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国龙教授讲道德经第五十章
卢国龙教授讲《道德经》第五十章
来源:赤城宾馆微信作者:卢国龙时间:2016-08-17 09:42:28 繁體中文版原文: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注解:这章是《道德经》里最难弄的章节之一,所以历代注家的分歧很大,单一句“十有三”,就传下来两种完全不同的解读。一种是韩非子的《解老》、河上公的《道德经章句》等,认为“十有三”就是十加三,人体的上七窍下二窍加上四肢,刚好十三,是决定生死的关键。另一种解读以王弼的《老子注》为代表,认为“十有三”就是“十分有三分”,十分之三。一套深邃的哲学,却搞不定这么简单的数字,也算是文化上的奇观了。
既然看法相左,那么站在任何一方看过去,都会认为对方的解释说不通。如站在“十三”的角度看“十分之三”,三个“十有三”加起来等于十分之九,还剩十分之一呢?哪里去了?还有,“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是说求生的人占总人口的十分之三,找死的人也占总人口的十分之三吗?这叫什么话?所以十分之三的解释说不通。道教界的老前辈陈撄宁先生,写过一篇《﹤老子﹥第五十章研究》,就曾提出诸如此类的诘问。
而站在“十分之三”的立场上看,“十三”也有问题。如果说四肢九窍是人体与外界接触的器官,因此决定着生死,那么“人之生,动之死地十有三”又如何解释?是说四肢九窍动起来就会走向死亡吗?这好像是对的,可要是四肢九窍全都不动呢?不是直接就死掉了吗?可见“十三”也不通,说不过去。
历史上流传下来的这样两种解释,都不圆满,但我们也没有其他更好的解释框架,所以只能择一而从。两相比较,我倾向于选择“十分之三”,因为这种解释不那么生拗,而且整体上也更符合《道德经》的思想逻辑。
《道德经》的思想逻辑从“出生入死”开始。但“生”从哪里出?“死”又入到哪里去?《道德经》不耐烦详说,都省略简化了,需要我们自己予以补充。怎么补充?四肢九窍的说法是《道德经》本身所没有的,强行补进去,未免生拗,而按照《道德经》的叙述,万物出生入死,本来就有那么一道门户,也就是第六章所说的“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意指万物生生不息的化机。用“玄牝之门”的化机来补充“出生入死”,则所谓“出生入死”就很好理解了,意即从“玄牝之门”的化机中出来,呈现为特殊的个体生命,是“生”;重新进入“玄牝之门”,复归于化机,而特殊的个体生命消逝,是“死”。生与死是个体生命进出化机之门的两极标志,援用《庄子》的语言来表述,就是“方生方死”,一个个体生命出生了,相应的化机就死了;反之亦然。但这样的两极,只是生死转换的完成标志,并不是突然发生的,而是一个此消彼长、相互交替的过程。在现代,这个过程有一个标准的名称,叫“新陈代谢”,几乎对所有人来说都已经是一种常识了,无须赘述。值得强调的一点是,个体生命的生死,是自然化机的新陈代谢,正如体内细胞的生死是个体生命的新陈代谢一样。
按照这样的理解,则所谓“摄生”、“养生”云云,实际上就是要延长新陈代谢的过程,过程越长,生命就越长。如何延长呢?有些人为了健康长寿,摄入大量的营养品、保健品;又听说哪些山珍海味可以滋补,就千方百计弄上自己的餐桌;结果补成“三高”,又必须吃药打针动手术,自然的新陈代谢全都紊乱了,“富贵病”患者们就只好相互同情。看看近些年人们滋补出的毛病,再想想老子说过的话,“人之生,动之死地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好像老子对我们的时代做过望闻问切的考察,而且诊断奇准。
诊断是准了,那么处方呢?《道德经》的处方大概可以分两层来理解。一是保持“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的新陈代谢节奏,要与自然大化的化机维持等值交换,能还回去多少,就摄取多少,不要像现在的养生风潮那样,先是暴饮暴食,脑满肠肥,然后又去找地方“辟谷”,因为对自己的身体太在意,结果就弄出一轮又一轮的瞎折腾。二是“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要知道天地间万物,都有其合理的生存空间和生存方式,不侵入犀牛、老虎的地盘,不在犀牛、老虎饥饿时挑衅,尊重万物的生存空间和生存方式,也就规避了以战争为极致的冲突,规避了可能受到的伤害,安享天年。
按照“十分之三”的思路来解读,还剩下一个问题,即《道德经》没说的那十分之一到哪里去了?是怎么回事?这个问题古人已经绞尽脑汁想出来了,就不麻烦我们自己费尽功夫吧。北宋苏辙《老子解》说,“生死之道以十言之三者,各居其三矣。岂非生死之道九,而不生不死之道一而已矣?不生不死,则易所谓寂然不动者也。老子言其九,不言其一,使人自得之,以寄无思无为之妙也”。简单点说,剩下的那十分之一哪里都没去,她是一切生命与“玄牝之门”之间不可改变的联系。如果按照道教的教义来理解,也就是一切生命所秉受的“一点元阳”,是生命之所以会发生、会进入生死流程的原动力。个体生命尽管都是短暂的,但又都承载着这永恒的“一点元阳”,所以我们要意识到,我们从来就未曾离开过“玄牝之门”的化机,我们肉体和精神意志的独立,永远都只能是相对的。而追求绝对,很可能就是“动之死地”的开始。
附《诗译道德经》
(图文转载自赤城宾馆微信)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15053971836@139.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