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注音和注解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注音和注解
来源:道医学官网作者:张静依时间:2017-04-23 17:24:00 繁體中文版老君曰: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
太:过于,极,高,很,身份最高之意。古代也写作“泰”。“太上”,至高无上,为尊。老君,这里特指太上道祖。君,是尊号,道清德极,称为君。太上道祖,为众圣之祖,真神之宗。学术界认为,老子为太上老君,首先,这是学术界的一个说法,我们自己的确切说法,首先,称呼上,我们不能称呼为老子,而应尊称为太上道祖,我们都是太上弟子,是有信仰的,我们自己首先应该有一个起码的尊敬心和恭敬心,当我们提到太上道祖是,我们应规矩的一稽首。第二,我们说,我们道教最高的三清尊神,太上道祖是唯一历世应化,分身下降教化世人的。太上道祖有八十一化,而化身为老子留下五千言,也只是其中的一化。所以,我们不能说太上道祖就是老子。“常”,恒常。“清”为元,“静”为炁,“经”为法。我们学到修仙,都是凭借经戒而成圣成真,没有不凭借经典而成为圣人的,也没有不凭借元炁而成道的。《清静经》是四品经的首篇,在道教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在玄门弟子日常课诵修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一部非常重要的上乘经典。
太上道祖说:大道无形,道是至高无上的,在天地未生之前就已经存在了,在万物寂灭之后,依然存在,他先天地而不见其始,后天地而不见其终,《道德经》中说他“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怠。”生世间万物,他没有具体的形状,每一个事物都是他,每一个事物又都不是他,每一个事物中都有他。他“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杳杳冥冥,混混沌沌,其中有精,其中有物。”视之不得见,听之不得闻。因为他化生了阴阳(二),所以叫生育,阳为清,上升为天,阴为浊,下降为地。
大道无情:大道本身,并没有思想和感情,没有分别心,不会因为你的长相是否漂亮,是不是能干,有没有钱财,不会因为你个人所缺所需而有其它特殊对待,天道至公,他对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个众生,有形众生和无形众生都是一样的,不因为你的想当然而改变。所以,不管你如何,日月都东升西转,就是因为这种至公和没有分别。
大道无名:有两个含义,一个指你所看到的事物的表象,另外一个则是名利。道本身,这两个都没有,既是内在的,实际的,又是虚空的一种境界。长养,生长养育。万物,指世间万事万物。
这些,都是对道的一种不同角度的描述,既是道,又不是道,为了让后人认识他,理解他,接近他,给他勉强定一个名字,叫做“道”。
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天清地浊,天动地静。男清女浊,男动女静。降本流末,而生万物。
夫,语气助词,没有具体的字义。这一句,说明道的生化造化之机,有清有浊,有动有静,清中有浊,浊中有清,清而能浊,浊而能清,清、浊、动、静、天、地,万物,都是不断生生化化,降为生,流为成,本为始,末为终,本为体,末为用,本末两不相离。天地以太空为本,而生人畜万物;人畜以至善为本,而生周身百体。天不失本,则长久,人不失本,则可成仙。降,从高到低,从无极到太极,到两仪,到四象……我们在其中,如果随波逐流,便会生死流浪,应该接近道的本源,合于大道的清净无为。什么是清净无为呢,其实就是指人真正的zixing,既不是起心动念,也不是不起心不动念,其实我们凡人,经常都是以事碍理,那么有道的人,则是以理来明事,这就是凡人和有道之人的一个区别。
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清为浊的根源,动为静的基础,清浊可以相互转化,而动极则静,静极则生动,人们如果能够在“五浊”中,朔本追原,做到居尘而不染尘,常清常静,以清净的心态来对待周遭的人事物,同时真心清静了,自心与天地般宽广透彻,则天地万物都在自己心中了。同时,也是告诉我们一个清静的法门,常习清静,可以返本归真,与道合真。
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
一阴一阳方为人,人为阴阳相结,神,有两重,秉父母之性为元神,受天地之性为识神。元神从受胎以得,其生凝于无极,无知无识,却能主宰生身之造化,当人出生一瞬间,元神跟随下降到心,识神随着第一口气的吸入,而进入,就像投胎一样,与元神合而为一,共同居住在心房,然后开始以心为主,元神失位,识神开始当家作主,而识神偏好动作,非常爱显。识神经常干扰元神,因为不能清静,朝伤暮损,日渐亏衰。元神一衰,人就容易得病,最后无常。人的七情(喜怒哀惧爱恶欲)和六欲(色声香味触法),昼夜耗散,而元神耗散尽时,就无常了,这时候识神舍下色身离开了,所以,即便有百岁高寿,依旧是大梦一场,依旧有鬼卒押至地狱,按照这一生人所做的善恶进行赏罚。所以,我们要记住《北斗经》中告诫的:“人身难得,中土难生,假使得生,正法难遇。多迷真道,多入邪宗……”今天既然有机缘得遇正道,这是真真切切的福报深厚,千万不能再糊糊涂涂的混过这一生了。三毒,一指贪嗔痴,在六种根本烦恼中,这三种力量特别强,对人影响特别大,所以被称为“三毒”。另指住在玉枕、夹脊和尾闾的三尸神。
所以不能者,为心未澄,欲未遣也。能遣之者,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
者指代上文清静,不能得清静,是因为人的心思没有灭,七情六欲没有去。如果能够去掉七情六欲,转化为元精、元气、元神,按照经典仔细行持,渐渐转阴为阳,则仙道可成。能够把七情六欲排遣出去,瞑目内视,发现,虽然念头从心而发,但是连心都没有了,还怎么发杂念呢?那瞑目外视,虽然心生于各种有形,但是连形都没有了,心又怎么能生杂念呢?那远视天地日月星辰,山河万物都没有了,身又生于何处呢?
三者既悟,唯见於空。观空亦空,空无所空;所空既无,无无亦无;无无既无,湛然常寂;寂无所寂,欲岂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静。
能悟到心身物都没有了,那么天地之间就只剩下一件,还没有空,没有灭,就是空本身。包括自身的真空和身外的虚空。(写到这里,翻看手边的参考资料,发现了祖师爷留下的一句话,而这句话的意思,最先是我的恩师告诫我的,后来我又告诫我的诸多弟子,受益匪浅。祖师爷说:“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当然这句话有两重意思,一指无常说,一指观想境界说。身边总有很多人,把自身所带无形众生的缘分看得过重,而影响了正常的生活和修行,在此略微一提,真正皈依了自己的身神命的修行弟子,你们怕什么,顾虑什么,一心勤修正道便是。已是跑题。)《道德经》言:“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都说的要忘形守道。而世人却非常着意这个形,这个假身,饱酒肉,恋美衣,爱美色,一旦无常,永堕沉沦。
我们外不知其物,内不知其心,只有空还存在,当观见空也不存在时,当无也无了,当没有没有也没有了,所谓的没有这个空,粉碎虚空了,则湛湛然常寂了,常寂,为混沌的先天境界。此时不会产生各种欲求,欲求不生之时,自然三花聚顶,五炁朝元。
真常应物,真常得性;常应常静,常清静矣。
没有念头纷扰则为真,五德五元为常,真常者,良知也。应,感应,感而遂通为应,此感彼应为得,此为道法自然说,随缘应物,缘来以真常之心应之,不先物而强为之,缘去则不留,自随他去。寂然不动,万缘顿息,人心死,道心活。道心常活,则妄念不生,则常復先天……
如此清静,渐入真道;既入真道,名为得道,虽名得道,实无所得;为化众生,名为得道;能悟之者,可传圣道。
接上文言之——如此清净无为,可以返回先天,既返回先天,则渐渐得入真道。真道,为先天大道,生天生地,生人生万物之道,虽然可以以经载道,以师明道,虽然经过勤修,经过积功累德,可以三千功满,八百行圆,证得了所谓的大道,实无所得,一是指道本虚无,二是指人身通过命功的修炼,产生的各种玄妙变化,实际上为身中本来自有的,并没有得到什么。为了普度、教化众生,而勉强说得受了大道
,如果众生哪一个能够穷理尽性,勤修内外,便可以传授大道之天机理法。
老君曰:上士无争,下士好争;上德不德,下德执德。执著之者,不名道德。
太上道祖说:上士之心,即圣人之心:涵容深厚,保罗天地,浑然天理,和光混俗,自谦自卑,外圆内方,做事循乎天理,出言顺乎人心,何挣之有?下士虽然也好学,但学不到圣人之位,多有偏颇好胜之心,论是论非,所以说好争,上德为先天五德俱全,德行全备,不染后天,所以为上德,后天返回先天,也可以算上德。但是下德之士,太执着于后天五德(仁义礼智信),着为着相,不明道德究竟是什么,所以说不明道德也。修道,要明白一个阴阳消长之理和一个进退存亡之道。
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惊其神;既惊其神,即著万物;既著万物,即生贪求;即生贪求,即是烦恼。烦恼妄想,忧苦身心。
众生之所以不能够得真道,是因为有妄心。妄心是由酒色财气、名利恩爱所牵缠出来的。其不知酒色财气四堵墙,耗散三宝损寿元;名利恩爱如浮云过眼,人生百岁如在梦中游。既起了妄念之心,便会惊动元神。元神藏住在心中,心为诸神之主帅,人身之神,有六十四位,以应六十四卦,若元神不惊,则六十四位人神混合元神,则元神之光必大,其神必旺,神旺则性灵,此为大罗金仙之基。如果惊动了元神,便又会开始执著天上地下的万事万物,实际上,不过就是日月星辰,山川树木,酒色财气,人身的精血骨肉而已,而这些,哪一个都不是你强求而能得的。贪为好胜,求为苦心,如此便心烦意燥,嗔恨心起,思虑过重,忧苦身心。不得荣贵生烦恼,得了荣贵却又从荣贵中生出荣贵的烦恼。后天奉天时,延命术,为有为之术,要知道先天无为而为之道,不然难以成仙成圣。
便遭浊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静矣。
上面说的如果心烦意燥,嗔恨心起,思虑过重,贪心不了,便会受五浊之辱,人生一世,而不知生从何来,死从何去,沉溺于各种烦恼中。酒色财气为四大苦海,迷昧于此,连人身都难保,从何谈真道呢?!
真道者,为先天无极大道,为正身修身之道,能够穷究性命之理,勤修至道的人,自然能够得道,得悟道者,需积功累行,勤参苦修,修道守道,成道了道。常清静,是说道成德备,功圆果满,阳神冲举,三官保奏。
仙人葛翁曰:吾得真道,曾诵此经万遍。此经是天人所习,不传下士。吾昔受之于东华帝君,东华帝君受之于金阙帝君,金阙帝君受之于西王母。西王母皆口口相传,不记文字。吾今于世,书而录之。
仙人葛翁说:我得传真道,曾经诵读清静经万遍。清静经是脱离“凡趣”的上士才修习的,不传给下士,下士与前文“下士执德”的下士同指,此说清静经的重要性,讲明清静经的传承,句句为心法,择人而传,不广而宣之。而道以真慈大善济世利人,为了利济众生,才写成文字,记录下来,方便世人都能够得闻正道,勤而行之。
上士悟之,升为天官;中士修之,南宫列仙;下士得之,在世长年。游行三界,升入金门。
《道德经》中言: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亡若存;下士闻道,大笑之……上士得闻经法,二六时中刻刻提点自己,最终功圆行满,得证大道;中士不能实实保持道心,即便如此,若按经法行持,也能成为南宫众仙;不算精进的下士,得闻此经,明得要义,还可以使自己灭罪消遣,罪灭福生,而使自己人生得到护佑。游行三界,形容元神的逍遥境界,最终挣得大罗金仙。此是说,《清静经》的经功浩力不可思议,言其地位、价值和重要性。
左玄真人曰:学道之士,持诵此经,即得十天善神,拥护其神。
然后玉符保神,金液炼形。形神俱妙,与道合真。
真人左玄说:修道的人,参悟到这部经的经义,行持这不经典而不辍,可得到上圣高真的加持护佑,祖师言真修之人,诚心可格天心,三分的诚心,便有七分的加持,只要去积功累行,便会感动天地,与明师相遇,得修仙之真口诀,勤而行之,太阳练气,太阴练形,最终练就九转还丹,阳神冲举,丹书下召,与道合真。妙,玄妙,指聚则成形,散则成气,入水不溺,入火不焚的玄妙状态。
正一真人曰:人家有此经,悟解之者,灾障不干,众圣护门。神升上界,朝拜高真。功满德就,相感帝君。诵持不退,身腾紫云。
东汉时,祖天师张道陵被授为“三天法师正一真人”,人家,不是指的自己的住家,而是指的人自身,自身得闻,自心得悟,自然明白世事无常,人生百态,恍如大梦一场,扫净心尘,虽在尘而又不染尘,在凡而又不染俗犯,随缘应物,烦恼荡除,自然获得身心大自在,众生护门,一是指通过诚心得到上圣高真加持护佑,二是指的自身之神,都能各守其位,最终三花聚顶,五炁朝元。道心不减,勤勤行之,一定可以功行圆满,应诏飞升。
读《清净经》
清静经原文及译文
清静经,全称《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一卷;成书前皆为口口相传,不记文字,直至东汉年间,葛玄(164-244)笔录而成书;道教经典之一。以下我为你收集了清静经全文及译文,希望给你带来一些借鉴的作用。
一、全文:
老君曰: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天清地浊,天动地静。男清女浊,男动女静。降本流末,而生万物。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所以不能者,为心未澄,欲未遣也。能遣之者,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三者既悟,唯见於空;观空亦空,空无所空;所空既无,无无亦无;无无既无,湛然常寂;寂无所寂,欲岂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静。真常应物,真常得性;常应常静,常清静矣。如此清静,渐入真道;既入真道,名为得道,虽名得道,实无所得;为化众生,名为得道;能悟之者,可传圣道。
老君曰:上士无争,下士好争;上德不德,下德执德。执著之者,不名道德。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惊其神;既惊其神,即著万物;既著万物,即生贪求;即生贪求,即是烦恼。烦恼妄想,忧苦身心。但遭浊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静矣。
仙人葛翁曰:吾得真道,曾诵此经万遍。此经是天人所习,不传下士。吾昔受之于东华帝君,东华帝君受之于金阙帝君,金阙帝君受子于西王母。西王母皆口口相传,不记文字。吾今于世,书而录之。上士悟之,升为天官;中士修之,南宫列仙;下士得之,在世长年。游行三界,升入金门。
左玄真人曰:学道之士,持诵此经,即得十天善神,拥护其神。然后玉符保神,金液炼形。形神俱妙,与道合真。
正一真人曰:人家有此经,悟解之者,灾障不干,众圣护门。神升上界,朝拜高尊。功满德就,相感帝君。诵持不退,身腾紫云。
二、参考译文:
天与地之间,看起来,好像就是空的,本来就没什么形体可言;可是天与地间,虽然是没有形体,却能生出天地之间的一切有生命的动物及植物,与无生命的沙土、石头,及许许多多的物体。
? ? ?天与地的运转,本来就没有什么感情存在可言;虽然没有什么感情的存在,但是天与地之间,却好像是有感情的存在,才使它们不断的运转。
? ? ? 天与地的空间,它都不知道自己的名字,所以,本来就没什么名字可以去称呼它;可是虽然没有名字,但是它却能养育万物,滋润万物,使它们的生命能够继续成长。
? ? ? 这的确是一个很玄妙的问题,连我(老子)也不知道它的原因,所以也不知道要怎样去称呼它,那么干脆勉强给它取一个名字,叫做「道」吧!
? ? ? 这个「道」的确太玄妙了,包涵也太广阔了,为什么呢?因为这个「道」;有时候,有些地方是清清净净的;有时候,有些地方就显得非常污浊。有时候,有些地方就活动着;有时候,有些地方就静悄悄的。
? ? ? 像天空是一片清净的,大地就显得一片混浊。像天体的运转是属于流动之形,大地的本体是属于静止之物。
? ?男人是属于清阳之体,女人是属于浊阴之身。男人是表现外在的、活动的;女人就表现内在的、静止的。
? ? ? 因此,清阳之气是上升的,阴浊之气是下降的。如果万物清阳之气不能保守,那么万物的本来灵性便容易下降;万物本来的灵性如果下降,便失去了本性的主宰;万物如果失去了本性的主宰,便容易起了情欲之念,思想与行为便自然而然流于下体之末端;万物的思想与行为如果流于下体之末端,便有阴阳之交合;万物如果有了阴阳之交合,便自然而然生长出种种轮回之万物来。
? ? ? 清净是污浊的源头,如水源在上游是清净的,在下游就显得污浊。活动的事物只是清静的基础,如一切的建筑物,都是由活动而来的,这就表示出——活动的力量只是静止的基础,只有清静才是万物的根本之道。所以,人如果能够经常保持清清静静,一切天地万物,就全部归纳在人的本性之中了,这就是学道的根本,可是学道的根本,每个人都忽视了。
? ? ? 比如说,人的元神本来是喜好清静的,可是都被后天的识神给扰乱了。人的心性也是一样,本来也喜欢清静的,但是都被贪念的欲望牵引去了。因此,一个人如果能够遣除这些贪念的欲望,人的心性,自然就能够清静。
? ? ? 澄滤这个心性之后,我们的元神,自然能够清醒。这样的话,六种「眼、耳、鼻、舌、身、意」这些所接触的欲望,自然不会带来干扰,三种「贪妄心,愚痴心,嗔怨心」之毒素也自然而然消灭。
? ? ? 但是有些人就是做不到,这就是这个人的心性,还没有澄清的关系,所以尚有一些欲望还没遣除。如果人能够遣除这些欲望,达到清净的话,你去观察你自己的心,连你自己的心,都会感觉没有了。
? ? ? 你再往外看一切形体,这些形体也不是形体了。就是了望远处的物体,远处的物体,也不是什么物体了。这三种「心、形、物」都能了悟一切都是虚幻的话,心地就唯有一片空旷,毫无一物了。能够这样的话,看到虚无的天空也是虚幻的,连这个虚幻,都能看破以及看空的话;就是一切都没有了;既然知道一切都没有了,心性之中还有什么可以存在呢?本来都是一切假相而已。既然知道一切都是假相的,我们就要连这些假相都不要执着,连假相都不执着了,就是一片静止的状态。
? ? ? 心性的静止达到连想要静止的心,都没有的时候,欲望怎么能够生出来呢?能够达到贪念的欲望,完全不生出来的时候,就是达到真静的工夫了。心性达到真静的状态,然后去应用实行一切事物,自然就是自在自如了。
? ? ? 能够自在自如的人,就是能够守住真正——常清常静的人,能够守住真正常清常静的.人,也就是已经得到——明自本心,识自本性的人。
? ? ? 能够达到明自本心,识自本性的人,无论在纷扰的场所或是在清静的场所,他都能时时保持清静的心。
? ? ? 能够经常保持清静心的人,才是真正清静之人。
? ? ? 达到真正清静之人,就是已经渐渐迈入真正的大道了;既然迈入真正的大道,就是修道人所称的「得道」这个名词。〕虽名得道。实无所得。
? ? 〔可是虽然称为「得道」,实在是没有得到什么。但是为了度化天下迷昧的苍生,所以才举个「得道」的名称,作为他人修道已成的名词。现在我(老子)讲到这里,如果你们能够领悟的人,就可以普传这个至真至贵的圣贤大道了。〕
所以,吾(太上道祖)说:最上等有智慧的人,是没有争夺之心的,只有最下等没有智慧的人,才一天到晚产生贪妄的争夺心。最上等有道德的人,是不说自己有德行的,只有最下等有道德的人,才说自己有德行,因为他是一位顽固执迷的人呀!所以,一个顽固执迷的人,会常常说自己有德行,但是依我看来反而是一位不知道什么叫做道德的人。
? ? ?为什么众生不能迈入真正的大道呢?就是因为他常常有一颗虚幻的妄想心;既然有一颗虚幻的妄想心,就已经惊扰了他本身的元神了;既然已经惊扰到他本身的元神,他的元神就贪着一切有形的万物了;既然贪着一切有形的万物,就会产生一些不必要的贪求;既然心性中产生不必要的贪求,心灵中就有了邪思妄想的烦恼;既然心灵中有了邪思妄想的烦恼,就会带来忧愁的痛苦,既然带来了忧愁的痛苦,就会扰乱到自己的身心;扰乱自己的身心,自然就会犯下错误的行为;既然犯下错误的行为,就会污辱自己的灵性,既然污辱了自己的灵性;就要流浪在生死的轮回中,既然流浪在生死的轮回中,便要沉沦于茫茫苦海;既然沉沦于茫茫苦海,就要永远失去真正的大道了。
? ? ? 而真正长久的大道,是领悟的人,才能得到的呀!不是别人能够送给你的;所以,能够真正领悟大道的人,简单一句话来说,就是经常身心保持清静的人了!
直木感悟:
清净之心,是每一颗心都需要修炼的。
这本书是我的中医师父让研究的功课。
我首先进行了临摹,一边临摹一边自己揣摩意思,然后查询常规解释。
现在进行的步骤是对照研究《清静经集释》,结果是越读越厚,五百多字的一篇文章,充满各种疑惑。
但我不会放弃,继续努力。
常应常静,常清静矣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你在江上坐船,对于两岸,对于你自己来说,所以才会动中有静,举个例子,大地来说,你是运动
着的,你认为你是静止的,两岸是运动的,你在船上看到两岸的风景向后退去其实你问的是一个哲
学问题,并且他们认识到了运动的本质,世界一切事物都是运动的,古人很早就对这个问题进行思
考了,静只不过是动的一种特殊表现。
清静经,全称《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一卷;成书前皆为口口相传,不记文字,直至东汉年间,葛玄(164-244)笔录而成书;道教经典之一。经文大旨根据老子"清静无为"的理论推演而来,纯正理论学说,无神话色彩。经末附仙人葛翁、左玄真人、正一真人跋语。
《清静经》五百八十字左右。篇幅虽短,却是道士们日常诵习的重要功课之一。
编入《早坛功课经》之中。全真道士领受初真戒时,也必须诵习此经。因此,《清静经》在后来的道教中,被视为一部非常重要的上乘经典。
太上老君清静心经的《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成书考
目前,学术界对 《 清静经》的成书年代问题仍存有争议,归结起来约有成书于唐代说,以南怀瑾与受佛教影响的全真教高功高道为代表,此说影响较大;成书于唐玄宗以前说和成书于六朝说,观点众多。对这部重要道经而言,厘清其成书时间,无疑是一项有意义的工作。那么 《 清静经》到底成书于何时 呢?经考证后认 为,《 清静经》约为陶弘景至北周末年之间的作品,后文即对之详述 。
《 清静经》的版本与流传
为厘清 《 清静经》的成书问题,笔者先将目前所见资料中有关 《 清静经》版本及流传之材料,约略归述于下:
( 一) 《 清静经》白文本及各家注本。 (1 )
《 清静经》白文本,见 《 道藏》洞神部本文类。(2 )杜光庭 《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注》 ,为 《 道藏》所收 《 清静经》最早注本,见洞神部玉诀类。(3 )张君房 《 云笈七籖》卷1 7 ,收有 《 老君清净心经》 ,见 《 道藏》太玄部;此外, 《 道藏》太清部也收有 《 太上老君清静心经》 。 (4 )宋代王阶 《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妙经纂图解注》 ,见 《 道藏》洞神部玉诀类;另外, 《 藏外道书》第9册,第3 2 2-3 2 5页收有王阶 《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妙经纂图解注》去注存图本。(5 )金世宗时人侯善渊 ① 《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注》② ,见《 道藏》洞神部玉诀类。 (6 )金代刘通微 《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颂注》 ,见 《 道藏》洞神部赞颂类。(7 )元代李道纯 《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注》 ,见 《 道藏》洞神部玉诀类;又见于 《 道藏辑要》尾集一。(8 )元代无名氏 《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注》 ,见 《 道藏》洞神部玉诀类。 (9 )原题白玉蟾分章正误、王元晖注 《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注》 ,成书于元代 ③ ,见 《 道藏》洞神部玉诀类。《 道藏》洞神部玉诀类还收有 《 清静经注》1卷,含 《 大道渊源老氏圣纪》及图像数篇, 《 中华道藏》中丁培仁先生点校本认为其属白玉蟾分章正误、王元晖注本,而 《 道藏》误题为 《 清静经注》④ 。(1 0 )八洞仙祖合注 《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真经》 ,见 《 道藏辑要》尾集一。(1 1 )彭好古刊《 道言内外秘诀全书》所收 《 清静经》 ,见 《 藏外道书》第6册,第2 3页。(1 2 )水精子 《 太上老君清静经图注》 ,见 《 藏外道书》第 3 册,第7 1 5-7 4 4页。(1 3 )汶水居士注 《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真经元旨》 ,见 《 藏外道书》第 3 册,第7 4 5-7 6 6 页 。
( 二) 《 清静经》在唐代的注解与流传。据《 道藏》所收白玉蟾分章正误、王元晖注之 《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注》经后元代王大叙题识谓:“ 大叙尝获紫清白真人分章证误,司马子微解注之本,言 言 造 微,句 句 明 理,实 乃 修 真 之 指归……句曲山人王大叙谨识。 ”⑤ 司马子微即唐代高道司马承祯,武则天曾召其至京都,历经睿宗、玄宗朝,至7 3 5年告化,时8 9岁 ⑥ 。又据《 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3 3载:“ 李思慕,成纪人。与东楚董练师、白先生结烟霞之友。周游三湘名山,后访南岳五峰。虽师范不同,而各有指归。白既于石鼓上升,思慕入京师,高力士嫉吴筠而进之于明皇。答问称旨,后乞归山,上厚赐饯行。注 《 清静经》 ,行于世。后玄化于紫盖峰。惟董混迹于衡阳后洞,常以咒术治人病苦。有酬之者,惟酒一醉为妙。于是无醒时,醉卧衢路或溪谷,遇雨而衣不濡,凌严霜而皓如也。数年,巡门告人曰:各好将息。人皆讶之,亦于洞后尸解,如蝉蜕也。唐杜甫有忆昔行诗,末句云:更访衡阳董练师,南游早鼓潇湘柂。 ” ⑦此外还有杜光庭注本,于是可知, 《 清 静 经》在唐代流传颇广 。
( 三)《 清静经》在宋元的流传。《 金石萃编》卷 1 2 5 载北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 《 常清静等经碑》作 《 太上老君常清静经》 。南宋绍兴改定《 秘书省续编到四库阙书目》著录 《 清净心经》 1卷。南宋郑樵 《 通志略》艺文略第五,道家第二,载录其所见 《 清静经》注本有董朝奇注、吴中起注、周申注、孙膺注、刘本注,另有别解 1卷。南宋黄震 《 黄氏日抄》卷5 8云:“ 后世有伪为道书者,曰常清净经;有伪为佛书者,曰般若经。千变万化,皆不出反常一语。初非异事乃雷同语耳。言用兵而不能明其所以用兵,言修炼而不能明其所以修炼,言鬼神而不能明其所以鬼神,盖异端之士掇拾异说,而本无所定。见者岂此其所以为阴符欤?然则人生安用此书为也。唐永徽五年尝敕禇遂良写一百二十卷,不知果然否?近世大儒亦加品题则事之不可晓者。 ”从以上所列材料中,我们可以得出两点结论。首先,《 清静经》已经在唐代流传颇广,据司马承祯曾注 《 清静经》之说,那么极有可能在武则天朝就有 《 清静经》流传。其次,宋代以后《 清静经》流传不绝,显示其较大的影响力。
萧登福先生认为,从内容来看,所谓 《 心经》者,通常是指该经之精华而言,如佛教的 《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是 《 般若经》之精华,道教之《 高上玉皇心印经》是内丹修炼之精华,同理《 清净心经》也应是 《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妙经》的精华;既取其精华,所以 《 心经》通常较原经为短,然 《 清净心经》反而较 《 清静经》文字为多,不是取其精华,而是在阐释 《 清静经》的道理,所以 《 清净心经》应该是撰成在 《 清静经》之后,用以解释 《 清静经》者 。在学者们研究成果基础上,笔者持 《 清静经》较 《 清净心经》早出的看法,主要理由有二。其一, 《 清净心经》纠正了 《 清静经》的某些错谬。我们可就两经中相关经文进行比较,以进一步说明问题。 《 清静经》云:“ 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 ,这一表述将动视为静的基础,显然与下文 “ 主静”的意蕴不符,这一表述在无名氏注本、李道纯注本、王元晖注本、王阶注本中皆与之相同。 《 清净心经》则谓:“ 清者浊之源,静者动之基” ,即纠正了 《 清静经》的错误,在侯善渊本、刘通微本中都是如 《 清净心经》 “ 清者浊之源,静者动之基”的表达。这一方面说明《 清静经》本较 《 清净心经》本流传广,影响大;另一方面也说明 《 清净心经》 “ 清者浊之源,静者动之基”的表述是对 《 清静妙》“ 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的修改,属于较晚的版本。其二,《 清净心经》中有不少文句是在注解 《 清静经》经文。比如 《 清静经》云:“ 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天清地浊,天动地静,男清女浊,男动女静。 ” 《 清净心经》则云:“ 老君曰:夫道一清一浊,一静一动。清静为本,浊动为末;故阳清阴浊,阳动阴静,男清女浊,男动女静。 ”我们知道,阴阳是道教教义的重要概念,《 太平经》就有 “ 天下凡事,皆一阴一阳,乃能相生,乃能相养”, “ 阴阳相得,交而为合,与中和气三合,共养凡物”的说法,这些论述显然指出了男属阳、女属阴的观念。就 《 清静经》与 《 清净心经》这两段文字相比来看,后者显然更详细,指出清静为本,还从阴静阳动中推出男动女静。因此认为后者是为前一段文字作解,是大有可能的。又如, 《 清静经》谓:“ 虽名得道,实无所得,为化众生,名为得道。 ” 《 清净心经》则谓:“ 既常清静,及会其道,与真道会,名为得道。虽名得道,实无所得。既无所得,强名为得,为化众生,开放便道。老君曰:道所以能得者,其在自心。自心得道,道不使得;得是自得之道,不名为得,故言实无所得。 ”很明显, 《 清净心经》这段话是在 《 清静经》表述之上的展开 。
三、《 清静经》成书年代考证
经上文梳理和分析,基本可以确认 《 清静经》是早于 《 清净心经》的,在此基础上,我可以进一步考察 《 清静经》的成书时间。笔者赞同将 《 清静经》看作是六朝时期经典的观点,并通过考证后认为 《 清静经》约为陶弘景至北周末年之间的作品。笔者是从考析 《 清静经》本身以及旁证支持这两个方面去考察其成书问题的。
首先,从 《 清静经》本身来考察。李大华先生提出从 《 清静经》与 《 清净心经》的 “ 赞”与“ 偈”确认两经成书早晚的思路对笔者有很大启发。但是笔者在对 《 清静经》中 “ 赞”的研读中有不同的理解。“ 赞”中有云:“ 学道之士,持诵此经者,即得十天善神拥护其人,然后玉符保神,金液 炼 形,形 神 俱 妙,与 道 合 真。 ”这 里“ 玉符保神”实际上指出了神真授玉符以保护修道者身神的观念。如 《 云笈七籖》卷 9 “ 释太上神虎玉符”就说:“ 《 神虎玉符》太真九天父母所出。太真丈人以传东海小童、九天真王,九天真王以传太上道君,太上道君常所宝秘,藏于太陵灵都琼宫玉房之里,卫以巨兽,捍以毒龙,神虎七千备于玉阙也。神虎班其匠,金虎亘其真,智慧标其干,消魔演其源。微旨幽邃,妙趣难详。皆署天魔隐讳,或标百神内名。诵其章,千精骇动;咏其篇,万祅束形。以三天立正之始,传付太微天帝君,使威制六天,斩馘万神,摄山召海,束缚群灵。威魔灭试,回转五星。符在本经。 ”“ 金液炼形”则主要是说服食金液神丹以成仙,如 《 云笈七籖》卷4 3云:“ 二老因授青芝金液浆见,与以次存食芝而饮浆,青芝似莲华,浆似美酒耳。饮食都毕已,乃再拜帝君之前,言曰:今日清吉,帝君在庭,赐以神芝,金液玉浆,二老度籍,太一奉章,长生久视,寿命未央。 ”依照笔者对 《 清静经》中 “ 赞”的理解,其应该是反映了内丹道教兴起以前以神符保神及服食金液神丹而成仙的观念,并不具备隋唐道教内丹学初兴时的特征 。
其次,从旁证加以佐证 《 清静经》成书时间。学者们在考证 《 清静经》成书时往往忽略了将与之相类似的系列经典— — — 《 太上老君内观经》 、《 洞玄灵宝定观经》等结合起来考定其成书问题。张君房编撰 《 云笈七籖》时将 《 太上老君内观经》 、《 洞玄灵宝定观经》 、 《 老君清净心经》同收录于 “ 三洞经教部” ,第1 7卷,这并不是随意的编排,而是根据这三部经典的共同旨趣进行的归类。丁培仁先生也指出,《 太上老君内观经》基于 “ 教人修道即修心也,教人修心即修道也”和 “ 人能常清静其心,则道自来居”等观点,提出 “ 内观之道,静神定心,乱想不起,邪妄不侵,固身及物”的修炼方法,其内观顺序涉及心、身、物三者。 《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与之有关联,更具体提出 “ 能遣之者,内观于心,心无其心;外观于形,形无其形;远观于物,物无其物。三者既悟,唯见于空。观空以空,空无所空。所空既无,无无亦无。无无亦无,湛然常寂。寂无所寂,欲岂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静”的三观法。 《 太上老君内观经》与 《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 、 《 洞玄灵宝定观经》思想连署,特征相似,当属同时先后的作品,据思想分析,《 太上老君内观经》应在 《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之前成书。萧登福先生也认为 《 清静经》与 《 太上老君内观经》关系密切,但他将《 太上老君内观经》视为解释 《 清静经》的作品。综合以上说法,我们能够确认的是 《 清经》与 《 内观经》等经典有着密切的关系。也就是说,我们在考察 《 清静经》的成书时间时不能仅围绕着 《 清静经》本身来做文章,应该参考《 内观经》等的成书来作出推断。那么 《 内观经》成书于何时呢?笔者留意到,杜光庭在 《 清静经注》中引 《 内观经》之论,其注 “ 能遣之者,内观其心,心无其心”时谓:
人能断情,绝贪去欲,即无三业之罪。不以专志,修于内行,守于绛宫,自内观己心。心者,火也。故引 《 内观经》之言,心者,火也,南方太阳之精,主于火也。上应荧惑,下应心也。心为绛宫者,神也,妙用不测,变化无定,神明依泊,三叶如莲花。又云,制之则正,放之则狂,清静则生,浊躁则亡。明照八表,暗迷一方。故使学人可以观之者,心处于形内,不以形观心。既使形观,则为二义。形者舍也,心者主也,舍不能观主,故不可观也。可使神观心。神者炁之子,炁者神之母。但心意引炁,存神而观之,自然感应。何以知之?古德云:为使炁神,神之与心,炁之与道,不相远离。故圣人设法教人,修道即修心也,修心即修道也。心无所著,即无心可观;既无心可观,则无所用,无所修,即凝然合道。故心无其心,乃为清静之道矣。
杜光庭引 《 内观经》经文以注 《 清静经》 ,这说明当时 《 内观经》已经影响较广了。此外,我们注意到,杜光庭注解 《 清静经》时所引经典大都是魏晋南北朝时所出,比如 《 黄庭经》 、《 西升经》等,皆距杜光庭的时代较远,这就说明有可能 《 内观经》也是距其时代较远的作品。此外, 《 太上老君内观经》云:“ 道者,有而无形,无而有情,变化不测,通神群生,在人之身则为神明,所谓心也。所以教人修道,则修心也,教人修心,则修道也。道不可见,因生而明之;生不可常,用道以守之。若生亡则道废,道废则生亡,生道合一,则长生不死,羽化神仙。人不能长保者,以其不能内观于心故也。内观不遗,生道长存。 ”这一论述与 《 上清经秘诀》所录陶弘景 《 登真隐诀》佚文相似,即:“ 所论一理者,即是一切众生身中清净道性。道性者,不有不无,真性常在,所以通之为道,道者有而无形,形而有情,变化不测,通于群生,在人之身为神明,所以为心也,所以教人修心即修道也,教人修道即修心也。道不可见,因生以明之,生不可常,用道以守之,生亡则道废,合道则长生也。”
陶弘景生于刘宋孝建三年 (4 5 6 ) ,于梁武帝大同二年 (5 3 6 )卒。此外,这一论述还见于《 太上三十六部尊经》 ,即:“ 劝人修道,即以修心;教人修心,自可见道。道不可得见,因心以见;道不可得闻,因心以闻。夫闻见于道,皆因以心;心不可常,用道以守。若非以道守,随心闻见,则是入邪宗,永不解脱,永不闻法。 ”王卡先生认为,《 太上三十六部尊经》约成书于南北朝末,因为 《 无上秘要》卷 3 7 已经著录此经。《 续高僧传》卷 2《 释彦琮传》谓北周武帝( 宇文邕)平定北齐之后,自缵道书号 《 无上秘要》。北周武帝 (5 6 1 - 5 7 8年在位)于5 7 7年平定北齐。上文中所引各经所论与 《 内观经》相似之经文,可能是引自 《 内观经》 ,当然也可能是道士造作 《 内观经》时从他经所摘录。若属前一种情况,那么 《 内观经》的成书就不晚于陶弘景生卒年间,即4 5 6 - 5 3 6年;若属后一种情况,我们结合前文分析,则 《 内观经》成书不晚于北周 ( 5 5 7-5 8 1 )末年。综合以上考虑,我们就能够推断 《 内观经》成书时间约在 4 5 6-5 8 1 年间。而基于 《 内观经》与 《 清静经》的密切关系,我们亦可推得 《 清静经》约为陶弘景至北周末年之间的作品 。
《打坐歌》三丰祖师
张三丰《打坐歌》全文如下:初打坐,学参禅,这个消息在玄关。秘秘绵绵调呼吸,一阴一阳鼎内煎。性要悟,命要传,休将火候当等闲。闭目观心守本命,清净无为是根源。百日内,见应验,坎中一点往上翻。黄婆其间为媒灼,婴儿姹女两团圆。美不尽,对谁言,浑身上下气冲天。这个消息谁知道,哑子做梦不能言。急下手,采先天,灵药一点透三关。丹田直上泥丸顶,降下重楼大中元。水火既济真铅汞,若非戊己不成丹。心要死,命要坚,神光照耀遍三千。无影树下金鸡叫,半夜三更现红莲。冬至一阳来复始,霹雳一声震动天。龙又叫,虎又欢,仙乐齐鸣非等闲。恍恍惚惚存有无,无穷造化在其间。玄中妙,妙中玄,河车搬运过三关。天地交泰万物生,日饮甘露似蜜甜。仙是佛,佛是仙,一性圆明不二般。三教原来是一家,饥则吃饭困则眠。假烧香,拜参禅,岂知大道在目前!昏迷吃斋错过了,一失人身万劫难。愚迷妄想西天路,瞎汉夜走入深山。玄机妙,非等闲,漏泄天机罪如山。四正理,着意参,打破玄关妙通玄。子午卯酉不断夜,早拜明师结成丹。有人识得真铅汞,便是长生不老仙。行一日,一日坚,莫把修行眼下观。三年九载功成就,炼成一粒紫金丹。要问此歌何人作,清虚道人三丰仙。
张三丰祖师的《打坐歌》,是道家太极养生文化的名篇,在海内外广泛流传,可谓妇孺皆知。《打坐歌》解说阐释了道教丹道文化,其中的养生思想经典隽永,对于现代人仍然颇有益处,值得今人学习借鉴。“初打坐,学参禅,这个消息在玄关。”这里说的打坐,是一般丹书上面常常说的“打坐于明堂”的意思,也就是指的“参消息”、“参玄关”。“密密绵绵调呼吸,一阴一阳鼎内煎。”打坐的要领在于调呼吸,呼吸绵密深长匀细,阴阳方能调和。心神“松静”,呼吸才能自然深长,这也体现了放松、入静的重要性。《打坐歌》中说:“闭目观心守本命,清静无为是根源”。人应守住内心的本真,而不应守邪心、贪嗔痴怨,也不应放纵欲望,汲汲于声色利欲。用一颗本真的心去面对这个世界,我们的情怀可能开放,在自然之境中体悟大道,这就是“本命”的意义,守住本命的根源在于清静无为。“玄中妙,妙中玄,河车搬运过三关。”古时没有电力抽水泵,若要抽河水灌溉稻田,则须用人力脚踏水车,即是谓“河车”。神州大地,历来南水北调,将南方有余之天泽江河水,调济北方苦寒之地;修真却要北水南调,由下元精府在北,抽往神府居南,所谓“坎水逆流”。“三关”是指尾闾、夹脊、玉枕。过三关即意味着任督二脉的气血贯通。“行一日,一日坚,莫把修行眼下观。”养生也是一场修行,是悟道之旅,是健康之路,贵在长期坚持。人放松、清静一天很容易,但能一直守住内心的澄明就很难了。心志不坚,三分钟热度,是难以体会道家太极养生的奥义的。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15053971836@139.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