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证释乾卦(02)详解

道医阁  2023-09-19 22:34:11

易经证释乾卦(02)详解

《易经证释》乾卦(02)


乾:元亨利贞。

《宣圣讲义》

乾元亨利贞一语。包括全易之辞。易辞为明象也。象有限。而辞可长短详略。故象之意难尽。则以辞引申之。如是可知辞之为明象。而必出于象也。易卦皆有辞。唯有长短详略之异。以其象之难易而定。辞必本于象者、以辞中有象在也。象虽异。莫不出于乾坤。辞虽异。莫不本于乾坤二卦之辞。无乾坤之象。不能成众卦之象。元乾坤之辞。不能得众卦之辞。故乾坤之辞。实包全易之辞。而独以元亨利贞四字、揭其纲领。盖四字为辞之纲领。亦卦象之总义也。夫卦象之义、不易尽也。而独揭四字。则可知四字之能涵藏无尽义矣。故虽四字。直同全易之辞。凡易之言文。莫非为四字所推衍阐者发也。苟明四字。即明全易言文。而乾之象亦明。乾之辞亦由此尽明。则此四字之义。可忽乎哉。今就四字详释之。使读者得以推知四字。且及其余之言文也。天下之物。终始本末。各有经纪。一岁四时。一地四方。各有度数。是谓天道。道因气行。数因气立。生化因气成。故自太极始分两仪。两仪分四象。四象者、言阴阳既分。生化初见乃为四也。如河图之象。分为五方之数。虽五而仍四也。土居中央。为气数会合。而木火金水。分布四方。为气数生化消息。其地位有定。次序不移。终始往来。上下周复。以定其度。故积日成岁、而有春夏秋冬。循环不穷。周而复始。以至无尽。此天道之运行不息。而万物生化以见。气自在中。数自成节。虽分之为十二月、三十日、二十四节候。及一月之朔望上下弦。一日之昼夜朝夕。其名目不一。总不离乎四象。四象者、象其气数而名之。辨其终始而度之。非指一物。而物莫不如是。故不曰物、曰象。犹不曰气而曰两仪也。极也、仪也、象也。皆拟之名。非物之名。指以所拟。定其类。别其数。便于言也。故四象亦如两仪。而就全数、分之为四。以辨气之所行。数之所至。从而定其名类。志其德能。分别其用。以明其道。昭其性情。彰其物事。此圣人立辞之意。而明象之所象。故于乾卦之下。而为之辞曰、元亨利贞四字者、四象也。言乾备此四象。而有其名类。正如一岁具四时。而有春夏秋冬之名。一地备四方,。而有东南西北之名其义一也。故此四字之释。非仅字义也。必先知乾包全易而卦具全德。方可以此四字度之。因其字而得其德用。由其辞而得其气数。则始乾卦之象。及其象物之名类也。故此四字为易之主辞。亦乾之性情德用也。

夫天下之物。非一类也。天地之气。非一致也。有寒必有暑。有生必有化。一日之中。朝夕昼夜、备四象。一岁之中。春秋夏冬、备四象明暗不同。冷煖异气。此天道自然。生化定例。故天下有物则有数。有事则有度。度、数不出四象也。

有荣有枯。有生有死。莫不循环起伏。来往升降。推移而成用。变化而成德。故乾象之。而有元亨利贞四象之分。乾之大象、为天为阳。天主生化。阳主运用。为天下之母。故曰乾为天知大始。言乾为天下之始、生物成物者也。而其气直包万物。故其德全四象。元者、气之始生。亨者、气之大达。利者、气之初歛。贞者、气之终伏。四者气之全也。故能生成变化。还返闭藏。以尽其用。而成其德。故四字有阴阳太少之分。备生长收藏之德。正如一岁之四时。一日之四分也。岁有四时。而土在中。日有四分。而日行空。乾卦有四德。而乾行乎其间。故乾之用由四德见。乾之象以四字明。乾乃合四者之全、而行不息。成四者之德、而用无尽。盖乾之本象。如天之大。不易言也。唯分四字以象之。虽四象、仍一象也。元者、示乾之大生。如春之仁。亨者、示乾之大长。如夏之盛。利者、示乾之大成。如秋之收。贞者、示乾之大伏。如冬之藏。由德言之。生者仁也。盛者礼也。成者义也。伏者信也。此四者、德之见也。而智寓于中。则用之藏也。仁主生万物。礼主和万物。义主定万物。信主保万物。而智则致之。由吉凶言之。元主升发。亨主通达。利主制禁。贞主潜默。元主事之初。亨主事之蕃。利主事之退。贞主事之静。故动宜元亨。静宜利贞。顺之则吉。违之则凶。故四德有殊功。四方有异宜。皆气之所行止。数之所升降也。处元。则如气之始升。处亨。则如气之四达。处利。则如气之初降。处贞。则如气之伏藏。上下有纪。内外有度。行止有道。动静有数。故乾以全德。行乎天下。皆成其用。而吉凶自见焉。祸福自召焉。唯君子知之。则无往不宜。由四象言。有进退存亡之几。有动静得常之道。在君子则无可无不可。以其善顺气数也。苟不顺气数。则吉凶失据。祸福无门。此圣人教人以辞。而示人以义。元亨之辞美而义明。利贞之辞吝而义曲。直曲不同。美吝异致。故元者为首出高位。示善之长。亨者为嘉会和易。示仪之盛。此直言也。利者为义利分明。示利之有害。贞者为动静明辨。示动之有咎。此曲言也。故当进则进。当退则退。当兴则兴。当伏则伏。为善顺时。否则灾也。故曰元亨利贞。寓义于辞者深矣。夫人处显易。处隐难。得时则智。失势则昏。当其发扬之时。措应相宜。而其晦塞之际。进退失据。为其知有用。不知无用之用。知有为。不知无为之为。乃明于元亨。而昧于利贞也。唯君子应时行藏。顺天进退。故无不宜。以其得四字之全义。而明天道之全用也。春生秋杀。夏荣冬枯。无一非天道。无一非生化之功。岂其谓春夏为天道。而秋冬非乎。岂其谓春夏为生化之功。而秋冬无哉。故君子视之如一。乃克全四字之用也。故乾之四象皆吉辞而用其则殊。其义则有异也。不然。胡不直曰义而曰利。不曰干。而曰贞哉。此曲辞之可味矣。

元从二人。与仁同。言气之始生。唯人得之二者气之全也。阴阳已分。一为阳。二则成阴。故元阳已含阴气。乃阳之阴也。若独阳不生。不生不得谓之元。人之生也。受二气之中。故人亦同仁。仁之训生。与元同而元又始也。天下之生者、皆谓之仁。天下之始生者、皆谓之元。元者由仁出也。如木生于果仁而为芽之初。虽始生。未见形于外至屯则见矣。故元者始也。上也其义通圆。言气之全。德之广。用之大。发之充盈。能包举一切。无不周至也。故谓之圆。圆则无方。乾者天也。天圆而德广。普覆万物。皆在其中。故曰乾元虽言乾而义重在元字。以乾之德首见也。因元为天下大始。万物皆在其后。正如天为生化之本。故曰乾元亦一太极也。太极变而生化成。其太极永存。随生化不灭。,是为天下大本。或名之中。乾元亦中也。故乾元直贯全易各卦。虽属不显。仍在象中。凡卦皆有太极。

有乾元、有中一也。以卦象原出于是。气数之所秉承。生化之所主宰。故曰大本。神道寓焉。神者、无方无形。而无不在。体物不遗也。唯乾元显其德焉。故天下万物皆自乾元始。坤元成。而坤元亦乾元所出也。用有二极而体唯一元。太极含两仪。两仪一太极。知大始之本于太一也。故神曰太一。凡此以下所生化。所分合。上下道器之别。偏全形气之类。莫不自太一出。此圣人示人以生化之本。天地之源。而以太极定其极。乾元名其元。如溯水之源木之根。而告人以所自出。义精辞妙。无过于是。读者先识之也。

元亨者、始而能通。生而能大。为气之至盛至和者也。夫天下之达用曰和。以其出于中。不失中也。故谓之礼。礼自仁出。而以成其仁。唯和乃能致之。圣人制礼。非以制人。乃以和众。唯和能安。唯礼能和。故曰礼之用和为贵。以和为礼之本也。礼之初。出于诚。成于敬。齐于一。止于中其德最盛。其仪至美。其用至大。其道至通。其义则为全生育性而正命。以复于天者也。故元之次为亨。将以仁施为礼。中出为和。生成其大。始继以通。外则位育之功。内则诚明之德。大本以立。大用以全。天道以施。人道以建。则礼者、人道之所始也。人之始为生。生本于父母缘于夫妇。夫妇为生之本。此礼所造端焉。夫妇者、道也。一阴一阳之和也。道由阴阳和、而后万物生。人由夫妇和、而后人类生。此生生之大本。而天下之定序也。故礼成以夫妇之和。而道成以阴阳之合。天地之大。犹不能外。况其他乎。故和而后盛。盛而后亨。亨以继元。和以返中。天人之道。莫过于是。故成始者天之道。成终者、人之道。人生自天。而必归天。故必履和蹈中。以复其初。此由乾爻象见之者也。乾皆阳爻。而有阴位。阳与阴和。乃成其用。夫乾为始生。坤为始成。以阳生必待阴成也。河图之数。天一初生水。而地六始成之。此数之着也。气之昭也。末有独阳孤阴而有生成者。故阳主生。必得阴以成之。成而后盛。和而后成。既盛且和。斯为元亨。元之用虽神。不接于外。必待物乃见其德。元以亨大。中以和成。人情然也。天道亦然。在六十四卦已属后天人道为重。必有交合。始见生化。既有交合。斯有善恶。故情必中节。用必中度。唯礼为贵。唯和为本。和以礼和亨以德亨。故仁之施必礼也。而元亨之义可知矣。

利贞者、自修之道也。天道时行。万物亨通。天道时静。万物利贞。气有散敛。数有消长。道有动静。德有广隘。此天下之常也。唯其始生。求其亨达。唯其既盛。求其保持。亨以太和。天下共荣万物同丰。继之者难。故反求诸己。持盈保泰。唯在潜德。守常应变。唯在明时。事有所宜。物有所贵。天地有异道。日月有异行。而况人物乎。故德之明者。必止于至善中和之至者。必慎独以成于至诚。至诚不二。乃复于太极。还于太初长保太和。永得长生。此内修之功。为圣人立教之本也。夫利者、有害存焉。贞者、有淫在焉。乐而忘忧。骄而任情。则利反为害。贞反为淫。以过度也。和乃失矣。失和则失中。失中则忘生。身之不保。安能久亨。故继元亨。必明利贞之道。则性情之学所以贵也。乾之为道。处天下至贵。履天至尊。行天下至安。乐天下至乐。万物所被。万类所服。万善所归。

万行所宜。故其大、唯天则之。唯圣君象之。当其元亨之时。首出庶物。万国咸宁。德之至也。道之至也。而唯其盈之忧。满之虑。高不忘危,尊不忘卑。得不忘失。和不忘乱。故独乾乾不息。谦虚自下。蔑其尊贵。戒其情欲。以反于性命之正。观于变化之门。不失其中和。不怙其明德。不以覆万物为足。不以生万物为荣。高而能下。贵而能贱。悠然于礼义之内。蔼然于仁智之中。故能常保太和。成其利贞。此天道自然。圣入所观。气数自至。君子所师。非有为也。盖德之大者。愈远则愈求其反。道之至者。愈明则愈处于微。唯至柔以行至刚。极阳以俯极阴。斯乃得其至中。保其太和。苟不如是。则皆失之。故天道有春夏生长。即有秋冬收藏。日正则斜。月盈则阙。气之至极必反。物之至尽必变。故元亨之后、必利贞。而明明德之时。必止至善也。和贞者止至善也。能止乃利。能善乃贞。止则情安。善则性正。此利贞为性情之学。诚明之功。无非长有其中和位育之功。而永达其乾元生成之德耳。故曰利者宜也。贞者、正也。言宜于时。正其分也。夫事之宜者曰义。位之正者曰信。唯义为大利。以无不利也。无私始无不利若少涉私。则此利者。彼之害。此宜者。彼所否。安得谓之利乎。故大利必本于义也。唯信为至贞。以至诚也。诚则无不成。若少涉于伪。则己不成。安能成人。人不成。安能成物。故至诚无不成。而必本于信也。义为时中之道。信为抱一之德。斯即天地不息不二之行。圣人唯精唯一之训也。故曰、和贞者性情也。以其道变化。正性命。保合太和。乃能利贞。此天道之应于秋冬。人道之见于义信。而始终一贯。本末不渝。以成道达德者也。天之秋杀冬藏。正同其春生夏长。且因其杀藏。以成其生长之功。苟无杀藏。将安用其生长乎。天道一也。元亨利贞一道也。皆相成相应者也。故六爻寓其意焉。无非二气升降消息为之也。而辞出于象。明象则辞自通。熟于辞者、亦达于象。斯在读者深求之耳。


道家经典

栾加芹的个人语录

初见栾加芹,她正在为患者答疑解惑,倾听她们的疾病烦恼。她的脸上一直是一派淡定平和。栾加芹说,内心的平和来自于对人世间名利的淡然,而淡然的名利观则是在接触中医时慢慢积淀下的人生感悟。已进入中年的栾加芹眼神清澈,笑容如水。她在熟读《黄帝内经》《本草纲目》等医学典籍的基础上,又对《易经》进行了深入研究,深悟医易同源、医易相通之妙理。她以现代数学的思维方式解读传统《易经》,并且给出《易经》直接指导临床治病的明确的方法。
更重要的是,栾加芹并不满足于研究易经,她的志向是想向更多的人传播易经治病的道理,在和她的沟通中,我没有听到一句抱怨,她的想法很实际,她不想讲太多太多的道理,她只想通过教育大家一个个治病的方法,让中国人体验到易经的价值。
从2008年,开始写普及性的书,至今她已出版了五本书:《不生病的智慧》2、3、4,《用易经开方》和《打开疾病黑盒子》,她的写作计划仍在继续。
笔者:您已经步入中年,思维还是那么睿智,精神上乐观积极,是什么驱使您长久以来保持这种状态?
栾加芹:这样讲吧,要有一副好心态,保持愉悦的心情。我觉得自己身心都非常年轻,还能再干20年。我喜欢中医,喜欢从《易经》中去寻求本源,并从中找到更具针对性、更高效的养生祛病之法。给更多的人提供日常的养生保健方案,让他们享受健康。
笔者:您是怎么走上医学的道路的?
栾加芹:我走上中医的道路可以说是命运所迫。我女儿在22 个月大时被诊断为哮喘,这是个比较可怕的疾病,在研究西医和中医对于这病的治疗方法后,我选择了中医,后来甚至干脆选择自己学中医。
女儿哮喘痊愈后,父亲却又病重。为了治好父亲的病,我继续学习研究中医。在这学习研究的过程中,顺手也帮一些朋友解决了一些疑难杂症。于是就这样我下了决心,从而走上了中医之路。
笔者:您学中医,为什么要从易经去找中医的根源呢?
栾加芹:最初并不知道易经,而是采取传统的辨证论治的思路,后来见到有古代医家说“不知易无以为大医”,便对《易经》产生了好奇,于是买来《易经》的书籍看,结果却发现那些书籍都是就《易经》解《易经》,完全不知所云。于是,想要自己去搞清楚,要知道我是武汉大学数学系毕业的,对抽象的符号实在再熟悉不过,于是自己去探索了一番,发现了八卦的最原始的真正的含义,知道这八卦的原始意义,下面的研究就都顺理成章了,对《易经》的那些卦解也明白了些,同时也知道《黄帝内经》是来自《易经》的,或者说是《易经》在医学领域的分支吧,当然你也可以说《易经》就是中医的数学模型。
笔者:研究易经的过程中你最大的体会最大的欣喜是什么?现在有没有困惑?
栾加芹:最大的欣喜是:《易经》的理论其实可以直接用来处方用药的,这使得中医变得简单明了,再不要去强行记忆那么多的药物的功效、方剂的组成等等的了。对于前人没有成熟疗法的疑难杂症,也能用《易经》的方法作出探索,找出好的治疗方法。这些例子很多,可以看我的专业书籍《用易经开方》。
笔者:我觉得你是易经的复活者和正名者,中国人对易经的认识还存在误区,您对未来易经在中国的发展是如何看的。可以大致讲一下吗?
栾加芹:《易经》在我眼里就是数学模型,研究自然界万事万物规律的数学模型,而与迷信无任何关系,我个人认为,会有很多人接受我关于易经八卦的科学解释,然后会把《易经》应用在他们工作的领域,使得他们的工作更为简便和高效。
我想,应该让中国的消费者不断地亲身体验易经文化的魅力,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山东一家企业在这方面就做得很到位:他们推出了易经养生系列产品,包括养生茶系列,养生粉系列和养生膏系列。目前消费人群众多。人们在保养自己身体的同时领悟到了易经传统文化的魅力。这不能不说是对易经文化的复兴。
笔者:您能不能讲下用易经是怎样治病的?
栾加芹:在这里我讲一下用易经理论治好两个中风患者的例子。一个患者39岁,生于:丁未年、壬寅月、癸丑日。2007年6月28日(丁亥年、丙午月、壬辰日)凌晨吹电风扇后出现头晕且左侧肢体乏力伴左侧半身麻木和言语不清。另一个患者53岁,出生于:癸巳年、甲寅月、庚戌日,2007年7月2日(丁亥年、丙午月、丁酉日)凌晨出现右侧肢体乏力伴言语不清。
第一个患者属离卦,发病那天的天时属震卦。第二个患者属震卦,发病那天的天时属离卦。离卦和震卦可组合成火雷噬嗑卦。这个卦的象正仿佛炸弹爆炸的景象,雷声响动,火光冲天。然而爆炸过后,原本雷与火的本体只剩一些灰烬。对于人体而言,这个卦象在人体发生,意味着人体的离之气或震之气瞬间大量消耗,对于以上两个患者,直接意味着人体的个人属性卦所对应的脏腑严重被伤。——中风之所以难治疗,也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吧。这两个患者在医生的多种治疗之下,症状有所缓解后出院。
我根据给这两个中风患者推算过的中风的卦象:火雷噬嗑卦,治好了大嫂的中风。大嫂虽是坤人,她发病那天的时间和导致她发病的可能的原因,构成的卦象恰是此卦。火雷噬嗑,爆炸之象。人,从本质上说属于坤土。坤为湿土,在这湿土的领域发生了爆炸,湿土之性受损,要恢复是何等困难啊。这爆炸之后的人体的重建,绝非一日之功。栾博士琢磨之后,给大嫂选择了新鲜莲藕。她的恢复情况算得上相当好。
笔者:您在《易经养生说明书》一书中提到出生日期决定了一个人的先天体质,先天体质决定了一个人一生中易患的疾病。您得出这个结论的依据是什么,可以具体解释下吗?
栾加芹:在探寻《易经》与中医养生的关系时,我发现,《易经》是研究天地、自然、人事的通用数学模型,可以依照《易经》把人的先天体质分成八个基本类型。在进一步的研究中,我惊奇地发现:人的这八类先天体质,恰可以从人的出生日期上推导出来。
出生日期为什么对一个人的先天体质有着如此重要的影响?深入研究《易经》、中医学和天文学知识之后,我逐渐明白:人从母亲体内出来的那一刻,就开始自主地呼吸,从这一刹那开始,他便与天地有了真正的相通。这时候出现在他头顶上空的天体,赋予了他最初的不可更改的先天体质。也就是说,从他出生的那一刻起,他体内就自动建立了一个与当时自然界的风、寒、暑、湿、燥、火相吻合的特殊适应机制,这种初始状态会伴随并影响人的终生。
比如某人出生在:庚申年,庚辰月,己未日,换算成《易经》的符号表示,就属于艮卦。这个人的体质便属于艮卦的体质了,平时吃牛肉、土豆等属于艮卦的东西就不容易生病;若是总吃牛奶、鸭子等属于坎水的东西就很难平安了。艮卦的人需要注意保护胃,胃一旦出问题,用通常的方法很难治疗的。事实上,上面的这个生日是我一个比较亲密的朋友的,从小到大,她三天两头胃胀,用常规的方法根本没有效果。用《不生病的智慧3——易经养生说明书》中艮卦的方法调理后才痊愈的。
笔者:在中国养生的方法很多,听说您提出了一套新的养生方法——卦象养生,您可以具体解释下吗?
栾加芹:卦象养生法是诞生在易经理论基础上的神奇养生法。我依照易经的八卦理论把人的体质分为八种类型。而人的这八类先天体质,恰好可以从出生日期推导出来。
只要大家明白了自己的先天体质,按照“同气相求”的原则,就能为自己的五脏六腑找到正确的食物和经络原穴,并能自己动手调理好身体上出现的那些牵延不愈的疑难杂症和常见病。乾为头,或者说,脑部属于乾卦;胃为燥土,胃属于艮卦;脾为湿土,属于坤卦;肝为风木,属于巽卦;肺,有吐纳之用,为兑卦;肾为坎水之脏,属于坎卦;心脏,跳动不止,属于震卦;胆,属于离卦,是人体重要的消化液。把人体五脏六腑用八卦的符号来描绘和刻画,其实揭示了它们与自然界的密切联系。既然人体脏腑可以分为八类,根据《易经》原理,自然界的任何一种物产,包括食物和药物等,也都可以根据产地、颜色、气味等进行八种分类,那么我们用同卦象的食物和药物来补益同一类别卦象的脏腑,效果往往就会出奇制胜。为了方便大家查询自己的体质类型,我编制了一套卦象查询表。《卦象查询表》采用公历日期标注形式,将所有出生日期在1936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之间的八类体质都标注得清清楚楚,您只要按照附录中的提示,很快就可以确定自己的体质属于那一类型。
笔者:您在《打开疾病黑盒子》一书中提到的穴位贴已为广大消费者喜爱,您解释下发明穴位贴的初衷么?
栾加芹:人生病后是痛苦的,不仅仅疾病的痛苦折磨着,而且打针、吃药也是痛苦的事情。我至今仍清晰地记得6年多前,我父亲每天对着手中的药丸或碗中的药汁皱着眉头的情景,他说,他实在难咽下去啊。服药正如人负重而行,短期内不算什么,可是一天一天没有尽头的时候,服药的痛苦实在难以用言语描述,那时我天天看着父亲服药,对这样的痛苦感同身受。服药痛苦,吊水、针灸等等就更为痛苦,尤其是治疗时间较长时。作为病人,就一个字:苦。用“花钱买罪受”来形容再贴切不过。
因着这样的经历,在我学医以后,一直以来的梦想,都是想用无痛苦的外治的方法治病。正因为这样的愿望,我选择了针灸,并且成功发现用合适的药物贴在合适的穴位完全可以治疗各类内科疾病,也正因为这样的愿望,我研制了各类穴位贴。在研究外治的过程中,我发现在人体体质虚弱的时候,单纯的外治效果远差于体质好的时候,所以,还必须内服补益的东西------所幸,中医各类补益的药物不比治病的药物,口感都很不错,一点也不难吃,甚至有许多味道很好,香香甜甜的,诱人食欲。所以后来,我的梦想便演变成:穴位外敷药物+中医补益的药物共同治病。或取一样,或两样同时都取。
笔者:听有人讲,有人找你看病,要求你服务一年,愿给你年服务费100万元,这是真的吗?
栾加芹:是的,有一个老板快六十岁了,做了多年企业,身体不好,就托我的一个朋友要我给他服务一年,因为我最近一直忙于做大众健康普及性工作,怕抽不出时间,就推掉了,当然,不是我多少清高,只是最近特别的忙,做大众健康传播工作是我给自已定的一个任务,在我内心里也算是一个使命吧。我想让更多的普通的人都掌握一点寻找疾病根源的知识,这样当疾病来的时候,也不至于走弯路。
问:中国人对易经的态度非常复杂,你是怎么看这种现象的?
栾加芹:关于这方面是是非非的问题,我不想讲太多,讲太多也没有用,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还是要眼见为实,或者亲身体验后,才会有发自内心的真诚。我做大众传播的工作就是要将易经治病的方法传播给大家,让大家体验后,再来评价易经,这样可能更好一点,光在那儿喊口号,吵架,什么问题也解决不了。
问:你认为中医复兴的标志是什么?
栾加芹:这涉及非常复杂的问题,现在是市场经济,我也是伴随中国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一代人,我在想为什么西医在中国有更大的发言权,一方面西医有西医治病的功效在这里,另一方面,就是国家或者企业有钱投在这里,让有才能的人进行深入的研究,这样主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循环。大家现在似乎觉得中医治不了什么大病,中医院也不太受学生的喜欢,一个关键性的原因,就是中医大夫没有受到足够的尊重,没有得到应有的收入。我作为年轻一代的中医大夫,我没有太多的束缚,我讲话也很直接,如果我一定要直接回答你提出的问题,我认为,当中医大夫有更好收入的时候,中医就振兴了。
问:你看好中医的未来吗
栾加芹:中医的价值并不是一个人或某些人说取消就取消的,她之所以流传这么多年,自有她的价值所在。人体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结构,自然界也是这样,我们研究人及其周边的环境,并不仅仅是一种科学就能全面解释的,所有的学说解释的可能是我们面对的这个世界的一个侧面。一个真正的学者,应有足够的肚量来包容其它学说的存在。从我自身的经历,以及我这些年治病的经验,我有足够的理由相信,我看好中医的未来。

《周易正义》乾卦诗解2德通六爻隐信忠惕

《周易正义》乾卦诗解2德通六爻隐信忠惕

题文诗:

初九有曰,潜龙勿用,子曰龙德, 至情至 隐,

不易乎世,不为世俗,所移易也.不成乎名,

遁世无闷,不见是 善, 而 己 无闷,乐则行之,

忧则违之,确乎 真诚, 其不可拔, 待时而动,

情深 龙潜.九二有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子曰龙德, 至 正中者,庸言 常 信,庸行 常 谨,

闲邪存诚,善世不伐,德博而化.易曰君德.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何谓?

子曰君子,进德脩业,忠信 之至, 脩辞立诚,

所以居业.知至至之,可与几也;知终终之,

可与存义, 情真义深,善始善终,通无化有.

故居上位,不骄 不慢, 在下位而,不忧 不愁.

乾乾 谨慎, 因时而惕,虽危无咎.或跃在渊,

九四无咎:上下无常,非为邪也;进退无恒,

非离群也.进德脩业,欲及时也,君子无咎.

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九五何谓?同声相应,

同气相求,水 之 流湿,火 之 就燥,云 之 从龙,

风 之 从虎.圣人作 诚, 万物 共 睹,本天亲上,

本地亲下,各从其类.亢龙有悔,上九何谓?

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下位,动而有悔.

正文:

初九曰“潜龙勿用”,何谓也?子曰:“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世,不为世俗所移易也。不成乎名,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潜龙’也。”

九二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何谓也?子曰:“龙德而正中者也。庸言之信,庸行之谨,闲邪存其诚,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

九三曰“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何谓也?子曰:“君子进德脩业。忠信所以进德也。脩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知至至之,可与几也。知终终之,可与存义也 。 是故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 。 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

九四曰“或跃在渊,无咎”,何谓也?子曰:“上下无常,非为邪也。进退无恒,非离群也。君子进德脩业,欲及时也,故无咎。”

九五曰“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何谓也?子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

上九曰“亢龙有悔”,何谓也?子曰:“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位而无辅, 是以动而有悔也。

分段注疏:

《周易正义》注魏·王弼等疏唐·孔颖达

初九曰“潜龙勿用”,何谓也?子曰:“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世,不为世俗所移易也。 [疏]“初九曰”至“不易乎世”。正义曰:此第二节释初九爻辞也。“初九曰潜龙勿用,何谓也”者,此夫子叠经初九爻辞,故言“初九曰”。方释其义,假设问辞,故言“潜龙勿用何谓也”。“子曰龙德而隐者也”,此夫子以人事释“潜龙”之义,圣人有龙德隐居者也。“不易乎世”者,不移易其心在於世俗,虽逢险难,不易本志也。

不成乎名,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潜龙’也。” [疏]“不成乎名”至“潜龙也”。正义曰:“不成乎名”者,言自隐默,不成就於令名,使人知也。“遁世无闷”者,谓逃遁避世,虽逢无道,心无所闷。“不见是而无闷”者,言举世皆非,虽不见善,而心亦无闷。上云“遁世无闷”,心处僻陋,不见是而无闷,此因见世俗行恶,是亦“无闷”,故再起“无闷”之文。“乐则行之,忧则违之”者,心以为乐,已则行之,心以为忧,已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者,身虽逐物推移,隐潜避世,心志守道,确乎坚实其不可拔,此是“潜龙”之义也。

九二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何谓也?子曰:“龙德而正中者也。庸言之信,庸行之谨,闲邪存其诚,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

[疏]“九二曰”至“君德也”。正义曰:此释九二爻辞。“子曰:龙德而正中”者,九二居中不偏,然不如九五居尊得位,故但云“龙德而正中者也”。“庸言之信,庸行之谨”者,庸谓中庸,庸,常也。从始至末,常言之信实,常行之谨慎。“闲邪存其诚”者,言防闲邪恶,当自存其诚实也。“善世而不伐”者,谓为善於世,而不自伐其功。“德博而化”者,言德能广博,而变化於世俗。初爻则全隐遁避世,二爻则渐见德行以化於俗也。若舜渔於雷泽,陶於河滨,以器不窳,民渐化之是也。“《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者,以其异於诸爻,故特称“《易》曰”。“见龙在田”,未是君位,但云“君德”也。

九三曰“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何谓也?子曰:“君子进德脩业。忠信所以进德也。脩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知至至之,可与几也。知终终之,可与存义也 。处一体之极,是“至”也。居一卦之尽,是“终”也。处事之至而不犯咎,“知至”者也。故可与成务矣。处终而能全其终,“知终”者也。夫进物之速者,义不若利,存物之终者,利不及义。故“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夫“可与存义”者,其唯“知终”者乎?

[疏]“九三曰”至“可与存义也”。正义曰:此释九三爻辞也。“子曰:君子进德脩业”者,德谓德行,业谓功业。九三所以“终日乾乾”者,欲进益道德,脩营功业,故“终日乾乾”匪懈也。“进德”则“知至”,将进也;“脩业”则“知终”,存义也。“忠信所以进德”者,复解进德之事,推忠於人,以信待物,人则亲而尊之,其德日进,是“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者,辞谓文教,诚谓诚实也。外则脩理文教,内则立其诚实,内外相成,则有功业可居,故云“居业”也。上云“进德”,下复云“进德”;上云“脩业”,下变云“居业”者,以其间有脩辞之文,故避其脩文而云“居业”。且功业宜云“居”也。“知至至之,可与几”者,九三处一体之极,方至上卦之下,是“至”也。既居上卦之下,而不凶咎,是“知至”也。既能知是将至,则是识几知理,可与共论几事。几者,去无入有,有理而未形之时。此九三既知时节将至,知理欲到,可与共营几也。“知终终之,可与存义”者,居一体之尽,而全其终竟,是“知终”也。既能知此终竟,是终尽之时,可与保存其义。义者宜也,保全其位,不有失丧,於事得宜。九三既能知其自全,故可存义。然九三唯是一爻,或使之欲进知几也,或使之欲退存义也。一进一退,其意不同,以九三处进退之时,若可进则进,可退则退,两意并行。注“处一体之极”至“其唯知终者乎”。

正义曰:“处一体之极,是至也”者,庄氏云:“极即至也。三在下卦之上,是至极。”褚氏云:“一体之极是至者,是下卦巳极,将至上卦之下,至谓至上卦也。”下云“在下位而不忧”,注云“知夫至至,故不忧”,此以人事言之。既云“下位”,明知在上卦之下,欲至上卦,故不忧,是知将至上卦。若庄氏之说,直云“下卦”上极是至极,傥无上卦之体,何可至也?何须与几也?是知至者,据上卦为文。庄说非也。“处事之至而不犯咎”,是“知至”者,谓三近上卦,事之将至,能以礼知屈,而不触犯上卦之咎,则是知事之将至。“故可与成务”者,务谓事务。既识事之先几,可与以成其事务。“与”犹许也,言可许之事,不谓此人共彼相与也。“进物之速者,义不若利”者,利则随几而发,见利则行也。义者依分而动,不妄求进。故进物速疾,义不如利,由义静而利动故也。“存物之终者,利不及义”者,保全巳成之物,不妄兴动,故“利不及义”也。“故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者,见利则行,不顾在后,是“靡不有初”;不能守成其业,是“鲜克有终”。 是故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 。居下体之上,在上体之下,明夫终敝,故“不骄”也。知夫至至,故“不忧”也。[疏]“是故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正义曰:“是故居上位而不骄”者,谓居下体之上位而不骄也,以其“知终”,故不敢怀骄慢。“在下位而不忧”者,处上卦之下,故称“下位”,以其知事将至,务几欲进,故不可忧也。注“明夫终敝故不骄也”至“故不忧也”。正义曰:“明夫终敝,故不骄”者,解“知终”也。“知夫至至,故不忧”者,解“知至”也。前经“知至”在前,“知终”在后,此经先解“知终”,后解“知至”者,随文便而言之也。 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 惕,怵惕之谓也。处事之极,失时则废,懈怠则旷,故“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疏]“故乾乾”至“无咎矣”。正义曰:九三以此之故,恒“乾乾”也。因其巳终、巳至之时,而心怀惕惧,虽危不宁,以其知终、知至,故“无咎”。注“处事之极”至“解怠则旷”。正义曰:“处事之极,失时则废”者,谓三在下卦之上体,是处事之极至也。至失时不进,则几务废阙,所以“乾乾”须进也。“懈怠则旷”者,既处事极,极则终也,当保守巳终之业;若懈怠骄逸,则功业空旷,所以“乾乾”也。“失时则废”,解“知至”也。“懈怠则旷”,解“知终”也。

九四曰“或跃在渊,无咎”,何谓也?子曰:“上下无常,非为邪也。进退无恒,非离群也。君子进德脩业,欲及时也,故无咎。”

[疏]“九四曰”至“故无咎”。正义曰:此明九四爻辞也。“子曰:“上下无常,非为邪”者,上而欲跃,下而欲退,是无常也。意在於公,非是为邪也。“进退无恒,非离群”者,何氏云:“所以‘进退无恒’者,时使之然,非苟欲离群也。”何氏又云:“言上下者,据位也。进退者,据爻也。”所谓“非离群”者,言虽“进退无恒”,犹依群众而行,和光俯仰,并同於众,非是卓绝独离群也。“君子进德脩业,欲及时”者,“进德”则欲上、欲进也。“脩业”则欲下、欲退也。进者弃位欲跃,是“进德”之谓也。退者仍退在渊,是“脩业”之谓也。其意与九三同,但九四欲前进多於九三,故云“欲及时”也。九三则不云“及时”,但“可与言几”而巳。

九五曰“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何谓也?子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

[疏]“九五曰”至“各从其类也”。正义曰:此明九五爻之义。“飞龙在天”者,言天能广感众物,众物应之,所以“利见大人”。因大人与众物感应,故广陈众物相感应,以明圣人之作而万物瞻睹以结之也。“同声相应”者,若弹宫而宫应,弹角而角动是也。“同气相求”者,若天欲雨而柱础润是也。此二者声气相感也。“水流湿,火就燥”者,此二者以形象相感,水流於地,先就湿处;火焚其薪,先就燥处。此同气水火,皆无识而相感,先明自然之物,故发初言之也。“云从龙,风从虎”者,龙是水畜,云是水气。故龙吟则景云出,是“云从龙”也。虎是威猛之兽,风是震动之气,此亦是同类相感。故虎啸则谷风生,是“风从虎”也。此二句明有识之物感无识,故以次言之,渐就有识而言也。“圣人作而万物睹”者,此二句正释“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之义。“圣人作”则“飞龙在天”也,“万物睹”则“利见大人”也。陈上数事之名,本明於此,是有识感有识也。此亦同类相感,圣人有生养之德,万物有生养之情,故相感应也。“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者,在上虽陈感应,唯明数事而巳。此则广解天地之闲共相感应之义。庄氏云:“天地絪缊,和合二气,共生万物。”然万物之体,有感於天气偏多者,有感於地气偏多者,故《周礼·大宗伯》有“天产”、“地产”《大司徒》云“动物”、“植物”,本受气於天者,是动物含灵之属,天体运动,含灵之物亦运动,是亲附於上也。本受气於地者,是植物无识之属,地体凝滞,植物亦不移动,是亲附於下也。“则各从其类者”,言天地之间,共相感应,各从其气类。此类因圣人感万物以同类,故以同类言之。其造化之性,陶甄之器,非唯同类相感,亦有异类相感者。若磁石引针,琥珀拾芥,蚕吐丝而商弦绝,铜山崩而洛锺应,其类烦多,难一一言也。皆冥理自然,不知其所以然也。感者动也,应者报也。皆先者为感,后者为应,非唯近事则相感,亦有远事遥相感者。若周时获麟,乃为汉高之应;汉时黄星,后为曹公之兆。感应之事广,非片言可悉,今意在释理,故略举大纲而巳。

上九曰“亢龙有悔”,何谓也?子曰:“贵而无位,高而无民。 下无 阴也。

[疏]正义曰:此明上九爻辞也。“子曰贵而无位”者,以上九非位而上九居之,是无位也。“高而无民”者,六爻皆无阴,是无民也。

贤人在下位而无辅, 贤人虽在下而当位 , 不为之助。

[疏]正义曰:贤人虽在下位,不为之辅助也。  

是以动而有悔也。 处上卦之极而不当位,故尽陈其阙也。独立而动物莫之与矣。《乾·文言》首不论“乾”而先说“元”,下乃曰“乾”,何也?夫“乾”者统行四事者也。君子以自强不息,行此四者,故首不论“乾”而下曰“乾、元、亨、利、贞”。馀爻皆说龙,至於九三独以“君子”为目,何也?夫易者象也。象之所生,生於义也。有斯义,然后明之以其物,故以龙叙“乾”,以马明“坤”,随其事义而取象焉。是故初九、九二,龙德皆应其义,故可论龙以明之也。至於九三“乾乾夕惕”,非龙德也,明以君子当其象矣。统而举之,“乾”体皆龙,别而叙之,各随其义。[疏]“是以动而有悔也”。正义曰:圣人设戒,居此之时不可动作也。注“夫乾者统行四事者也”。正义曰:“夫乾者统行四事者也,君子以自强不息,行此四者”,注意以“乾”为四德之主,《文言》之首,不先说“乾”而先说四德者,故自发问而释之,以“乾”体当分无功,唯统行此四德之事。行此四德,乃是“乾”之功。故《文言》先说君子以自强不息行此四德者,故先言之,发首不论“乾”也。但能四德既备,“乾”功自成,故下始云“乾元亨利贞”。

易经的乾卦是什么意思,谁能解释得简单又明白?

乾卦象征天,天的四种本质特征是:元、亨、利、贞。
1、天之阳气是始生万物的本原,称为'元'。
2、天能使万物流布成形,无不亨通,称为'亨'。
3、天能使万物和谐,各得其利,称为'利' 。
4、天能使万物,正固持久地存在,称为'贞'。
总之,天之阳气是万物资生之本,又制约,主宰着整个世界。天有开创万物并使之亨通,正固的'功德',元、亨、利、贞被称为乾之'四德'。
乾卦六爻的爻辞:
初九,潜龙勿用。
意译:龙潜在水中,暂时不能发挥作用。
《彖》曰:潜龙勿用,阳在下也。
意译:初期阶段,应暂行潜藏。
乾卦的卦辞以天为象征,六爻的爻辞以龙为象征。龙是善变之物,能够潜水,行地,飞天,海陆空三栖,取龙为象,可以达到假象喻意,以明变化的目的。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意译:龙出现在田间,有利于大德大才之人出现。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乾乾:健行不息。若:语助词。厉:危险。
意译:君子整天勤奋不息,甚至夜间时时警惕,虽然面临危险也无祸害。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意译:相机而动,跃起上进,无咎害。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意译:飞龙上天,有利大德大才之人出现。
九五在所有卦里都是最吉之爻,此爻为'君位'。皇帝通称'九五之尊',就是这么来的。乾卦九五,刚健中正,纯粹而精,最为可贵。
上九,亢龙有悔。
意译:龙高飞到了极点,必有过悔。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意译:出现一群龙,都不以首领自居,吉祥。
乾卦以天为象征形象,表述了阳刚之气和强健本质的特征、作用及其发展变化规律,从中揭示了刚强者的进取哲学。

谁能帮帮忙解释下易经的乾坤两卦

乾卦:是同卦(下乾上乾)相叠。象征天,喻龙(德才的君子),又象征纯粹的阳和健,表明兴盛强健。乾卦是根据万物变通的道理,以“元、亨、利、贞”为卦辞,表示吉祥如意,教导人遵守天道的德行。
坤卦:是同卦(下坤上坤)相叠,阴性。象征地(与乾卦相反),顺从天,承载万物,伸展无穷无尽。坤卦以雌马为象征,表明地道生育抚养万物,而又依天顺时,性情温顺。它以“先迷后得”证明“坤”顺从“乾”,依随“乾”,才能把握正确方向,遵循正道,获取吉利。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15053971836@139.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推荐文章
易经系传别讲上传11章,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04)在线学习
2023-09-19
易经系传别讲上传11章,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04)在线学习
性命圭旨42.坐禅图修炼详解
2023-09-20
性命圭旨42.坐禅图修炼详解
怎样才能“气沉丹田,声贯于顶”
2023-09-16
怎样才能“气沉丹田,声贯于顶”
许真君宝诰(注解)
2023-09-18
许真君宝诰(注解)
易经系传别讲下传05章,憧憧往来,朋从尔思(11)在线学习
2023-09-19
易经系传别讲下传05章,憧憧往来,朋从尔思(11)在线学习
易经系传别讲上传08章,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17)在线学习
2023-09-19
易经系传别讲上传08章,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17)在线学习
梅花易数序入门详解
2023-09-20
梅花易数序入门详解
太平经的“天医”“神药”“天父地母”说
2023-09-18
太平经的“天医”“神药”“天父地母”说
道德经简读第八十一章
2023-09-19
道德经简读第八十一章
易经证释离卦详解
2023-09-19
易经证释离卦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