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杂说第07部分,杂说其他卦(03)在线学习
当前位置:首页 >> 南怀瑾全集 >> 《易经杂说》
《易经杂说》第07部分 杂说其他卦(03)
黑格尔的辩证历史观
讲到这里,我们先讨论一个三十年代很时髦的问题──黑格尔的辩证历史观。
黑格尔的历史哲学,亦即所谓的“辩证史观”,以观念,批判历史的发展。在几十年前,我们受他这个历史哲学的影响很大,现在它在西方的影响还是很大。现在全世界,包括欧美各大学,在历史系新开一门历史哲学的课程,把黑格尔的这一历史哲学,算作历史哲学中一门参考的思想,还没有完全认为它是正统。因为历史哲学在世界人类学术思想文化上面,还是在刚开步走的阶段,它的目的就是在探讨有了天地万物人类,为什么人类历史会闹成这样?比如历史上有几个大问题,政治上民主也好,君主也好,独裁也好,自由也好,无政府主义也好,各种各样都实行过,可是哪一种能使人类永远的太平?没有见到过。以上这些主义在理论上都对,但事实上都不对,这是一个哲学问题。又如经济方面,为什么货币有了以后,从贝壳到现在的钞票,每一出来,一直只有贬值,永远没有涨回去的时候,这是什么原因?这是历史哲学上的经济问题。人类社会为什么不能太平?为什么不能平等?现在回头来看,历史哲学我们早就有了,《易经》就说过,而且比别人讲的好多了。可惜没有一个人去发挥,如果有人能把西方的唯物史观和我们的历史哲学研究到真的内涵,然后对世界的经济政治发展融会贯通了,应该可以写一本很好的书,那就对人类思想影响太大了。
现在再看我们的历史观,也可以说是孔子的历史观,包括了西方的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是心物一元,非常高明。但是要加以发挥,只凭古文,现在这个时代懂的人不会多,这一点是需要大家继续努力的。
孔子这里说的是《周易》六十四卦的次序,为什么要这样排列?这是我们要深思的。
道家经典
6、简读南怀瑾《易经杂说》:六十四卦的来源
? 乾卦 ? ? ? ? 坤卦??震卦? ?? 艮卦 ? ?? 离卦? ?? 坎卦? ? ?兑卦? ? 巽卦
乾三连、坤六断、震仰盂、艮覆碗、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
每一卦变出八个卦,八个卦变成六十四卦
1、京房十六卦变:自初至五不动复,下飞四往伏用飞,上飞下飞复本体,便是十六变卦例。”(下飞指外卦第一爻)
2、为什么要用六爻?因为一直到现代科学时代为止,宇宙间的事情、物理都没有超过六个阶段。一切的变,只能变到第六个阶段,第七个变是另外一个局面开始。
六爻:就是六位,东、南、西、北、上、下
3、画八卦为什么是从下面往上,由内卦到外卦画起?
1)天下的事情发生变动,都是从下面开始变,从基层变起;
2)《易经》的卦,原来只是三爻,后来变成六爻,下面三爻卦为内卦,上面三爻卦为外卦。古人云:“物必自腐,然后虫生。”一切东西都是从内变开始。
4、简读南怀瑾《易经杂说》:先天八卦(伏羲八卦)
先天八卦,也叫伏羲八卦 :说明宇宙形成的大现象。
1、《说卦传》: 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
2、先天八卦图的数字排法:
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
3、顺序方向: 正南乾起,走向东南兑,而东方离,而最后至东北震,这是顺。(顺时针)
另一条线,是起自西南的巽卦,而走向西方的坎,而西北的艮,终于正北的坤,这是逆。(逆时针)九在中央。
4、卦中的画叫“爻”。 爻者,交也。“爻”就是交?卦在告诉我们,宇宙间万事万物,时时都在交流,不停地发生关系,引起变化,所以叫做“爻”。
5、 完整的—,叫“阳爻”;中间断裂的- -,叫阴爻。
? 乾卦 :代表天,男人,手背
? 坤卦 :代表地,女人,手心
? 离卦 :代表太阳,火,光明,位置在东方,太阳中间有黑点,中间是阴爻
? 坎卦 :代表月亮,水,位置在西方
? 震卦 :代表雷电,动能,位置在东北,我国东北多震雷;
? 巽卦 :代表风,气流,位置在西南,我国西南多风;
? 艮卦 :代表高山、陆地,位置在西北。高山下面是海洋,我国西北多高山;
? 兑卦 :代表海洋、河流,位置在东南。海洋下面是石块,我国东南多河川;
乾:健也,为天,为父亲,为首,为马。属金,
坤:顺也,为地,为母亲,为腹,为牛。属土,
震:动也,为雷,为长男,为足,为龙。属木,
巽,入也,为风,为长女,为股,为鸡。属木,
坎:陷也,为水,为中男,为耳,为豕。属水,
离:丽也,为火,为中女,为目,为雉。属火,
艮:止也,为山,为少男,为手,为狗。属土,
兑:说也,为泽,为少女,为口,为羊。属金,正秋也,肺。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15053971836@139.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