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静经文本校订
《清静经》文本校订
来源:中国道教协会网站作者:蒋门马时间:2017-03-20 12:15:50 繁體中文版《清静经》为《玄门日诵早晚功课经》的第一部经,道教徒日常持诵。虽然篇幅短小,仅四百字,但是义理精深,是一部十分重要的道教经典。这部经书在传抄刻印过程中,各版本文字略有差异,似极少有人关注。因文字差异所牵涉的意义相差甚远,故本文特对此进行深入地校勘考订。
《清静经》的版本情况
明代《正统道藏》洞神部本文类收录有原文;玉诀类收录有李道纯、无名氏、白玉蟾、王元晖、侯善渊、杜光庭、水精子、王道渊、默然子刘通微等注本。《藏外道书》中收录有三种明刻本、抄本及八洞仙祖合注本等。此外,还有书法家明文徵明、元赵孟頫、唐褚遂良(或曰柳公权)等人的小楷本。西安碑林旧藏北宋太平兴国五年(980)庞仁显书、安文璨刻石碑本。《文物》1986年第3期刊登的李蔚然《宋拓清静经真伪浅见》一文中提到,南京市博物馆藏有一个拓本,为南朝梁左光禄大夫杨祜奉敕书、南朝梁武帝天监十年(511)权中书侍郎李浩奉敕题,吴宜常《跋》称该拓本“为宋拓”,“其裱工犹宋时库装”。此拓本原件未见,论文所附图片模糊不清,依稀可辨。今以北宋太平兴国五年碑刻本为底本,对《清静经》文本进行校勘考订。
《清静经》的宋刻碑本
太上老君常清静经①
老君曰②: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天清地浊,天动地静。男清女浊,男动女静。降本流末,而生万物。清者浊之源,静者动之基③。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夫人神好清,而情挠之④;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所以不能者,谓心未澄也⑤,欲未遣也。能遣之者,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三者既悟,唯见于空。观空亦空,空无所空。所空既无,无无亦无。无无既无,湛然常寂。寂无所寂,欲岂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静。真静应物⑥,真常得性。常应常静,常清静矣。如此清静,渐入真道。既入真道,名为得道。虽名得道,实无所得。谓化众生⑦,名为得道。能悟之者,可传圣道。
老君曰②:上士无争,下士好争;上德不德,下德执德。执着之者,不名道德。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谓见妄心。既见妄心,即矜其身。既矜其身⑧,即着万物。既着万物,即生贪求。既生贪求,即是烦恼。烦恼妄想,忧苦身心,便遭浊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吾道者⑨,常清静矣。
(以上实计400字整)
太上老君常清静经
仙人葛玄⑩曰:吾得真道,尝诵此经万遍,不记文字。吾今于世,书而录之。上士悟之,升为天官;中士悟之,在世长年,游行三界,升入金门。
左玄真人曰:学道之士,持诵此经万遍,十天善神卫护其人,玉符保身正一真人曰:家有此经。诵持不退,身腾紫云。
异文的校勘考订
①【太上老君常清静经】:唐褚遂良楷书本同(隐约可见“经”字,经末有“经”字),南朝梁杨祜奉敕书本文字模糊不可见。《道藏》本文作《太上老君说常清静妙经》,多“说”“妙”两字。其余众本作《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多“说”字。文字与之类同的《太上老君清静心经》,无“常”字,多“心”字(按“心”字似不当有),亦无“说”“妙”两字。大抵“说”“妙”两字为后人所增。
②【老君曰】:南朝梁杨祜本此处文字模糊不可见,下一处作“经曰”,不分段。唐褚遂良楷书本作“老子曰”,下一处中间一字不可见,其余众本皆作“老君曰”,皆另起一行。据此处异文推测,作“经曰”的应该最原始,次为“老子曰”,再次为“老君曰”;而且原文最早不分段,后来才分段。
③【静者动之基】:南朝梁杨祜本、唐褚遂良本、美国fo利尔美术馆藏元赵孟頫小楷《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卷绢本、侯善渊注本、刘通微注本同。白玉蟾分章正误、王元晖注本,正文作“动者静之基”,双行小字注:“一本作静者动之基”。其余众本作“动者静之基”。《道藏》太清部《太上老君清静心经》、宋张君房辑《云笈七签》卷十七《老君清净心经》(按作“净”字误),此句皆作“静者动之基”,行文如下:“老君曰:夫道,一清一浊,一静一动。清静为本,浊动为末。故阳清阴浊,阳动阴静;男清女浊,男动女静。降本流末,而生万物。清者浊之源,静者动之基。”据上下文义推测,此处当以“静者动之基”为是,否则此经该名《清动经》。
此外,诸书引文可为此处经文当作“静者动之基”的旁证。《老子西升经·意微章第三十一》“贵生于贱,动生于安”,北宋徽宗皇帝御注作:“贵以贱为本,静者动之基。”南宋李嘉谋注《元始说先天道德经注解》卷五:“真散为道,道有清有浊,有动有静,虽为散矣,然清者浊之源,静者动之基,本出于一。”金代时雍撰《道德真经全解·大成若缺章第四十五》:“夫道有清有浊,有动有静,清者浊之源,静者动之基,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而况于物乎?况于事伦乎?故曰清静为天下正。”金末元初长筌子注《太上赤文洞古经注》《元始天尊说太古经注》皆引作“故经云:清者浊之源,静者动之基”。元代李道纯撰《中和集》卷一《画前密意·动静第四》作:“静者动之基,动者静之机。动静不失其常,其道光明矣。”
④【夫人神好清,而情挠之】:南朝梁杨祜本、唐褚遂良本同。侯善渊注本作“而情扰之”。其余众本及《清静心经》作“而心扰之”。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挠,扰也,一曰捄也。扰,烦也。”清段玉裁注:“挠扰捄,三字义同。”虽“挠”与“扰”意义相同,但“心”与“情”意义相去甚远。南宋董思靖撰《洞玄灵宝自然九天生神章经解义》卷三《无想无结无爱天生神章第九》“无结固无情,玄玄虚中澄”,注:“人神本静而情扰之。情者,性之动也。”《淮南子·诠言第十四》:“饰其外者伤其内,扶其情者害其神。”可证此处作“而情挠之”并无不当之处。
南宋宁全真授、林灵真编《灵宝领教济度金书》卷一〇七:“故经曰:‘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神即性也,欲即情也。禀于天曰性,溺于人曰情,而心则为郛郭以统之。”按照这个注解,“性情”对举,正文自然当作“人神好清而情挠之”。正文既有“情”字,则“欲即情也”纯属蛇足。元卫琪注《文昌大洞仙经》卷八:“在人为心,变化莫测,随事随应,静而为性,动而为情,情逐境移,移而不止,化而为欲。心性情欲四者,同出而异名也。”可为此处当作“而情挠之”之证。
或疑此作“人神好清而情挠之”,而下文作“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不言“情”而言“心”,似前后不相应。不知“澄其心”说的正是“情”字上事。明正一天师张宇初《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通义》(卷一)中说:“魔精、鬼妖,七情六欲也。人能遣欲澄心,少思寡欲,然后心静神清,精全气固。”可知“遣其欲”是遣六欲“而心自静”,“澄其心”是遣七情“而神自清”。
⑤【谓心未澄也】:南朝梁杨祜本、唐褚遂良本同。其余众本作“为心未澄”,无“也”字。《淮南子·诠言第十四》:“动而为之生,死而谓之穷。”《说苑·臣术》:“从命利君为之顺,从命病君为之谀,逆命利君谓之忠,逆命病君谓之乱。”可知“谓”“为”两字古通用,“为”读作“谓”。
⑥【真静应物,真常得性】:南朝梁杨祜本、王道渊注本同。白玉蟾分章正误、王元晖注本,正文作“真静应物”,双行小字注:“一本作真常应物。”唐褚遂良楷书等众本作“真常应物”。
唐吕洞宾《百字碑》:“真常须应物,应物要不迷。不迷性自住,性住气自回。”似可证此处当作“真常应物,真常得性”。但是仔细探究起来,《百字碑》“真常”是作“应物”的主语,前后文义绝无问题;而此处作“真常应物,真常得性”,两个“真常”叠用,有何必要?按照吕祖的说法,真常在应物之时,有迷与不迷之分;若应物有迷,则何能“真常得性”?此处“真静”两字是承上文“即是真静”而来,不作“应物”的主语,而是作状语,指真常在应物之时要保持真静的状态,这样才能做到“常应常静”,而后“应物不迷”而“性自住”,才是“真常得性”。可知此处作“真静应物”无可置疑。而作“真常应物”,恐是据吕祖之诗而更改。
⑦【谓化众生】:南朝梁杨祜本同。其余众本“谓”作“为”。
⑧【谓见妄心。既见妄心,即矜其身。既矜其身,即着万物】:唐褚遂良本同。南朝梁杨祜本等众本作“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惊其神。既惊其神,即着万物。”
“既有妄心,即惊其神”,与前文“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相应。但若“心扰”为“情扰”之误,则又不足为据。南朝梁杨祜本前文作“情挠”,又与此处不相应。
仔细体会前文:“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彼“心”“形”“物”三者,即是此“心”“身”“物”三个层次;一以“观”字统摄三句,一则分别作“见、矜、着”,稍有不同。《清静心经》此处作“道不能得者,为见有心。既见有心,则见有身。既见其身,则见万物”。表达虽不同,但亦分“心”“身”“物”三个层次,以“见”字贯穿到底,完全与“观”字相应。以此而论,作“心、身、物”三个层次,并无不当之处。宋曹文逸《灵源大道歌》中说“无心心即是真心”,可知“有心”之心即是“妄心”。“既矜其身,即着万物”,与“既见其身,即见万物”,用词虽有差异,其义实无不同。如此而论,宋刻碑本文字亦未必有误。但南朝梁杨祜本文字,版本最古,因此亦应该是最可信赖的,唯此一条与宋刻碑本不同,而与今本相同,最宜深究。
⑨【得吾道者】:南朝梁杨祜本同,赵孟頫小楷卷绢本作“得悟之者”,唐褚遂良书等众本作“得悟道者”。《清静心经》此处作“人常清静,则自得道”。
仔细探究起来,前文说:“真常之道,悟者自得”,接下来自然当是“自得道者”或“悟得道者”,不应当是“得悟道者,常清静矣”。《道德经》中说:“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庄子·在宥》中说:“得吾道者,上为皇而下为王。失吾道者,上见光而下为土。”《西升经》中亦有“行吾道”“善吾道”的说法,因此作“得吾道者”实无不妥之处。而“得悟道者”之“得”,应该不是“得道”之“得”,而是“能够”的意思。仔细体会上下文,此句的重点在“得道”,而不在“悟道”,因此作“得悟道”恐怕不太恰当。
■经文后三段跋文,南朝梁杨祜本无。
⑩【仙人葛玄】:唐褚遂良本、赵孟頫小楷卷绢本、石刻本等众本同。《道藏》本文作“仙人葛仙翁”,同语重复,误。
此条异文的最大差异,一在“持诵此经万遍”之后的效验,一在“持诵此经”当时的效验。前者难度极高,非常人所能为,而后者似是世俗人的心态。道经中屡言“万遍”,甚有深义。《太上元始天尊说北帝伏魔神咒妙经》:“每旦斋心,持念神咒满万遍,当可功成,所施即应。”《金光神咒》:“受持万遍,身有光明。三界侍卫,五帝司迎。”《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万遍道备,玄圣来临,过度三界,位登仙卿。”
此条异文或为迎合世俗者所改易,但亦非凭空臆造,如《太上洞玄灵宝天尊说罗天大醮上品妙经》就说:“默念此经一遍,感得诸天圣众拥护其人,然后玉符保命,金液炼形,形神俱妙,与道合真。”但要知“感得”与“即得”,一为人而一为己,发心既不同,效验自有异,不可混为一谈;是“玉符保命”而非“玉符保神”,亦迥然有别。
“玉符保神”之说,多见于丹经,如《丹法参同十九诀》:“三烹炼:玉符保神,金液炼形。”“玉符保神”喻指玉液还丹、明心见性之事。“玉符保命”,见于道书,“玉符”非喻言,真是一种刻画在玉上的符篆。《无上秘要》卷九十五:“招虚无以自灌,服玉符以升形。”《灵宝无量度人上经大法》卷十一:“玉符保命,五藏光冲。”《灵宝领教济度金书》卷二九七:“臣伏以玉符保命,固万气以齐仙。金液炼形,会百神而入妙。”“保命”与“保身”,其义并无实质上的差异,作“玉符保身”未尝不当。而此处作“玉符保神”,可能是为了与“形神俱妙”相对应。
此处“人”字实不必有,道书中此类表达多无“人”字。如《太上元始天尊说北帝伏魔神咒妙经》:“若家有此经,能招珍宝无价明珠。”《元始天尊说灵应药王救八十一难真经》:“家有此经,人口安宁。”《太上三元赐福赦罪解厄消灾延生保命妙经》:“家有此经,宅舍光明,灾难无侵。”
《康熙字典》:“瘴,《玉篇》疠也,《广韵》热病。”《说文》:“障,隔也。忓,极也。”段玉裁注:“极者,屋之高处。干者,犯也。忓者,以下犯上之意。”《玉篇》:“忓,扰也。”当以“灾瘴不忓”为正。
《春秋谷梁传·僖公十五年》:“故德厚者流光,德薄者流卑,是以贵始,德之本也。”《荀子·礼论》:“贵始,得之本也。”唐杨倞注:“得,当为德。”可知“德”“得”两字古通用。《洞玄灵宝定观经》中说:“若定中念想,多感众邪;妖精百魅,随心应见。”可知是以“念想”而得“感应”。“想感”,是单向的,是功满德就者的念想感动帝君。“相感”是双向的,是功满德就者与帝君相互感应。此处的着重点,在功满德就者的效验,应该是单向的,不太可能指双向之事,当以“想感”为正。
结 论
通过对《清静经》文本的校勘,可见古代的经书,时代越早的版本越是可靠,因为在传抄刻印过程中,难免会有讹脱衍倒等错误,或为后人所篡改。虽不妨径改“谓”作“为”、“忓”作“干”、“得”作“德”,意义不变,但有些真的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难怪版本学家叶德辉说:“书不校勘,不如不读!”(《藏书十约》)
本文仅局限于文本的校勘考订,或恐未必恰当,仅供参考,最主要的目的,是期望有更多的有心人去关注传世经典文本的校勘考订,从而更好地领悟经文所传达的奥理精义,而不致以讹传讹,自误误人。
(作者蒋门马为中华传统道家文化数据馆“白云深处人家”网站的创办者)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15053971836@139.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