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证释升卦详解
《易经证释》升卦
孔子《宣圣讲义》
升卦上坤下巽。风升而地在上。是以名升。言其志也。风为气之变动。发于下。而扬于空。地中之风。虽在下必期飞扬于上也。卦四阴二阳。与萃同。而成往来。萃以两阳在上。为众阴所萃。升则两阳在中。挈众阴以升。阳犹火也。在内必燃至外。而其道升。虽三阴在外。不能遏之。坤顺而巽行。行以顺。安能止乎。此升之名。乃象于风之上升也。中互震兑归妹。为女之穷。与萃中爻同于未济。为男之穷。亦相匹也。而升中爻九三六四既济之例。则上下相协。刚柔相济。以成其用。内有九二。外有六五。易乾坤之位。成交孚之情。则与地天交泰类似。是亦刚中而应也。然与萃之九五六二。孚于乾坤正位者相反。则萃类否。而升同泰。是虽阳内阴外。不足为升病。且以此得孚元亨之道。谓其克本天行健。而不甘于伏屈也。升之义飞扬上进。包有发挥散去之意。物之升也必。还坠于地。否则散于空中。风之升也。必被于草木。否则流于内方。则升犹散也。萃升相对。传曰。萃聚而升不来。即言萃为聚。而升为散。萃为至。而升为往。来往相反。不来即往。往来者。易之道。天地万物。不得有外于来往之例。有往必有来。有来必有往。故春夏相继。秋冬相承。寒暑代迁。荣枯续至。萃既来矣。升则为往。来者成聚。往者自分。是不来之义。即分散也。气动而成风。风行而多变。变则不复见前者之象。此由升而散。由散而失也。升以九二主内中位。刚中之德。孚干九二。见龙在田。德施普及之用。而外六五应之。孚坤六五。黄裳元吉。文明中正之用。是刚中而应。合于乾坤交泰之道。以成升。升进得协。交孚得济。则所往咸亨。而道自大。此元亨之占。所由来也。传曰。聚而上者为升。故受以升。则升实由萃之变。以物既有聚。必有散。至而成聚者。终升而成散。此数之自至。理之自然。非故为之。且物聚势蓄。蓄则易发。发则飞扬。而上聚于下者。乃升于高。聚于中者。乃散于外。升字之形。亦象四散之义。而志原求升。其后则反散于外。此亦因果之相应也。易兑以巽。而坤反于上。其情已殊。其行自异。故升无可往。终将散之四方。犹气动风生。终亦还于寂静也。明斯道也。则明萃升往来之义矣。周易以爻象颠倒为次。实则反也。反萃为升。卦然而用亦然。由遇而聚。由聚而升。皆物之遽变。人情世道亦如之。此升之用。不可极也。求高者。物之情。希进者。人之志。然高或易下。进或易退。是则行之极必变。数之穷反常。君子知之。故恒中庸。中则无过。庸则有常。此天道也。而人昧焉。则惟顺其进退。随其荣枯而已。更何有于升乎。
《宗主附注》
升与萃为往来卦。即其倒象也。萃两阳在外。升两阳在内。皆两阳包在四阴中。而其用则相反。以坤由内而外也。萃上兑下坤。升上坤下巽。坤虽同。而易其上下。兑与巽。原颠倒成两卦者。兑一阴在两阳上。巽一阴在两阳下。皆以阴爻为主。先天巽为长女。兑为少女。即由位之异也。巽为风。兑为泽。是物之象。而巽为木。兑为金。则五行之象。风发于上。泽流于下。则以功用升降之殊也。泽为水之积。风为气之动。水积则流。气动则变。此兑泽为说言。为口舌。言如水之流也。巽风为进退。为变动。言如气之飞扬也。萃以兑合坤。成水聚于地之象。故为萃。升以坤上巽。成风上于地之象。故为升。而其用之反。则以萃必集于所安。地为最安之处。故其聚也。如水之就下。而远近咸至。升以升举为用。风之起于下。而腾于上。如气之飞散。而不知其所底。是一切皆远离也。故传曰。萃聚而升不来也。聚为来。升为不来。是升与萃反。成一聚一散之象。升散者。凡云烟火电。皆可象之。而风最易见。故卦取巽风。自下而上升。以明其为物之四散也。而卦爻则以阳在内。阳刚善动。郁于中。则勃发必骤。虽有四阴。徒助其势。而无以遏其行。则以坤之顺承而安贞。不能戾阳之飞越而奔散也。而上下正位互易。与萃亦反。则刚主二。而柔主五。恰违于乾坤之正。却以中爻九三六四。同于既济。而得协调之功。中互雷泽归妹。归妹为女之穷。即坤道之尽。以阳在下得决阴。如女之于归为妇。不复为闰中待字之身。此可见升有关于家室之道。而其用则与渐相错。渐以女归待男行为义。归妹则更无待。势在必归。亦犹升之志已动。其行已决也。读者宜合参之。
升元亨。用见大人。勿恤。南征吉。
孔子《宣圣讲义》
此升卦彖辞也。升上坤下巽。两阳在内。与观同体。观为八月卦。两阳在颠。如日月照临地上。又如人两目观物。故名观。而升易其上下。巽反在坤下。三阴在上。阴降阳升。易以阳为主。故名升。以两阳之志于上升也。全卦阳在阴中。亦如萃。而两阳在内卦。遂与萃反。萃聚而升散。阴虽盛。而阳得中。阳志于上。而内主正位。上有六五应之。是干下于坤。为地天泰之象。故辞称元亨。以本干行也。坤虽在上。而顺承干志。故卦以干九二孚于用。所谓见龙在田。利见大人者也。然升非干也。虽有九二之孚。而失九五之位。上所应者坤之六五。黄裳元吉之占。合为内健外顺。中正而文明。是以占元亨。而不及利贞。则坤德不专擅。而体干元以成其行。健之道也。故不曰利。而曰用见。明坤秉承干志。有其用也。刚以柔用。况二原坤之正位乎。柔以得时而上于干。上而不僭。故仍以九二为尊。而称用见也。大人即干九二所称。而以上有三阴为其障。德具而未昭。道行而未大。在干九二。尚有德施普及之尚。则升之大人。宁能以飞龙自况。而无所恤哉。此辞称勿恤者。其其原有所忧。而以得坤之顺承。喜柔之协济。乃勿恤耳。凡易称无咎。即原有咎。而独免。称勿恤。即原有忧而获安。此古文简括也。虽用见大人。而非得志满足之日。此有恤也。虽阴柔重障。而得降心谐睦之时。此以勿恤也。卦内体外用。升外为坤。故行亦本之。坤称西南得朋。升非全坤。故占南征吉。仍以坤之所宜为利也。南征者南方之行。不阳于军事。向南者则吉。皆孚
于坤也。阳主升而阴不为阻。此南征吉。明其属于行进也。升彖辞仅称元亨。而吉属南征。可见其用。以行为先。则本内卦巽之志。而合外卦坤之情。巽风行。原无定方。而坤则有方。坤以静先。巽以动重。动以合静。柔以益刚。此升卦大用占元亨也。元亨大亨也。行之通于一切为亨。乾坤四德之所始也。元亨并称。尤干之用。以其高明无不覆也。升以六五孚文明中正之象。而阴柔易蔽其光。非如观之照临天下也。故但取巽中两阳上进之志。而名升。两阳既志升。且挈众阴以同进。此升不独阳也。惟动自阳始耳。盖阳在下而能率群阴者。以九二故。九二刚中。而上有六五之应。卦又巽以顺。是以能合乾坤之德之半。称元亨。虽非利。而仍见大人。足明升之以时也。大人兼德位之称。与君子以德不以位者有别。见大人不独见者。亦包大人自见于众言。则以上下相亲。君民相得。乃好升之道。如人之升用。必其才行可称。而上位者。亦乐引进之。是升之利于上下。而为人情所同欲者。故亨。言升一人可以利于大众也。有拨于登庸之典焉。萃既聚其众矣。而择尤升用之。则萃之用。由升成之。升而后不徒聚也。萃动自众。故上萃于九五。升动自君。故下拔于九二。此治道之所仿。而彖辞特以见大人为孚。元亨之行。可以知易之旨矣。
彖曰。柔以时升。巽而顺。刚中而应。是以大亨。用见大人勿恤。有庆也。南征吉。志行也。
孔子《宣圣讲义》
此申释彖辞之义也。升以坤在巽上。坤柔也。而升于上。五正位也。而为阴。是以时升也。坤为地为土。万物所居。位原在下。今乃在上。是升也。而巽为木为风。木生土中。而风扬空际。其志上升。五行木制土。故地中之木。不得抑其上升。卦两阳在内。阳道升。阴虽众。不得过其上升。此柔以时升。即顺夫刚也。刚柔既协。升降乃同。此时也。位也。位当则时宜。九二在内。居坤之正。六五在外。履干之中。是互交也。亦时之宜。则在卦地天交泰。为春日。阳正长之时。天地之德。皆以泰显。时用之义。即生生不已之功。此柔之升。必系乎时。非时之升乃为过。如大小过。柔皆在外。而违于生生之德。故为过。升与萃。则以孚于时。互成其用。斯刚柔交易之道。有宜于时者也。况阴降而位在内。升于外为反常。惟以时升。方大其用。升之称元亨。正以柔之升宜于时耳。上坤为顺。下为巽。故曰巽而顺。卦自下上。如同体之观。则曰顺而巽。巽顺义亦近。母女之情亦亲。故观与升。皆上下相谐。内外相得。不似天水违行之讼。及二女不相得之睽革也。九二在内正位。六五主卦中位。此亦刚中而应也。凡二五相应。或三四相应皆然。为孚于一阴一阳之道也。以其得中而应。上顺而下巽。刚柔交而天地合德。是以称元亨。元亨大亨也。言德用亨于一切。而克大久也。九二大人之象。与六五相望。故曰用见。以其情志之协。行止之宜。故勿恤。谓虽有忧。而可无之。是则升之有庆也。有庆犹有喜。书曰一人有庆。兆民赖之。以君正而德昭。恩周而惠远。是一人之庆。即兆民之庆。升就主位言。故曰有庆。谓上下孚
为庆。否则忧也。庆与恤对。有庆则勿恤矣。南征占吉。言其志在于行。行有方宜也。体巽以从坤。因近以达远。此南行为升之吉。推而言之在下者。以时势及其德功。可以南面。而孚一人之庆矣。盖九二在下之尊。果充其德。乘于时。则进于九五。亦无所憾。此干九二释文以德施普及为言。盖预为九五飞龙在天之备。升之九二亦如是。南行而卜吉。正如南面之当时也。升萃原一卦颠倒。故萃为聚。升为往。恰反。而两阳上下易位。则用大殊。升之征吉。亦以志之升扬。乃顺时而动之旨。坤以顺承干为志。九二干也。六五应之。故体干用坤。柔成刚。阴随阳。则二五合德。而占元亨。虽卦德不及利贞。而有庆吉之占。可见为行之利。其不称利贞者。正以升之志行。守先利贞。而贞为本。行先元亨。而亨为基。此大亨之占。恰与志行相应也。干之道。必依坤而后见。刚之志。必假柔而后明。此升之用。实本于刚中而应。内巽而外顺也。
《宗主附注》
升彖辞南征吉。亦如蹇解利西南。以其秉坤之德也。然升卦所重不独方宜且在行动。故曰南征吉。不似蹇解但云利西南。而不及所行。征即行。亦即往也。传释升不来。已明其行为往。往者前进也。上升也。皆自近至远。自下至上也。为升卦两阳在内。志于外。而三阴不独不阻。且随之进。阴本降。何以随阳升。则时为之。时者难见。而见于位。位指九二为刚。而六五为柔。刚本以五为正位。今反在下。柔本以二为正位。今反在上。可见其互成用。祇在此反于所行之时。柔反外行。即随九二之阳以同升也。故释文曰。柔以时升。谓柔原降于内。则升也。时为之。因二为阳。乃升于五。柔升非其本能。必假阳之势。如地天交泰是其例也。泰曰地天交。可见地原随天之降而后升。以成互交之象。非如否之一升一降成否隔也。升于上者。阳之本能。阴则惟时使之。时者天道之变化。为生化之渊源。故交则成其生。否则成其杀。如春夏与秋冬皆时也。时升而升则阴助阳。时降而降则阴背阳。此升之道。以坤在外而六五与九二协也。内巽而外顺。情投而志合。故万物同升。而成元亨之象。即刚中而应之所致也。刚中已有其体。有应更宏其用。此易卦所贵者。萃升皆藉以成其德。惟萃为来。升为往。有不同。则亦两阳上下之殊也。又曰升卦之义。本以两阳志升。而彖辞称柔以时升。是指坤由下而上。合萃卦之象言也。萃卦坤在兑下。升则反居巽上。即柔顺时而升之象。但柔之升。非其自升。仍依两阳同升者。阳升阴降故也。以阴本降。则今之升。实因于时。处常则降为正。处变则升为时。此释彖特揭出时字。明其升之由来也。坤土在下。万物之载。若升于上。万物亦惟俱升。然升者坠之缘。高者卑之对。有升必坠。有高必卑。大地之升。犹可自保。物之微渺。宁能悬空而不坠哉。故空不可凭。而聚终有散。巽风以动之。木以扬之。则土散为尘沙。而景象将同幻灭。此升卦义。含空色不二之谛。与fo教有相印证处。天之太空。惟纯刚能常往。人之飞升者。必先练就金刚体。方不畏罡风之吹。今柔之升。将以何为恃哉。故曰时也。时者一时之谓。时升者亦时降。仍不须臾往。而循化以来往耳。故其用。动而不止。周流无息。终始相环。此爻辞以行为志。如天地之在空中不坠者。以
其转动永无宁息也。此动以成静之机。而变以持久之妙。愈动愈静。愈变愈久。推之则无复动静之分。久暂之别。且柔不异刚。升不异降。色与空一相。而真与妄同宗。则fo说大乘之义也。
象曰。地中生木。升。君子以顺德。积小以高大。
孔子《宣圣讲义》
此总释升卦象辞。明人道也。升以坤在上。巽在下。为木生地中之象。虽在地之下。而下无可居。故称地中。与火地晋。称明入地中一义。地本凭空。而自动转。有上面而无下面。则以圆而时动也。所谓地上即地中。故易不称地下。实含微义。且地中出者。亦非远出地面。如天下也。则凡在坤下之卦。皆为地中。亦即在地之内而已。升以巽木。生于地中。苗叶枝干。仍出地面。不过其根生土中耳。根生土中。而干出土表。虽曰地下。实可包上下言。以木为生物。日育日长。终且高于地面。此即升之义也。故在卦言。为坤上于巽。而在物言。为木生于地。象一而用二。故彖辞柔以时升。指坤在上也。象曰志中生木。指物高出地面也。象以人道为本。人道先实质。而后理气。故以木出地中。状其上升。而非以坤在上为限。要知此卦。坤体在上。而用在下。凡物无不载于地。无不出于地面。即藏地中者。如充其用。亦终当显于地上。为地下不得有生物之象也。升者动为本。故以生物测之。生而动者。始能升也。动而升者。虽不必有生。而其自下上也。亦犹生长之象。是升必自下上者也。云雷火风之属。亦自下上。以成其升。而易则取木之生为象。是重在其自生之志。与天生之情。而以备人所取法焉。木之志遂其生。成其用者。无不升。人亦如之。惟人之志。当先德而后器。培育其生生之本。发扬其生成之基。惟德为重。德之于人犹水与热之于木。木无水热不生。人无德不大。此君子观升而必顺德。积小以高大。亦不外成升之道而已。积小以高大。乃法木之生于地中。必日积月累。而后长出地面。而后扶摇空中。而后遂其生。达其用。以大其材。收其实。人之于德也。亦如之。必自微细作起。日积月累。诚意正心修身。以至成人成物。得志。则明明德于天下。不得志。止于独善其身。此人道之升。非可一步登天者也。故卦以两阳夹四阴中。明其升之匪易。以刚易柔。以升挈降。若非积之久。则不能达于高大。若非行之顺。则不克成于至德。此顺德二字。一则言其积之以渐。一则言其升之以时。若不积。则犹登高不自卑。先失其本。若不顺。则如行水不择风。先迷其方。能积则如日月升恒。通而不已。能顺则如风云际会。举而弥轻。此地中生木之象。在君子则自励其德也。
《宗主附注》
升卦象辞。称君子以顺德积小以高大句。甚深意义。人多含糊读过。此句要义。不在高大。而在积小。不在德。而在顺。则以全卦大用。原为升进。升之志必高。进之志必大。人道法之。则以德之高而大为志。此尽人所知者也。而象辞则特揭顺字与积小二字。在德之上。高大之前。以明君子之所贵。盖德不难成。而顺以至焉则难。高大不难企。而积小以跻之则难。顺者谓无为而为。纯乎自至。不由外力以掖之。不待物情以促之。是玄德之原。而诗所谓予怀明德。不大声以色者也。以其始于顺。终于顺。若水之就下。无波澜。无荡漾。一以至平至安之行致之。此即顺之精义。而其始。则由易而难。由近而远。由细而大。由简而多。循节以进。依分以成。此顺之粗义。概言之。即不躐等。不越位。不事高远而遗卑近。不贪深微而忽浅略。此顺德之要。在有其基。则积小之义亦如之。积者日积月累。小者细末浅近。言高者必自卑。大者必自细。为先部署其础。而巩固其根本。如为台阁然。虽志在崇闳。而必着力于下小。不得以高为美。而飞渡空中。不得以大为奇。而陵越近地。皆君子成德达道之旨。实以成升卦之用也。故升卦以两阳在下。明其升必自下始。正如木之生长扶疏。必先有其根荄也。纸鸢之陵空。浮云之蔽日。高则高矣。而下无所系其基。大则大矣。而近无所安其本。则终必随风飘散。共气浮游。将何以竟升之用哉。此象辞原旨。实在教人之求升。而积德以成名者。有所警惕耳。
初六。允升。大吉。
孔子《宣圣讲义》
此升卦初六爻辞也。初六巽之初爻。即坤初六。而升以有两阳在中上为纯柔。乃与坤初爻异。以九二九三介其间。居中而上应。则初爻亦随之。则以初六在下无位。而下卦以二为主。初从二之正。与上四五相应。故曰允升。允信也。又相许也。言与上信。而与九二相许。柔与刚。如男与女。女以身许夫。则为贞。允亦贞也。贞德孚于信。贞以相与。信以相从。则刚柔谐。而生成之德以着。此初六许随九二同升。而占大吉也。柔本不自升。其升也。必随刚。此初六之升。为允升。言与九二有信约。而与上卦成相应。情既两孚。德亦交洽。是占大吉者。正如二人同心。其利断金之意。孤阳独阴不足以有为。阴阳不能合。亦不足以有成。惟孚于一阴一阳之道。而洽于夫唱妇随之情者。方为吉。而初六如之。故大吉。大吉者元吉也。初六卦之初。初者始也。故称大吉。言升之始。即吉也。
象曰。允升大吉。上合志也。
孔子《宣圣讲义》
此申释爻辞之义也。则以初爻无可用之地。而称吉者。以其允升。允升者。以上合其志。上犹升也。进也。卦自下上。初之进即二爻。初六与九二相合而有得。且随之与上六四六五合。应而有成。此初六允升。乃见大吉之占也。盖全卦大用。初上无位。惟二三四五四爻当位乘时。升与萃。皆以中四爻。合于刚柔匹配之数。有其生成之用。而升尤胜。则以两阳在下。孚于地天交泰之例也。阳升阴降。升而自下。则其道远。其行徐。其进可展舒。其成必广大。此升之用。较萃为宜。
而初六之用。则以丽于九二正位。而信许同升。以与四五相谐也。故上合志。上字一指其升进。一指与上各爻也。
九二。孚。乃利用禴。无咎。
孔子《宣圣讲义》
此升卦九二爻辞也。九二居内正位。刚中之德。与六五匹而和。故曰孚。利用句。与萃九二同。皆以正位之主。主祭祀之事。为享福受祜之征。称禴之义已见萃。言春夏时祭祀从省俭。九二虽当位。而在下。故亦惟俭约是尚。因时之升。易招咎戾。而以中正得免。则祭祀重典。而中位主持。似非可苟者。祇以九二自下而上升。初不宜夸张其事。且升者先固本。祭祀所以厚其本。反其始。而时犹早。则以俭约为宜。此无咎之占。亦正以善用时也。
象曰。九二之孚。有善也。
孔子《宣圣讲义》
此申释爻辞之义也。九二中位而刚。与外柔应。两情谐而上下合德。正位固而内外同功。此其孚为有喜耳。喜者中心喜悦。则以由二至四互兑。兑为悦泽。而合中互雷泽归妹。夫妇相得。配偶克谐。此其为喜可知。正以升之用。在刚柔俱升。夫以率妇。情志先孚。则家以齐。国以治。其喜大矣。然则利用禴者。亦可释为夫妻miao见。而卜其后之必昌也。情之欲孚。志之欲进。合而为升。而在于内。此中心所愿也。故特以孚称之。
《宗主附注》
升卦之用亦如萃。以二五正位为主。而萃则以九五为正萃之位。下爻皆向之为归依。升则以九二为得内中位。各爻皆随之以俱升。是萃之九五。为所至极位。升之九二。为所自起点。一静一动。一往一来。两相映射。由萃言。为众萃于一尊。而无不悦服。由升言。为主率其群众。而招之同行。此则以阳在内在外为别也。然萃九五诚全体之主。各爻不得不归向之。若升九二。不过内卦中位。不足以约束群众。故升虽自二始。而升之所极。仍在五。五以柔居刚。仍不得翕服大众。此升之极。反为散也。故升九二爻辞。仅以孚称。不以位称。而利用禴。亦如萃六二在下。惟主祭祀。率群众以致敬。亨于神祖而已。神祖在主之上。亦主者所共尊。不得以主于内。而擅专及外也。释文称有喜。即祭则受福之意。盖孚于上者。亦孚于神祖。九二以诚敬而与神孚。则其喜乃九二所独。非全体共占之也。然上卦纯柔。顺乎下情。而乐与众近。故九二之喜。以能孚而后见。孚则无所阂隔。人神之间。上下之际。内外之介。无不孚。是又较初之允为更进矣。允为孚之始。孚为允之成。皆以与上谐和为重。可见升之大用。在能同众以升。若独升。是违允与孚之德。将何以占吉而有喜哉。阳能自降以率阴俱升。此其为允为孚之由来。而人道师之。则以顺德积小以高大为本。不顺则不能得上之合志。不积则不能成众之同升。此允孚之德。必自我致之也。
九三。升虚邑。
孔子《宣圣讲义》
此升九三爻辞也。九三内卦之末。与六四同为中爻。一刚一柔。孚于既济之象。原吉爻也。而不言吉凶。则以升卦两阳比于内。三阴在其外。刚以进于柔。虽曰升。而情势反由实而虚。由高而下。故曰升虚邑。盖以卦言。则升。以爻言。则由实而虚。由城郭而邑之象。邑者。众聚居之域。而虚字亦通作墟。则郊野空旷阜陵。后世或称墟里。小民村聚之所。民居成聚如今村庄。必有高地。备避水潦风雨之害。其中若谷。可以护卫。升而至此。非崇高可知。但亦有高于他地之意。九三由内望外。故升虚邑。邑有大小。小者所谓十室之邑。则仅数户人家。非城市之繁庶可比。而虚义本虚空旷远之意。九三阳也。合九二以进于四五。犹反风地观之象。观两阳在四阴上。如日月照临下土。升则以阴原在上。由阳望阴。成由内望外之势。前面空虚。无碍于目。则升者易矣。此升字当释作近。由近而远。由狭而广也。巽风也。九二九三。如鸟两翼。乘风展翅。望天空阔。则其进行利捷矣。且九三本干九三。当干惕之时。亦宜反乎空虚。期于安稳。此升虚邑。虽不及吉凶。而其行之顺则可知矣。
象曰。升虚邑。无所疑也。
孔子《宣圣讲义》
此申释爻辞之义也。疑者相猜忌而不信也。无所疑。亦如初之允。二之孚。言相信从。而行甚顺也。又疑有碍义。无所阻碍也。又拟也。无庸拟揣也。皆两情协调。不复惊怖稽迟也。盖孚九三六四。既济之用。则更何疑哉。进于虚大之原野。止于民众乐土之村居。则其情志易投。动定咸便。此升虚邑。为无所疑。明其进之至顺耳。
六四。王用亨于岐山。吉。无咎。
孔子《宣圣讲义》
此升六四爻辞也。六四外卦之始。为坤卦爻。以卦进而上。则所至益高。此升之本义也。九三升虚邑。系阳进阴之象。六四亨岐山。则自下而高之情。称王者。二四同功。九二正位。而六五六四近比。四虽无位。而九二至此。为升于高山之象。称山者。反自三至五为艮也。岐山者。周发祥之地。亨与享同。享于岐山。即由九二用禴。更进而祀始祖。故在岐山。仍不外追远报本之义。升高而先厚其本。此先王处升之道。曰用者。以非六四为主。即指九二之王。进至此。则宜用
享祖也。故占吉。既吉。自无咎矣。以六四与九三。共成既济之用。而由阳进于阴。亦即由内进于外。坤德至顺。柔行至安。安且顺。更何不吉。惟反柔为进。从降以升。恒易有咎。而以六四顺之始。厚之初。故免耳。坤以承干为志。九三九二之道。均于六四六五成之。此升之大用。皆以阴能顺阳。柔能从刚为本。此四五爻皆吉。且皆着其升进之功也。
《宗主附注》
升六四王用享于岐山。与随上六王用享于西山一义。皆为报本返始之旨。人生有本始。如木之有根。随以震在下。震木也。升以巽在下。巽亦木也。皆有根生于地中。而后枝叶繁荣于地上。虽随上为兑泽。不似升上为坤。然兑之一阴。坤也。故报本返始之数。享祖致祭之典。乃上六。明本诸坤土厚载之道。大地厚生之功。必溯寻其初。而培其本也。升则四爻即坤。且下交两阳。互成兑卦。故六四即示享祭之用。而申敦本复始崇德报恩之情。此六四与随上六。同有此辞。随之西山。与升之岐山。视为一地亦可。视为两地亦无不可。盖岐山在国之西。昔时建都。多在陕豫。岐山在其西。故亦称西山。然随之称西者。以卦上兑下震。后天震东兑西恰相对。而由王言。则以帝出乎震。原在东方。上六属兑。至上六致祭。即向西也。故称西山。兑本错艮。故有山之象。升之称山。亦以中互艮与兑。而巽在东南。非正东。九二主位所在地。而坤之方位。为西南。六四所祭之地。亦非正西。故不称方。而曰岐山。岐山者。周祖太王移居之处。发祥之地。开基之源。文王周公作易之旨。在垂教后世。必先其子孙。故称王享岐山。言当升六四时。应举之祀典也。升萃相对。皆以率众祭祖。示民以孝。劝民敬其祖。而亲其亲。以克成萃与升之大用。故爻辞凡二三见之。可以昭其立教之微义矣。
象曰。王用亨于岐山。顺事也。
孔子《宣圣讲义》
此申释爻辞之义也。以六四为坤卦之始。坤德厚载。万物资生。资生之本。如木之根。水之源。由上而下。自近而远。一本而万系。莫不共尊亲于所生。人为万物之灵。必敦报本之义。溯其本始。尊其所宗。则祭祀必诚。敬享必至。时其爼豆。丰其牲牷。荐其粢盛。陈其礼乐。皆依夫情性。发夫亲爱之谊。致其尊敬之诚。此事行之至顺也。以坤之德为顺。人道师之。亦顺以将事。礼之加于外人者。或有所假借焉。为以成其敬也。如对大宾。聘问邻国。朝观王廷。则以敬为先。而或有执泥于礼仪之序焉。若至尊祖敬宗。孝亲祭先。则祇发夫天性。依夫人情。无假于作为。无待于饰词。无用其繁文缛节。是以备而不求丰美。具而不务夸张。礼以将其诚。仪以着其意。如事其父母。侍于晨昏。则虽重而无所加。尊而无所忌。敬而无所饰。此顺之至也。为其道然耳。顺以孝于生前。顺以祭于祖miao。既顺以致其诚于宗祖。复顺以垂其教于子孙。斯无不顺者。则推之天下亦无不顺者。六四用亨之义。即本顺以行。故曰顺事也。由卦爻言两阳上升。六四首随之俱进。
亦至顺也。上更无为阻者。则顺以往可矣。故外卦三爻。皆以顺成升之用。
六五。贞吉。升阶。
孔子《宣圣讲义》
此升六五爻辞也。六五外正位。而柔居中。为坤六五之德。黄裳元吉之占。文明在中之象。升六五亦如之。而称贞吉。以坤德重贞。贞则吉。此孚于坤安贞之吉也。升以升为用。至六五犹升于阶。由内而外者。如凭高望远。故九三曰升虚邑。由下而上者。如举步登高。故六五曰升阶。以六五当外卦之中央。如门当之阶步步上升。而不躐等。仍本坤安贞之道。遂其行地无疆之功。升以益升。进以益进。故曰升阶。言如登阶梯。必一级一级拾而上也。
象曰。贞吉升阶。大得志也。
孔子《宣圣讲义》
此申释爻辞之义也。六五虽柔。而为全卦主位。得九二刚中之应。乃有贞吉之占。而称大得志。盖九二阳上升。至六五达于极位。中正之势。刚柔合德。贞吉者坤之道。升阶者干之行。干行以进。坤承以孚。合成地天交泰之用。故曰大得志。得志者。言有其利。有其物。遂其生成。而大其功用。惟泰近之。泰以交孚而得竟其用。故有其财富。升六五亦然。过此则与之反。故上六称不富。则以极则穷。交孚者反相消也。故升之大用。至六五为极。亦即全卦最吉之爻。初之大吉。亦必待五而后成。故初爻曰上合志。五爻曰大得志。二志字相应。亦即释彖所谓志行也之志。志既称大得。则全卦之用已大成。此爻辞占吉也。而以升原不可极。柔在上不可久。虽高不过于阶。不得如大畜向天之衢。故大畜为道大行。此则为大得志。得志虽大。不过财物之富有。功业之亨遂而已。以言夫道。则犹未也。坤以柔顺之道。虽承干。不得过之。此称贞吉。明其吉必由贞致之。读者当深绎焉。
上六。冥升。利于不息之贞。
孔子《宣圣讲义》
此升上六爻辞也。上六全卦之终。坤之上爻。阴极之象。故曰冥。以全卦大用为升。至上六升亦极。故曰冥升。冥幽暗也。与明反。阳曰明。阴曰冥。豫上六曰冥豫。亦以至极阴之位。无光明之时。而冥升之义。则犹夜行之意。暗中蓦进。不知不觉。而顺其势。进于幽冥。升于暗昧之行也。既为暗昧。则不利于行。既为幽冥。则不宜于进。故爻辞以不息为利。贞为本。不息者。不生息。不发育也。息与消对。不息即消。贞者。静守而不移。执节而不失。乃四德之末。坤之道也。贞以为守则宜。为进则悖。卦内贞外悔。上六外之极位。反以贞称。可见其情已
穷。进已阻。惟有守耳。贞与利对。利主其外。贞主其中。利而曰贞。是由外入于内也。上六之用。既穷则变。变则复于下而为初。升之初六柔。则所利者。惟从内之贞而返于始。所谓不息也。言升至极。反为降。进至终。反为退。生者反为不息。升者反为无行。此上六冥升之道。贵在顺时之消。而无求进益耳。不息又不加多。不繁殖之意。俗称利金为息。亦所生殖者也。而不息。在事物为损。损与益反。不息既无益。亦不富也。然在道功。则以损为尚。为道日损。老氏言之矣。损而又损。则纯乎静一。故不息诚也。至诚无息。与自强不息。皆指道言。不息则久。久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无疆。此中庸至诚之功。亦上六之兼义也。盖上六坤也。博厚者也。升中两阳干也。高明者也。坤顺承干。始成其升。升至于极。反归于道。故坤德之至。方同于不息之干行。健以顺。动以静。高明以博厚。故升而为冥。明而为暗。乃利成不息之贞。此义至精微。后人无喻之者。性命之原。中和之至。生息之本。动作之根。皆必以不息之贞。为其机。为其基。不息始生息。贞始启元。地始承天。柔始成刚。故纯亦不已。刚者至柔。升者至止。天地之先者。至静至一。道之始如是。其终也亦如是。有出于无。而还于无。生息成于不息。而终于不息。此精粗一贯者也故。人生之前无我。既死又何我哉。一瞬不息。则呼吸不续。而人死。一息既续。则生命永存。而身安。此不息与息相倚伏也。贞与元相始终也。不息之贞。开生息之元。天地复生。性命复具。本末之象。即卦六爻初上之情。初为之始。上为之终。元推至贞。贞返于元。上下周流。终始不已。此天道也。人物亦如之。故消息盈虚。本乎天行。冥升之道。本乎不息之贞。读者于此。可以悟道矣。
象曰。冥升在上。消不富也。
孔子《宣圣讲义》
此申释爻辞之义也。以上六全卦上位。而为阴极。故曰冥升在上。消即不息。而不富者不有也。富有也。丰裕也。生息繁庶曰富。不息则不生育。是不富也。此卦爻之用已穷也。富与穷对。进益之用已尽。则万物同竭。生机既绝。则财富同消。此上六不息。犹冬令闭藏。氷地枯槁。无生物也。不息而贞。则生者自绝。升而冥。则明者自灭。纯阴而暗。既寒而穷。则物皆尽。尚何富裕可言。故俗称贫窘为寒苦。亦以无所生息也。消即损也。息即益也。损则日寡。益则日富。此升上六以用之穷。阳之消。而不富也。升以至高至于天为限。天上空虚。何物可有。冥邈无物。自成不富之境。故修道者。必敝蓰财物。成fo者。必空诸万象。虚无之旨。即不富之义。冥升之道。即无我之功。由有还无。由实还虚。即由富而贫。由益而损。此升用之极。反入于冥。而进益之穷。反为消不富也。
《宗主附注》
升后为困。困与井往来。升与萃往来。此四卦又成往来之象。盖以四阴两阳。变为三阴三阳。坤易为坎。而交错之。困以坎兑合。井以巽坎合。皆以坎为主。坎后天居坤位。代坤之道。而用有殊。萃升以坤上下而异。困井则以坎上下而分。是萃升秉坤厚之德。而困井见坎险之情。一厚一险。其为用遂相反。厚本于仁。险本于智。仁者利于物。智者害于生。为天道盈虚。时令生杀。相往复也。阳得势者。生之机。阴得时者。杀之道。春夏则万类盛育。秋冬则万物凋残。此其验也。故消与息。若寒与暑。升与困。若成与败。升至上六。其气已尽。其用亦穷。故爻辞曰不息。释文曰消。消即不息。不息即杀。生息之道。以阳为根。消杀之道。以阴为本。此升上六冥升。与豫上六冥豫同义。豫而曰冥。可见豫之用绝。升而曰冥。可见升之道穷。豫绝而成随。升穷而为困。其变甚相似也。虽阴阳由不均而平均。而功用却反由息而消。由畅而窒。此天道之忌过也。过则失其中和。过于阳者。极则变沉沦。过于阴者。极则变散漫。此皆往复之例也。故升后为困。困即升之反。升扬者反困沉。升腾者反困阻。是阳升已极。反困于内也。细绎其交代之迹。自能知之。
《宗主附注》
升为上进。言地中之木。必向上生。以其生性然也。又如地内之风。必向外扬。以散其尘沙。物质然也。故升有飞扬分散之用。不独向上已也。巽为柔木。而其偃也。随风所靡。即草上之风也。风行善变。草亦随之。坤土也。风自土出。则尘埃散空。虽在地中。终难久窒。此升卦可状风尘扰攘之象也。地虽不动。而风扰之。土虽不飞。而木撼之。此由静而动。由下而上。由合而散之象也。则以萃之聚于先。必有升之发于后。众以聚称。物以分散。升之至者。力益微。高之极者。势益薄。以上卦纯阴。可见其用之匪易也。物合而分。人聚而散。阳生之德不着。阴杀之令乃昭。此升之后必困也。困由升致。发扬之后必遇困穷。亦理数之常。而往来之例也。升者在道功中为有成。拟于禅家阿那含。金刚经称为不来。易传亦曰升不来。皆有上升于高空。而不来尘寰之意。此则修静工夫已有成者。亦必先能荟萃其精气。化育于真元。而后能飞升也。故萃卦彖无元。升则首称元亨。萃九五称元永贞。皆明示元为道之结晶。必先聚敛加以烹炼。方成此元。亨即烹炼其元炁。而永贞即正定。永在定中。如如不动也。修道者。于萃升二卦。可以得证道成真之诀焉。不独为人事言也。
道家经典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15053971836@139.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