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国龙教授讲道德经第五十九章

道医阁  2023-09-18 23:28:09

卢国龙教授讲道德经第五十九章

卢国龙教授讲《道德经》第五十九章

来源:赤城宾馆微信作者:卢国龙时间:2016-08-29 09:12:25 繁體中文版

原文:治民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蒂,长生久视之道。

注解:这一章的思想逻辑有些费解,“治民事天”应该还是政治话题,也就是个秉承天命治理民众的意思,最后怎么就说到“长生久视”上去了?难不成这就是黄帝神话的原本?在《史记·封禅书》的记载中,秦皇汉武时,燕齐方士们为了说服这两位大佬信神仙,就拿和他们身份相似的黄帝讲故事,如说祭灶神可以得到某种神秘的东西,拿这样东西点丹砂可以化成黄金,再用点成的黄金制作饮食器皿,就可以长寿,见到海上蓬莱仙岛的仙人,接着登泰山封禅,就长生不死了。黄帝就是这个样子滴。又说黄帝治天下多少多少年之后,开采首山的铜,在荆山下铸鼎。鼎铸成之后,有龙飞过来,垂下胡须迎接黄帝,飞到天上去了。从治国到长生,故事倒是完整的,可要追问其中有个什么逻辑,只怕就不好说了。

不过,道家倒是很坚持一个源远流长的中国观念,即认为一人之身兼具一国之象,这个观念不仅古老,而且流传极普遍,如眼口鼻被封为“五官”,身体的其他部属也被统称为“器官”,这些“官”像国家的官员要执行皇帝的政令一样,都有协助心神治理身体的职责。既然身体和国家的组织结构一样,那么修养身体与治理国家,自然就是同一个道理了,所以历史上的道家人物,往往喜欢拿修身的经验去讲治国的道理,讲得皇帝王公们很入巷,真的听懂了。从这个角度来理解《道德经》将“治民事天”与“长生久视”混在一起讲,似乎也就不奇怪,但仅限于道理相通,不要误以为搞政治就可以直接长寿。

既然修身和治国的道理相同,而修身易懂些,那就讲修身吧。拿这章来讲修身的体会,朱熹倒是很喜欢,给学生讲课都引以为例,我们就翻出朱熹的讲课记录,大家分享。

朱熹说,“俭德极好,凡事俭则鲜失。老子言治人事天莫若啬,夫惟啬,是谓早服,早服是谓重积德。被它说得曲尽。早服者,言能啬则不远而复,便在此也。重积德者,言先已有所积,复养以啬,是又加积之也。如修养者,此身未有所损失,而又加以啬养,是谓早服而重积。若待其己损而后养,则养之方是以补其所损,不得谓之重积矣。所以贵早服。早服者,早觉,未损而啬之也。如某此身已衰耗,如破屋相似,东扶西倒,虽欲修养,亦何能有益耶?今年得季通书,说近来深晓养生之理,尽得其法。只是城郭不完,无所施其功也。看来是如此”(《朱子语类》卷125)。这是段古汉语白话,毋须翻译,但可以归结起来并且更加直白地说,第一,修身养生要用吝啬的方法,吝啬什么呢?吝啬生命的根源——精气,这一点,精气充沛,青春冲动,看见所喜欢的人就流鼻血上火的年轻人最应该弄懂;第二,修身养生要趁早,青春年少本来就精足气满,如果能趁这时宝精养气,“早服”,那就为日后的身体积累成双重的德了;第三,到了精亏气虚的时节再讲修身养生,顶多也只能算作补亏损,培护本根是来不及了。

当然,这只是朱熹和他的朋友蔡元定(字季通)的经验,事情也不一定就那么绝对。通常的情况是,在“激情燃烧的岁月”里,谁能爱惜本根而不冲动呢?一切冲动都会自认为是正当的,是合乎“解放”逻辑的。及至发现本根因冲动而虚耗掉,原以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正当或正义性大厦,只剩下个“如破屋相似”,这时候要救残补缺,只怕就找不到某个公认的良方了。然而道教有一套理论,也有一套办法。理论就是将一甲子之后看做新生,新生的意思就是生生不息的本根摆脱了上一轮的躯壳,又经过更加炉火纯青的淬炼,所以毋须依赖容易引起冲动的后天精气,让永恒的“一点元阳”朗现出来,激发生命活力。这套办法,肯定比救残补缺更有效,而救残补缺很难,也很累,用文火显然不能解决问题,用武火甚至会引发更多的问题。所以道教修炼,不在救残补缺上瞎折腾,而主张“尸解”、“羽化”,就是像蝉蜕一样,从上一轮旧躯壳里钻出来,任由新翅膀带着新生命,凌空翱翔。

附《诗译道德经》

(图文转载自赤城宾馆微信)

重玄简介

重玄,道教义理概念,也称「又玄」,源自《道德经》第一章「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语句。「重」字意为再次、重复,「玄」字的本意则为幽暗、深远、玄妙。在道教学说中,「玄」又多被等同于「道」,用以表示宇宙万物之根源、本体。在重玄概念中,玄的意思则多为遣(否定)。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一部分道教学者基于《道德经》的上述语言形式,融合魏晋玄学和佛教义理的部分思想内容,形成了具有独特思维形式和思想内容的新的道家理论,是谓重玄学。持重玄思维形式来看待事情、讨论问题的道教学者,则多被称为「重玄学家」或「重玄学派」。「重玄学」的发展有过不同的阶段,其思想内容也不尽相同。但是,「重玄学派「的思维形式却大致是相同的,其根本特征即「玄之又玄」或「遣之又遣」,亦即今天通常所谓「否定之否定」,其所「遣」(否定)之对象为「执」(执著、偏执)。在重玄学家看来,人们以万物为「有」或「无」都犯了偏执之病,故需要以「非有非无」的中道来对治之,这种对执著的破除就属于「玄」(遣),又称「一玄」。但是,人们却不可停滞于此「玄」之上,而是还需要「遣之又遣」,继续以「重玄」或「又玄」来破除此「一玄」,这样就非但不滞于「滞」,而且也不滞于「不滞」,亦即所谓「二偏之病既除,一中之药还遣,唯药与病一时俱消」。更有一些「重玄学家」认为,如果能「玄之又玄」或「遣之又遣」,则人们就可以达到一种「境智双泯」、「能所都忘」(泯灭客观外界与主体心智的存在)的完全虚空的「重玄」境界,进而得道成仙。此外,「重玄」一词也可作为修炼术语使用,乃「大洞」修炼的较高阶段,如《大洞玉经疏要十二义》认为:以道而论,性命相合谓之「玄」,性初归命、混沌之基为「太玄」,性命双修、建其有极则为「重玄」。

卢国龙:《中国重玄学:理想与现实的殊途同归》(北京:人民中国出版社,1993)。 中国道教协会、苏州道教协会编:《道教大辞典》(北京:华夏出版社,1994)。

道德义渊(拟)简介

道藏综合索引 书名:道德义渊(拟) 编著:宋文明 卷数:二卷 正统道藏: 字号 涵芬楼本第册 新文丰本第册 三家本第册 道藏提要:编号 中华道藏:三洞真经三洞经教 第5册 ?道德义渊,南朝梁代道士宋文明撰。《三洞珠囊》引用此书。原书有上下二卷。《正统道藏》未收。敦煌抄本S1438、芥字97号,两件首尾均残缺,合计约存二百一十七行。抄本原无标题,大渊忍尔《敦煌道经图录编》据其内容拟定书名为《道教义》。卢国龙《中国重玄学》考证此本当即宋文明所撰《道德义渊》卷上。本书为南北朝道教重要理论著作。其体例与隋唐道书《玄门大义》、《道教义枢》类似。先开列出道教重要义理名目,然后引经据典,条分缕析,逐条疏解其旨义。原书篇章数已难详考,现残存部分有:第一为无为之义,第二浇淳之义,第三缺,第四自然道性义,第五积德福田义,第六功德因果义等。从思想内容看,本书大抵以老子《道德经》为立论之本,又吸收儒家及佛教思想,发挥重玄理趣。其道性自然,修道即修心,复归自然道性之说。对隋唐道教亦有影响。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15053971836@139.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推荐文章
易经系传别讲上传11章,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04)在线学习
2023-09-19
易经系传别讲上传11章,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04)在线学习
性命圭旨42.坐禅图修炼详解
2023-09-20
性命圭旨42.坐禅图修炼详解
怎样才能“气沉丹田,声贯于顶”
2023-09-16
怎样才能“气沉丹田,声贯于顶”
许真君宝诰(注解)
2023-09-18
许真君宝诰(注解)
易经系传别讲下传05章,憧憧往来,朋从尔思(11)在线学习
2023-09-19
易经系传别讲下传05章,憧憧往来,朋从尔思(11)在线学习
易经系传别讲上传08章,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17)在线学习
2023-09-19
易经系传别讲上传08章,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17)在线学习
梅花易数序入门详解
2023-09-20
梅花易数序入门详解
太平经的“天医”“神药”“天父地母”说
2023-09-18
太平经的“天医”“神药”“天父地母”说
道德经简读第八十一章
2023-09-19
道德经简读第八十一章
易经证释离卦详解
2023-09-19
易经证释离卦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