彖辞》不同,而说云上于天是需,画面两样。《彖辞》解释前面是一片水的平面图,《彖辞》的画面是立体的,天上面都是云雾,它说这个卦是叫我们上馆子,不但上馆子,还要作乐。我们就发现《彖辞》、《彖辞》是矛盾的,对圣人不好意思说他矛盾,姑且说是两重意义,这样两重不同的意义该怎么办?这且暂时搁在这里。


道家经典

学易心得:关于南怀瑾先生的《易经杂说》!

本号只聚焦:

以“实业+投资”的理论和经验,帮助“顺利的企业今后不会掉坑里,已面临问题的企业尽快出坑”。

欢迎关注!

为了适应快速阅读的要求,对于转发的文章,我们都将做删减,并对部分内容作出修正。敬请谅解。

学习易经,我推荐给朋友们的是“看三本书足矣:先读曾仕强先生的《易经的奥秘》,再读郑同先生的《白话周易》,最后读南怀瑾先生的《易经咋说》”。

《易经的奥秘》和《白话周易》的学习心得,我已在本号通过连续发布的33篇文章分享了,本文,是读南先生的《周易咋说》的心得。

欢迎朋友们惠阅这连续34篇文章,并期待您多提宝贵意见。

我在此先谢过了!

南怀瑾先生精研儒释道,对于易经有其独到见解。

他认为,“易经并不神秘,但挺复杂”,因为每一卦都有错卦、综卦、复卦、杂卦。

错综复杂 这个成语就是这样来的。

何为错卦? 阴爻和阳爻都相对的卦,即为错卦。

如姤卦(上乾下巽)和复卦(上坤下震)就互为错卦。

何为综卦? 把卦上下反过来生成的卦,即为综卦。

如姤卦(上乾下巽)和夬卦(上兑下乾)就是互为综卦。

乾、坤、坎、离、大过、小过、颐、中孚等8个卦,是绝对卦,没有综卦。

何为复卦?

先说 什么是“交互”?

就是六爻内部的变化。

如第二爻上连到第四爻,下面挂到上面去为互;

第五爻下连到第三爻,上面交至下面来为交。

这是交与互的不同。

每卦的纵深内在发生了交互的变化,又产生了卦。

换句话说,这是告诉我们看事情,不要看绝了,不要只看一面,一件事情正面看了,再看反面,反面看了,再把旁边看清楚,同时旁边亦要看反面,这样四面都注意到了,还不算完备,因为内在还有变化,而内在的变化,又生出一个卦了。

除了乾、坤两卦外,别的卦把中心拿出来交互,又变了一种现象。

这现象的本身,又有综卦,又有错卦,这就是八面看东西,还要加上下,一共十面。

学易经,“ 玩索而有得 ”,“ 善易者不占 ”,“ 历史上懂《易经》的人,能未卜先知的都不健康。 ”

所以,南先生很不鼓励“占”,而且他本人公开说自己"不占"。

绝命卦(极端不好的卦),只是一种警示,并不是无路可走。

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

但一个人“ 得其时、得其位,就一切都没有问题 ”。

察见渊鱼者不祥: 人不要太聪明,大事精明、小事糊涂,足矣。

动静有常,刚柔断矣: 任何人和事的变化都有规律,有了刚柔,就可以判断物质世界的一切变化。

南怀瑾先生的这个说法,颠覆了我过去的认知,我得立即改起。

尤其建议年轻的朋友们注意按照南先生说的做,保护身体,要从年轻时做起。

“ 吉凶悔吝者,生于动者也 ”,也即是说,动是吉凶悔吝的前提。

每一动,好的成本只占一分,坏的成分却占三分。

好在这三分中,两分为烦恼、险阻、艰难。

只要“价值观(包括品德)优秀且稳定,精神意志强,有一定的政治素养”,完全能够克服“烦恼、险阻和艰难”。

“所以儒家提倡慎于动。变更一个东西,譬如创业,譬如新造,不是不可以,但需要智慧,需要做慎重的考虑。”

我们日常生活中也经常会提到“ 智慧 ”二字。

但, 何为智慧?

智慧(狭义的) ,是生物所具有的基于神经器官(物质基础)一种高级的综合能力,包含有:感知、知识、记忆、理解、联想、情感、逻辑、辨别、计算、分析、判断、文化、中庸、包容、决定等多种能力。

智慧让人可以深刻地理解人、事、物、社会、宇宙、现状、过去、将来,拥有思考、分析、探求真理的能力。

与智力不同,智慧表示智力器官的终极功能,与“形而上谓之道”有异曲同工之处,智力是“形而下谓之器”。

智慧使我们做出导致成功的决策,有智慧的人称为智者。

智慧(广义的) ,是由智力系统、知识系统、方法与技能系统、非智力系统、观念与思想系统、审美与评价系统等多个子系统构成的复杂体系蕴育出的能力。

包括遗传智慧与获得智慧、生理机能与心理机能、直观与思维、意向与认识、情感与理性、道德与美感、智力与非智力、显意识与潜意识、已具有的智慧与智慧潜能等等众多要素,涵盖了人类文化的所有。

易经告诉我们,人生最大的智慧是在“存亡”、“进退”、“得失”这六个字。

每一动,都要做慎重的考虑,所以, 需要谋定而后动。

但现实中的挑战是, 当事人不知谋什么或者不知道怎么谋。

如何解决? 我的建议是:

第一,要知道“自己的价值观(包括品德)是所有决策的最终依据”;

第二,找靠谱的有经验的人寻求帮助。

变化,是“进退之象也” 。但由于变化是绝对的,世间万物每时每刻都在变化,所以, 世间只有“非进即退”,并没有不进不退 。

多么深刻的道理!

尽管世间万物每时每刻都在变化,但也不是乱变,都是遵循一定的次序变化的。而《易经》每一卦都有6爻,揭示的是天、地、人三才阴阳变化的法则。

也就是说, 易经用64卦将天、地、人三才运行的规律“挂起来”,便于人们观瞻,便于人们使用,用于帮助自己应对眼前及今后的变化。

所以,懂了易经,人生一切的变故来了,都可以真的安贫乐道度光阴了。

美哉!

动的哲学是什么?

“是故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

易经64卦的爻辞中,反复出现“ 无咎 ”这个词。

如何理解呢?

“吉凶者,言乎其失得也。悔吝者,言乎其小疵也。无咎,善补过也。”

“补过也”, 懂得小心谨慎反省与改正自己的错误,这是最高的哲学!

易经告诉我们人生哲学的五大原则是:

“是故列贵贱者存乎位,齐大小者存乎卦,辨吉凶者存乎辞,忧悔吝者存乎介,震无咎者存乎悔。”

贵贱,也就是好坏、有价值务价值,只涉及两因素——时间和位置,也就是“时位”。

齐,就是平等。齐大小,就是“评价是大是小”。

存乎辞,就是“看个人的看法”。

存乎介,就是“要独立而不移,意志坚决地走正道、站得稳,端端正正”。人在倒霉的时候,自己能站得正、行得正,一切现象都可以改变。

无咎,前面说过,就是“善补过”。

易经告诉我们人生的三大问题是:

知幽明之故;知死生之说;知鬼神之状。

幽,看不到的;明,看得到的。

上面三个大问题,现在全球范围内都还没有解决,而懂了易经,有助于解决这三大问题。

易经告诉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都是:

“屯如邅(zhan)如”。

人生的起步都很难,谁能够知道自己的人生前途?每个人生都是处境艰难,而前途茫茫,不知所以。“乘马班如”,得意的时,风云际会,“匪寇,婚媾”,到处都会上当、受骗、结合,所以“女子贞不孕”,人要像女人守贞节二样,自已要站得正,有时候一等待,十年不嫁人,所以孔子说人要至随、至中、至正。

中庸之道,讲究诚。

以谦虚的精神、诚恳的态度去做人做事,又何必去求菩萨呢?

我国古代教育的目的在“养正”——完成一个人格,这是圣人的事业,是一种功德。

而现在的教育是生活的教育、技术的教育,这是西方式的,但往往让人的人格不完整。

何为人格?

人格也称个性,这个概念源于希腊语Persona,原来主要是指演员在舞台上戴的面具,类似于中国京剧中的脸谱,后来心理学借用这个术语用来说明:在人生的大舞台上,人也会根据社会角色的不同来换面具,这些面具就是人格的外在表现。面具后面还有一个实实在在的真我,即真实的自我,它可能和外在的面具截然不同。

易经的原则:

只能渐变,没有突变的事,那种看来是突变的现象,也是渐渐来的。

所以鼎革的道理,一个新的办法,认为很有道理,要用来变更旧东西的时候,千万 要根据历史的经验,慢慢来 。所以, 功成不必在我, 也就是,自己发动的事,成功之日不一定非要自己(在世时)看到。

关于南怀瑾老先生写的易经杂说中动爻断法的问题

报数形式的数字起卦,个人认为随机性太强,自然也就不够准确.通过报数是人自己心理的反应,而非自然界的启发.学易就要尊重易学主旨.不过你问起来,就简单说下,易经开始其实只是二进制阴和阳,后面发展为三进制天地人,到现在六个爻的六进制.而你用10进制的东西来和它相揉和,那么你不妨先将10进制的数换算成二进制,再用二进制换算成六进制就ok了.这个你可以参考计算机的程序运算.这样更靠谱一些,

南怀瑾在《易经杂说》中提到的解卦方法与傅佩荣的解卦方法不同,不知该以哪一种为准,还请高人指点,拜托!

南怀瑾、傅佩荣(实际是朱熹的方法)以及现代学者高亨的解挂方法,我都试过,感觉朱熹和高亨的方法都可用,两个方法解出后,耐心比较结果,基本上自己就知道八九不离十了。一爻变、两爻变以朱熹方法是我的推荐,多研究高亨的方法很有价值。元月21日、22日分别两次周易预测中国雨人真假(见当日微博记录)结果准确无误!!◆◆@马五八和一壶浊酒《新浪微博》

朱熹《易学启蒙》提到的占断方法:
六爻不变,以本卦卦辞断;一爻变,以本卦变爻爻辞断;两爻变,以本卦两个爻辞断,但以上者为主;三爻变,以本卦与变卦卦辞断;本卦为贞(体),变卦为悔(用);四爻变,以变卦之两不变爻爻辞断,但以下者为主;五爻变,以变卦之不变爻爻辞断;六爻变,以变卦之卦辞断,乾坤两卦则以「用」辞断。
南怀瑾先生的方法,录于易经杂说:
六爻安定的,以本卦卦辞断之。一爻动,以动爻之爻辞断之。两爻动者,则取阴爻之爻辞以为断,盖以“阳主过去,阴主未来”故也。所动的两爻如果同是阳爻或阴爻,则取上动之爻断之。三爻动者,以所动三爻的中间一爻之爻辞为断。四爻动者,以下静之爻辞断之。五爻动者,取静爻的爻辞断之。六爻皆动的卦,如果是乾坤二卦。乾坤两卦外其余各卦,如果是六爻皆动,则以变卦的彖辞断之。
高亨考证“东周筮法”————变卦法
高亨先生在其《周易古经今注》中,独创性地考证春秋战国时期所用的“东周筮法”之变卦法,大致如下:
【变卦法(:高亨先生独创性考证成果)】
天1地2天3地4天5地6天7地8天9地10,【天数25】+【地数30】=【天地数55】;
一卦六爻,其数分6、7、8、9四营情形(6、9为可变之数),六爻之数合为该卦之【营数】,【天地数55】-【营数】=【之数】,本卦六爻按【之数】以“初二三四五上、上五四三二初、初二三四五上、上五四三二初……”【之】字形次序来回数,最后一爻位即定为【之位】,即‘宜变之爻’所在位。
分述如下:
1,一爻为6或9,且该爻恰逢【之位】,取本卦该爻之辞,且按6变9、9变6成【之卦】;
一爻为6或9,且该爻不逢【之位】,取本卦之辞。(抑或:一爻为6或9,不必探求【之位】,直接以此爻为动爻,取其爻辞,且按6变9、9变6成【之卦】)
2,二爻为6或9,且其一恰逢【之位】,取本卦该爻之辞,且仅【之位】6变9、9变6成【之卦】;二爻为6或9,且无一恰逢【之位】,取本卦卦辞。
3,三爻为6或9,且其一恰逢【之位】,取本卦该爻之辞,且仅【之位】6变9、9变6成【之卦】;三爻为6或9,且无一恰逢【之位】,则此三爻6均变9、9均变6,成【之卦】,而取【本卦】、【之卦】二卦辞合占。
4,四爻为6或9,且其一恰逢【之位】,取本卦该爻之辞,且仅【之位】6变9、9变6成【之卦】;四爻为6或9,且无一恰逢【之位】,则此四爻6均变9、9均变6,成【之卦】,而取【之卦】卦辞。
5,五爻为6或9,且其一恰逢【之位】,取本卦该爻之辞,且仅【之位】6变9、9变6成【之卦】;五爻为6或9,且无一恰逢【之位】,则此五爻6均变9、9均变6,成【之卦】,而取【之卦】卦辞。(如:《左传-襄公九年》所记载‘艮之八’,即当为‘艮966986’,初、三、四、五、上爻均可变,营数44,之数11,之位在8,余五爻皆6或9,可变五爻均不在宜变之位,遂变五爻成‘随699689’,即‘艮之随’)
6,六爻皆为6或9,均为可变之数,则不必求其营数:六爻皆6,【坤】取【用六】;六爻皆9,【乾】取【用九】;其它,则6均变9、9均变6成【之卦】,而取【之卦】卦辞。

《易经杂说》阅读感悟(一)

朋友的影响成功地让我对《易经》产生兴趣,可惜古文晦涩难懂,内容博大精深,自己很难沉下心来深入学习,机遇巧合下找到了《易经杂说》,作为入门读物,通过行业专家的分析解读,学习《易经》中的道理。?

作者南怀瑾,一代国学大师,精研儒、释、道,将中国文化各种思想融会贯通;除此之外,对于医学、卜算、天文、拳术、剑道、诗词等皆有专精。南怀瑾著述丰富,有《 论语别裁 》《 孟子旁通 》《 原本大学微言 》《 老子他说 》等三十多种著作。

打开书阅读,就好像一位智者朋友讲着故事、旁征博引,娓娓道来,把深奥的道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毫无晦涩之感。

书中最先介绍的《易经》三原则和三个内涵很有意思。

三原则:变易,简易,不易。

(1)变易 :万事万物都是变化发展的。正如赫拉克利特所说,人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时间在不断流逝,我们的每分每秒都不一样,变化是永恒的。既然如此,世事无常,我们何不抱以平静的心态坦然面对一切,不让意外扰乱思绪。生命注定有会有起起伏伏,每一次都是宝贵的成长经历。

(2)简易 :大道至简。人如果能获得足够的智慧,就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发现世界的本质很简单。正如历史中的谋士,掐指一算便能预知未来。俗话说,善易者不卜。大抵就是说,读懂易经的人能够获得真正的人生智慧,便能和上帝一样预测未来,而不需要借助工具。在此引用一句南师的一句话,觉得深有道理。

(3)不易 :万事万事虽一直在变,可其本体永远不会改变。正如人的性格,一旦形成,无论未来发生了什么,面对选择,我们总是会做出类似的决定,而这个绝对最终会将我们指向唯一的归宿,这大概就是古代谋士能预测一个人命运的原因吧。

三个内涵:理,象,数。

理指原则和道理,象指现象和现状,数指万事万物具体的数字,比如长短高低。此三点是万事万物皆有的。就以我们做俯卧撑为例,理是为了锻炼核心肌肉群,象是我们做的动作,数是肢体的幅度。象和数的变化会影响到理的效果。从表及里看事物,便能更懂得事物发展的规律。?

今天暂时就到这里,明天继续。?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15053971836@139.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推荐文章
易经系传别讲上传11章,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04)在线学习
2023-09-19
易经系传别讲上传11章,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04)在线学习
性命圭旨42.坐禅图修炼详解
2023-09-20
性命圭旨42.坐禅图修炼详解
怎样才能“气沉丹田,声贯于顶”
2023-09-16
怎样才能“气沉丹田,声贯于顶”
许真君宝诰(注解)
2023-09-18
许真君宝诰(注解)
易经系传别讲下传05章,憧憧往来,朋从尔思(11)在线学习
2023-09-19
易经系传别讲下传05章,憧憧往来,朋从尔思(11)在线学习
易经系传别讲上传08章,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17)在线学习
2023-09-19
易经系传别讲上传08章,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17)在线学习
梅花易数序入门详解
2023-09-20
梅花易数序入门详解
太平经的“天医”“神药”“天父地母”说
2023-09-18
太平经的“天医”“神药”“天父地母”说
道德经简读第八十一章
2023-09-19
道德经简读第八十一章
易经证释离卦详解
2023-09-19
易经证释离卦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