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系传别讲上传01章,天尊地卑(11)在线学习
当前位置:首页 >> 南怀瑾全集 >> 易经系传别讲
《易经系传别讲》上传01章 天尊地卑(11)
人类历史的祸根子
“物以群分”的这个物,指的是笼统的物,不定的物,一层一层的分类,一种一种的分类。这是自然的现象。虽然说方以类聚,物以群分,是一种自然的现象意识,但这里边就有好有坏了。中国人“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已经闹了几千年。清入关,有满汉之争;后来革命后,又有南北之争,可以说从一九二四年以来,都是南北之争。再后来革命党内部又有广东人与外省人之争......一路的到底,反正是“方以类聚,物以群分”!人类只要有空间、有时间,人类只要存在、只要有社会就有纷争。
大家注意“社会”这两个字,我们当年一般称社会学不叫社会学,而叫群学。当时有一本很有名的著作,是严复翻译的,叫《群学肄言》,就是社会学。到现在《群学肄言》的价值还很高,他用中国的文字,比较接近新旧之间的文学技巧来翻译,现在重新拿出来看看,它的社会思想价值还是很高、还是存在的,而且,比现在人白话翻译的还要好。
“物以群分”,就是说形成社会物类的不同。于是“吉凶生矣”,有人类就有意见,就有问题。因不同意见而相争,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所以读了《易经》以后来看天下事,看天下的治乱纷争,就知道那是人力很难挽救的事实。“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这里从阴阳刚柔、天地宇宙讲到物理世界,讲到物质世界;讲到物理世界与物质世界空间关系;然后讲到方以类聚这个地球、人群物理的关系;因为人类有“物以群分”,就有意见,有意见便要争,争就有吉有凶。所以吉与凶就是类聚群分,群体社会出现后的必然结果。
道家经典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15053971836@139.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