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老君作十四字养生诀释义

道医阁  2023-09-19 04:33:00

太上老君作十四字养生诀释义

太上老君作十四字养生诀释义

来源:《中国道教》作者:任法融时间:2012-07-15 20:13:44 繁體中文版

写在前面的话

古楼观说经台有标明‘太上老君作’的一幅石刻楹联:

玉炉烧炼延年药,正道行修益寿丹

由十四个冷僻字组成的这么一幅俨若天书的联语,曾使多少游人望之愕然,深以不得其解为憾。

结合自己的理解,对这幅楹联从字形、读炉音、字义诸方面,作了注解和说明。这个注释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这十四个字都是按照道教经义,依六书构字中的会意之法,创造出来的而具有特定含义的字。

比如玉字。因道家认为,精、气、神是人身的三宝,其珍贵如玉,因之,以玉取形,以‘玉’取声,赋予这个字的具体意义。

再如炉。道教认为人身的阴阳交会,可以修炼内丹。所以炉字的意义就是:人的本身就是宝贵的炼丹炉。

二、字义的引中及比喻。如益字,这个字以‘天’、‘水’、‘井’三部分组成,指人杂念俱消、形神归一的极静状态下,上腭会产生一种津液,因其从上腭而下,比喻为天井之水。又因为这是道家在修炼养真功夫上取得的初步成效,所以引申以‘益’字取声取义。

三、注意体现道家修炼功夫方面的条理和次序。如上联,玉炉烧炼延年药,是指:内炼筑基、得药三个方面及次序过程。而下联正道行修益寿丹则指:外行修德、以至见效丹成的次序与过程。

以上略举几倒,说明在注释过程中所采取的方法和依据。至于如何结合现代中医学、人体生理解剖学进行科学的阐述,摒弃其落后的还待进一步研究,这篇文章只能引导人们释疑解义,起到按图索骥,探本溯源的作用。

由于认识水平限制,谬氓之处在所难免,敬祈读者提出批评指正,以候来日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说经台石刻楹联释义

玉炉烧炼延年药,正道行修益寿丹

这幅联语刻在古楼观说经台老子祠大门的《道德经》碑石之侧。上联右上角标明‘太上老君作’。其中有七个字《康熙字典》中收有其余辞书都无从查考。但根据道士相传,上联读作‘玉炉烧炼延年药’,下联读作‘正道行修益寿丹”,属道家关于养生修炼的联语。兹按照字的构造,结合道家修养丹法,试作探讨释义如下:

字义:此字是珍贵之意。家有珍贝为宝,天有日、月、星三光为宝,人有精、气、神三品为宝。相传老君对修炼丹法,以及宇宙自然之道有所研究,故造作此字。会意身内有宝,珍贵如玉。常人因凡情萦扰,恣情纵欲,而不能常保。故《道德经》第七十五章中说:‘民之轻死,以其求生之厚’。意即为人生由于有分外贪求,造成烦恼妄想,不觉轻失珍宝,以致疾病天亡。故老君造此字教人固守三宝,恬淡世情,积精累气,以求长生。

字义:是冶炼的器具。道家的养生炼丹有两种:采外药(草、木、山石、银、砂),安炉立鼎,以柴薪烧炼者为外丹,而此字是指炼内丹而言。从字的构成应理解为:以人身固有的精、气、神,经过阴阳交会的作用,就可以炼就养生的真丹,即内丹。

道家《丹经·悟真篇》开头就写道:‘先把乾坤为鼎器,次搏乌兔药来烹’。人身如一小乾坤,既有炼丹的鼎器,也有炼丹的元素。身丹字反映了道家关于修养的基本方法。

字义:按张道忠注释:一、内、火。一者,坎也,为水也,内者,是身内有水、有火也。不烧柴薪,用自己身内水火,自烧炼去顽矿,要其靖正,丹砂烧炼自身心性,不能散失,得成大药,便得长生不老之术也。这个解释,与道家修炼丹法经义亦相符合。一者取其天一生水之意,比之时令,四季冬在尾,每逢冬至节到,寒冷至极,在天干为壬癸,在地支为亥子,在卦为坎,在四方为正北。按老君太极图意,阴极生阳,故曰’冬至一阳生’。四时运行,阴极生阳。水者万物之所伏生,喻人身亦有阴极生阳之理。所以每逢半夜子时,寝寐静极,真阳冲动,肾水沸腾,岂不是天一生水么?

火者在时令为夏,在四方为正南,在卦为离,在天干为丙丁,在地支为己午,在三光为日,在人身则为心神。故修炼家在天一生水,真阳冲动时,必须立即用心意(火)招摄使其不致泄漏。道家《丹经》提到:火逼金行者,实即心火下降,肾水上腾,阴阳交会成为烧炼、之意。

字义:此字由‘木’、‘石’、‘士’组成。按道家阴阳五行的说法,木能生火,所以木是火源,石系金属,金能生水,所以金是水源。道家《丹经》中说:‘木为火之元神,金为水之元精。土能簇五行’。

道家把物质中的金、术,水,火、土,喻人的肺、肝、肾、心、脾。金、木、水、火,在四季各有旺、相、休、囚的不同变化。只有土属中央,旺于四季。金、木、水、火皆依于土。所以说。土能生万物’。道家《丹经》又称土为‘土斧’、‘媒聘’、‘黄婆’,意思是用人的心意来招摄人身内的水火,使之归源,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元神、元精)。只有经过这样的提炼,真炁(气)才能正常运转。

字义:这个字由‘心’、‘命’两字组成。它含有延长寿命的意思。道家认为只有性(心)命双修才能延年益寿。所以《丹经》中说:‘只知修性不知命,这是修行第一病’。

修性就是修养心神,宁心静虑,使万念俱空,心旷神怡。修命指的是修炼精气,慎房事、戒淫欲,求得精满气足。又因为人的心神和精气有紧密的联系,如果心神不宁,精气必然耗损,损之又损,寿命定会短促。故此字的意思是教人平日清静神心,固守精气,这才是延长寿命的根本,亦即道家倡导的养生之道。

字义:此字是由‘千’、‘万’两字组成。隐含依法修炼能够达到长寿无极的意思。所以宋玉《高唐赋》有‘九窍通郁,精神察滞,延年益寿千万岁’之句。《宋书?乐志三》云:‘今日乐相乐,延年万岁期’。《庄子?在宥》载,广成子对轩辕黄帝讲养生之道时说:‘天地有官,阴阳有藏,慎守汝身,物将自壮,我守其一,以处其和,故我修身千二百岁矣,吾形未尝衰’。‘千万’意喻长久,人如能依照老君养生之法,久持不懈地修养,就能身强体健,延长寿命。

字义:此字由‘自’、‘家’,‘水’三字组成。这个药就是内丹的元素。道家经典《玉皇心印经》中说:上药三品,神与气、精。

自、家、水者,即人体内之精液,为三品上药之源泉,故道家《丹经?悟真篇》中又说:‘人人本有长生药,只是迷途枉自抛,甘露降时天地合,黄芽生处坎离交。’药人不分贤愚,自家皆具有,只是常人因房事不慎,淫欲过度,以致‘药’源枯竭,多痍寿夭。因此,修炼家把清心寡欲、筑基、炼精,作为养生最根本的功夫。

字义:张道忠注:‘一,止、主、月,正者真也,一并止为正,主者注也,注月为青,青者东方之色也,五方之首,四正之初也,人能行真正不染邪曲者为仙之本也。’张道忠的这个解释,意义还比较隐晦。按此字的组成及含意,与上联的玉字相对仗。上联的玉字是明示人知身内有精、气、神三宝,固守勿失,下联的正字,它是指人外行纯一,止于正大光明,不染邪曲,以此作为修德之本。所以它有道与德、内与外的对仗意义。

‘青’,在五行为木,木为青色,在四季为春,在四方为东,属万物生气一方。又春为一岁之首,草木应春而生,枝叶青葱,隐含人循道养生,就能生机旺盛,如草木逢春。

由此可见,晴字体现了修炼的不偏不邪,而且生意盎然的意义。

字义:此字由‘人’、‘道’、‘寸’组成。‘人’指人体。‘道’指宇宙万物运行的规律。‘寸’是小的长度单位,喻‘寸心’、‘方寸’,即个人的心。整个字含有道法自然之意,就是寸心不离常理,寸步不违天道。

上联的炉字喻阴阳交会之理,而傅字则是教人修炼时要顺乎人身阴阳之道,使人常处于无邪思、无妄为的清静状态。可是一般人都因世俗影响,心神躁动,胡思妄为,精神昏瞶不清,四肢忙于非为,气血循环不轨,阴阳失去调和,心神离开生理自然之道。故此字教人要清静心神,革除邪思妄为.循道而行,返朴归真。

字义:此字由‘人’、‘法’、‘心’组成。‘人’还是指人体。‘法’是师法的意思。‘心’指人的心性而言。道家《清静经》云:‘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人心本来是清静的,然而不能保持者,是因私欲章绕。此字是教人降心止念,宁心澄虑,取法自然清静之意。修养家把此意称之为还‘本来面目’。又《阴符经》云:‘心生于物,死于物’。《定观经》云:’唯灭动心。不灭照心,但凝空心,不凝住心,有事无事,常若无心,处静处喧,其志为一’。《大洞经》云:‘静之为性,心在其中矣,动之为心,性在其中矣,心生性灭,心灭性现,如空无象,湛然圆满’。《道德经》第十九章云:‘见素抱少私寡欲’。以上讲的都是绝去私欲,养我常清之心。

字义:此字由‘至’、‘成’两字合成。‘至’是达到的意思,‘成’是成功的意思。整个字喻有坚持不懈的意志和决心。以上各字已说明人身精、气、神的珍贵,阴阳交会的至理,心、肾,即水、火的妙用。如能遵循自然之道,久持不懈,诚心修炼,就一定能够成功。故道教《玉皇心印经》说:‘回风混合,百日功灵’。其意就是收视返听,经百日即可见修炼之效。

字义:此字由‘水’、‘天’、‘井’、组成。张道忠注:‘益者添也,满也,是天井中有水也。长满不缺为湃也。这是指人口中津液如天井之水,故人口中有水即活,七日口中无水即死,若人能津液常嚥之,可得虚其心,实其腹,便是长生之根本也’。此解释基本符合老君修炼之法。所谓‘天’、‘井’、‘水’者,是指人用功到虚极静笃时,阴阳交会,心平气和,只觉口内上腭有分外香甜的津液,自然由上降下,滋润百骸。故《道德经》云:‘天地相合,以降甘露’。吕洞宾《百字碑》中说:’白云潮顶上,甘露洒须弥’。讲的都是这个道理。

寿

字义:此字由‘在’、‘八’、’内’三字组成。”人”指道家的所谓真身(修养家称内产婴儿)。‘内’是指人身内的精,气、神就凝聚成一种结晶物。放道教《丹经?参同契》说金丹长成以后的形态是。类如鸡子,黑白相扶,纵广一寸,以为始初,四肢五脏,筋骨乃俱,弥历十月,脱出其胞,骨弱可卷,肉滑若饴’。因它类若鸡子,所以便叫丹,又因为它长成以后,和婴儿一样,所以又叫做。婴儿’。但这时的丹在人身内,还没有成熟,似妇妊娠,尚未分娩,所以是‘在’‘人’‘内’即倩字。如果人身内成就此丹,便可长寿在望。

字义:此字由‘九’、‘真’组成。‘九’喻炼功长久,‘真’是真实之意。此字古字汇中虽无从考据,但含义并不怪异,如泡制中药就有‘九蒸九晒’之说。这和修炼家所说修炼功成时,‘九转成丹’,大意相同。所以道教《丹经》中说‘三千功满’。所谓‘三千’就是三千天,将近九年。这里的‘九’,不能理解为绝对的九次或九年,确切地说,‘九’就是‘久’的谐音,隐喻长久不断修炼。比如炼金,次数愈多,纯度愈高。‘炼丹’也必须是久修久炼,真丹才能炼就。

玉炉烧炼延年药,正道行修益寿丹

前面我们对联语的十四个字分别作了阐释,现在再把十四个字分为上、下两联,总括起来说说全联所包含的意义。

人们知道,道家的养生修炼,是为了清心寡欲,凝神静虑,保持血气调和,从而达到防病祛病,使生命延长到应有极度,避免夭寿的目的。道家把养生修炼叫做‘炼丹’。丹有内外之分。简言之,内丹就是自身的修炼,外丹就是经过提炼的药物,服之可以保健。但最根本最重要的是自身的修炼。用科学的语言说,自身的修炼是延年益寿的内因,是根据;服用保健药物是延年益寿的外因,是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故道家把自身的修炼放在养生的第一位。

这幅联语概括了道家养生进行自身修炼的基本内容。上联:‘玉炉烧炼延年药’,意思就是,‘延年药’这个对于人来说最宝贵的东西,不须外求,自身就有原料,就有最好韵冶炼炉,可以烧炼出来。意义既深刻又易懂,一语道破了道家修炼的奥秘。下联:‘正道行修益寿丹’。‘益寿丹’与上联的‘延年药’意思基本相同。‘道’是方法,也可作‘规律’解。 ‘正’是区别词,与。邪’对立。‘正道’就是正常的方法或固有的规律。“行修’含有下苦功夫修炼的意思。这一联的意义,就是按正常的方法下苦功夫修炼,就能炼就益寿的真丹来。这里还须指出,上联的‘烧炼’、下联的‘行修’是这幅联语的关键所在,必须理解其重要意义。养生的道理纵有千条万条,但炼功深浅程度全在自己,因之取得的结果也是各不相同的。

请神人介绍内功怎么练!!!

Practice the simplest safest, and already more than 1000 years!!!

去病延寿六字诀:凡行气,以鼻吸气,吐气时以口默念各字音无声或微声。(收录于《道藏》!!!智恺《小止观》陶弘景《养性延命录》冷谦(150岁)《修龄要旨》高濂《遵生八笺》)

春炼嘘属肝,肝连目(用力睁大双目)

夏炼呵属心,主舌(反复两手放头顶交叉)

秋炼呬属肺,主鼻(双手向上托起)

冬炼吹属肾,主耳(治寒症,两腿下蹲双手抱膝)

四季炼呼属脾,主中宫(治热症,撮口)

四季炼嘻属三焦(躺卧)

唐-孙思邈《修真十书》

孙思邈(541或581~682)西魏时代出生,卒于682年,是个百岁老人孙思邈的年龄现今有六种说法:最小的101岁,第二种说法是120岁,第三种说法是131岁,第四种说法是141岁,第五种说法是165岁,甚至还有168岁的说法。为唐代著名医药学家。被人称为“药王”,许多华人奉之为医神。/view/22427.htm

春嘘明目木扶肝

夏至呵心火自阑

秋呬定致金肺润

肾吹唯要坎中安

三焦嘻却除烦热

四季常呼脾化餐

切忌出声闻口耳

其功尤胜保神丹

六字诀养生法,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种养生方法,为吐纳法。它的最大特点是:强化人体内部的组织机能,通过呼吸导引,充分诱发和调动脏腑的潜在能力来抵抗疾病的侵袭,防止随着人的年龄的增长而出现的过早衰老。
历代文献对此有不少论述,秦汉的《吕氏春秋》中就有关于用导引呼吸治病的论述。《庄子·刻意》篇中说:“吹 呴呼吸,吐故纳新,熊径鸟伸,为寿而已矣。”在西汉时期《王褒传》一书中,也有“呵嘘呼吸如矫松”的记载。南北朝时代陶弘景发明长息法。他在《养性延命录》一书中说:“凡行气,以鼻纳气,以口吐气,微而行之名曰长息。纳气有一,吐气有六。纳气一者谓吸也,吐气六者谓吹、呼、嘻、呵、嘘、呬,皆为长息吐气之法。时寒可吹,时温可呼, 委曲治病,吹以去风,呼以去热,嘻以去烦,呵以下气,嘘以散滞,呬以解极”。隋代天台高僧智顗大法师,在他所著的《修习止观坐禅法要》一书中,也提出了六字诀治病方法。他谈到:但观心想,用六种气治病者,即是观能治病。何谓六种气,一吹、二呼、三嘻、四呵、五嘘 、六呬。此六种息皆于唇口中,想心方便,转侧而坐,绵微而用。颂日:心配属呵肾属吹,脾呼肺呬圣皆知,肝脏热来嘘字治,三焦壅处但言嘻。传至唐代名医孙思邈,按五行相生之顺序,配合四时之季节,编写了卫生歌,奠定了六字诀治病之基础。

歌云:
春嘘明目夏呵心,秋呬冬吹肺肾宁。
四季常呼脾化食,三焦嘻出热难停。
发宜常梳气宜敛,卤宜数叩津宜咽。
子欲不死修昆仑,双手摩擦常在面。

明代《正统道藏洞神部》,引用了太上老君养生法,说得更为具体。书中说:呬字,呬主肺,肺连五脏,受风即鼻塞,有疾作呬吐纳治之。呵字,呵主心,心连舌,心热舌干,有疾作呵吐纳治之。呼字,呼主脾,脾连唇,脾火热即唇焦,有疾作呼吐纳治之。嘘字,嘘主肝,肝连目,论云肝火盛则目赤,有疾作嘘吐纳治之。嘻字,嘻主三焦,有疾作嘻吐纳治之。

明代太医院的龚廷贤在他著的《寿世保元》中,也谈到六字诀治病。书中说:“不炼金丹,且吞玉液,呼出脏腑之毒,吸入天地之清。”又说:“五脏六腑之气,因五味熏 灼不知,又六欲七情,积久生病,内伤脏腑,外攻九窍,以致百骸受病,轻则痼癖,甚则盲废,又重则伤亡,故太上悯之,以六字诀治五脏六腑之病。其法以呼字而自泻去脏腑之毒气,以吸气而自采天地之清气补气。当日小验,旬日大验,年后百病不生,延年益寿。卫生之宝,非人勿传。呼有六曰:呵、呼、呬、嘻、嘘、吹也,吸则一而已。呼有六者,以呵“字治心气,以呼字治脾气,以呬字治肺气,以嘘宇治吁气,以吹字治肾气,以嘻字治胆气。此六字诀,分主五脏六腑也。

汉代“六字诀”三法详解
2008-09-05 17:29:00中国健身气功协会
“六字诀”属于吐纳类功法,是中国传统气功经典性功法之一,主要用于养生康复。基本法则是鼻吸口呼,在呼气时默念嘘(xu)、呵(he或ke)、呼(hu)、呬(xi)、吹(chui或fu)、嘻(xi)六字,以对治肝、心、脾、肺、肾、三焦和胆系的疾病,故通称“六字诀”或“六气法”。此法来源甚古,因其治病效果显著,故历代养生名家多重视之,至今仍盛行不衰。

这里所载三法皆出于汉代,是“六字诀”的早期文献,从中可见“六字诀”之原本。为省烦累,不列原文,不加注释,而是直接用现代汉语译出。有关学术问题和实践问题,均在“解说”中以明之。

一、六气法

纳气有一,即吸气。吐气有六,即吹、呵、嘻、呼、嘘、四,皆是呼气。平时人的呼吸都是用鼻一呼一吸,呼吸均匀,但六气法就要用鼻微微吸气,用口慢慢呼气,这叫做“长息”。它的方法和作用是:

时寒可默念“吹”字呼气,时温可默念“呼”字呼气。用“吹”字呼气能去寒;用“呼”字呼气能去热;用“嘻”字呼气能去病,又能去风;用“呵”字呼气能去烦躁,又能使气下行;用“嘘”字呼气能消散淤滞,用“四”字呼气能解除疲困。所以老子说:“从早到晚,经常练习不懈,就能健康长寿。”

解说:

本条出自《太清金液神丹经?注序》,又见《养性延命录》、《神仙绝谷食气经》、《服气杂法秘要口诀》等。

六气法,又称“六气诀”、“六字诀”,属于行气、服气的吐纳治病健身之法,起源甚早。《老子》二十九章有“或嘘或吹”之说,河上公注:“嘘,温也。吹,寒也。”《庄子?刻意》有“吹四呼吸,吐故纳新”之说,“四”即张口嘘气。老庄之说虽不足以证明春秋战国时就有“六气法”,但从西汉河上公注中已见有与《太清金液神丹经?注序》的相同内容,这至少可以肯定在西汉时就有“六气法”的萌芽。《太清金液神丹经?注序》是东汉五斗米道创始人张道陵的弟子赵升、王长所撰,其书为晋代葛洪整理。由此可以肯定:“六气法”在东汉时就已流行,并受到了著名养生家的重视。今之学者在提到“六气法”时皆肯定它的作用,这是对的,但把其起源说得过晚则有失恰当。

二、吐纳六字诀

四字:四主治肺,肺连五脏。受风即鼻塞有病,就用四字吐纳治之。

呵字:呵主治心,心连舌和五脏。心热舌干有病,就用呵字吐纳治之。

呼字:呼主治脾,脾连唇。论云:“脾温热,即唇焦。”有此病状,当用呼字吐纳治之。

嘘字:嘘主治肝,肝连目。论云:“肝气过剩,眼就发红。”有此病状,当用嘘字吐纳治之。

吹字:吹主治肾,肾连耳。论云:“肾气虚,耳就聋。”有此病状,当用吹字吐纳治之。

嘻字:嘻主治三焦。三焦有病,当用嘻字吐纳治之。

解说:

本诀出自《太上老君养生诀?服气吐纳六字第二》,该书题“华佗授广陵吴普”。如此,则本诀于东汉时已有之,但比前《太清金液神丹经?注序》所载为晚。前者只说去寒、去热、去病等,较笼统。本诀则明确地说对治五脏、三焦,已与后世乃至现在的“六字诀”完全一致,但对于“吐纳”之说未详。兹略释于下:

吐纳,即“吐故纳新”补泻之法。纳,即吸气,缓缓地用鼻吸入清新之气,为补;吐,即呼气,缓缓地用口呼出病浊之气,同时有针对性地默念六字之一,为泻。其吐纳的操作,可参考“闭气六字诀”。

三、闭气六字诀

夜半后至中午是生气之时,可以练功;其余时间是死气时,不可以练功。练功首先要调气、服气。气调适之后,须床铺厚软,枕头高低与身取平,仰卧,两脚舒展,两手握固,离身四五寸。然后微微用鼻吸引太阳气,气从鼻进入后,再用意念送此气通遍身体,随即闭气。闭气到不能再闭时,即细细地从口中呼出,不要让耳听到吐气之声。如果患上寒热、瘴气、脚肿等病,不论什么时节,都可以调治。如果当日调治不好,明日再进行调治,不过三两日必定会调治好。如果患心病冷病,就用“呼”字吐气;热,就用“吹”字吐气。如果肺有病,就用“四”字吐气。吐纳次数:半夜后二十四次,鸡鸣时十八次,天亮时十二次,日出后十二次,次数多更好。要练此功,还需先做一些导引按摩,以有助于去掉疾病。

去五脏病的疗法:

心病,体有冷热。疗法:用“呼”、“吹”二气去之。“呼”去冷,“吹”去热。

肺病,胸背胀满,四肢烦闷。疗法:用“呵”气去之。

肝病,忧愁不乐,头眼疼痛。疗法:用“嘘”气去之。

脾病,体上游风习习,情闷疼痛。疗法:用“嘻”气去之。

肾病,体冷而阴衰。疗法:用“四”气去之。

某脏有病,每次行功皆须做三十六遍。如果感到疾病未除,还需要左右导引按摩。

解说:

握固,气功掌诀。即以四指握大拇指,如婴儿握拳之状,具有“闭关防”、“固真气”和防止“惊功”的作用。

闭气,古代气功的重要方法之一。即吸足一口气后暂时停止呼吸,直到憋不住时再缓缓呼气,然后把呼吸调匀,再反复为之。

本条出自《太上老君养生诀?服气吐纳六字第二》,是东汉时期与“吐纳六字诀”并行的另一种“六字诀”,主要特点是吸气后“闭气”,可分两部分:

一是讲治疗一些杂病之法。对行功的要求,如体势及吐纳之法等论说甚细,并明确了行功的最低次数。

二是讲治疗五脏病之法。此与一般的诀法不完全一致。如心病,通常用“呵”字,此则用“呼”、“吹”二字,这是从“去冷”、“去热”上说的,与前“六字诀”之说相同。又如肺病用“呵”、脾病用“嘻”,亦与前“吐纳六字诀”及一般说法相抵牾,然而与前“六气诀”之说相联系,亦与具体疾病和辩证论治理论有关,是为古人实践经验,不可视为传抄之误。

此两者皆要求结合导引按摩,以加强功效。现在社会上流行的导引按摩之法甚多,可根据自身治疗的需要,选用适宜者。

若人卒得疾,及痈瘇、恶气、飞尸、百毒、恶梦之属,便闭气诵甲午至戊戌止,留气在上斗中。上斗中者,在两乳间也。闭气暗诵甲午至戊戌十遍,然后吐气,又诵甲子至戊辰止,留气在下斗中。下斗中气暗诵甲午至戊戌十遍,然后吐气,又诵甲子至戊辰止,留气在下斗中。下斗中者,脐中也。亦暗诵十遍,然后吐气,以治建八尺之质,含万有之躯。外有四支、九窍,内有五脏、六腑,各有神主,精禀金火,气谐水木五脏者,是五神之府,含生之器。神欲安,气欲宽,导养之妙。

火则躁而礼,金则勇而义。躁与勇,义与礼,阴阳之数也。长阴则杀,长阳则生,生杀之数也。故抑躁行礼义则生,长勇罢礼义则死。外行礼义,内安脾胆,导养之秘也。以忠孝为先,不识其原,伤生之道。然知其本灵秘之术,若能安其神,炼其形,摄生得气,归正背伪,出其恍惚,入其玄妙,辨补写之理,诞延育之方,可升仙矣。子龟镜焉,道在其中也。黄帝敬受灵诀,专精行之,未逾一纪而神猷先鉴,行气使心,精步逾玄,含灵契理,入水不溺,入火不焚,气运于内,神应于外,岂非至真哉!谨具五脏玉轴图于后。

肺脏图

治肺当用呬。呬为泻,吸为补。夫肺者,兑之气,金之精,其色白,其象如悬磬,其神如白狩。肺主魄,魄化为玉童,长七寸,持仗往来于肺脏。其神多怒者,盖发于肺脏也。欲安其魄而存其形者,则当收思敛欲,含仁育义,不怒其怒,不声其声,息其生则含乎太和。肺合于大肠,上主于鼻。故人之肺有风则鼻塞也。色枯者,肺干也。人鼻痒者,肺有虫也。人之多怖者,魄离于肺也。人之体生白点者,肺微也。人之多声者,肺强也。人之不耐寒者,肺劳也。好食辛者,肺不足也。颜色鲜白者,肺无他恶也。人大肠鸣者,肺气壅也。夫肺主商,肺有疾当用呬。呬,肺之气也。其气义,则瘳疾,义以安神。人有怨怒填塞胸臆者,则呬而泄之,盖自然之理也。向若不呬,必致伤败。获呬而获生乎!故病用呬耳。夫人无苦,用呬者不祥也。夫肺处七宫惊门,主信,使人方正平直,习武先忠,则魄安形全也。且肺者,秋之用事。秋三月,天地气明,肃杀万物,雀卧鸡起,用安至精,公施抑怒改息,两相形长,秋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常以七月、八月、九月望旭旦,西面平坐,鸣天鼓七,饮玉浆三,然后瞑目,吸兑宫白气,入口吞之,以补呬之损。肺以正白之用,以致玉童饯,则神安思强,气全兆体,百邪不能殃之,兵刃不能害之,延年益寿,名飞仙耳。盖所谓补写神气,安息灵魄之所致哉。

心脏图

治心当用呵。呵为写,吸为补。夫心者,离之气,火之精,其色赤,其象如莲花,其神如朱雀。心主神,化为玉女,身长八寸,持玉英,出入于心府也。其神躁而无准,人之暴急者,盖发于心脏也。欲安其神而全其形者,则全忠履孝,辅义安仁,止其风,静其急,自其炽,澄其神,而全其形,则合中和也。心合乎小肠,主其血脉,上于舌。人之血壅者,心惊也。舌不知味者,心亏也。上智者,心有七孔,中智五孔,下智三孔,明达者,心有二孔,寻常者有一孔,愚痴者无孔也。多忘者,心神离也。好食苦者,心不足也。多悲者,心伤也。重应者,心乱也。面青黑者,心冰也。容色赤者,心无他恶也。夫心主徵,心有疾当用呵。呵者,心气也。理其气体,呵能静其心而和其神,所以人之心乱者则多呵,盖天全之候也,人皆为而不知哉!向若不呵,当致愤怒者也。故心疾用呵,除邪气也。夫心处九宫惊门,主智,使人乐善好施,恭孝以修仁,则心和而形全也。且夫心者,夏之用事也,天地气交,万物华结,亥寝丑起,无厌于养。英成实长,夏之德也,逆之则伤心。常以四月、五月、六月弦朔清旦,南面端坐,叩金梁九,漱玄泉三,静思想,吸离宫之赤气,入口三吞之,以补呵之损,植其灵府,开心穴,饵离火,濯玉女,神平体安,众殃不害,金火不能伤,治神之灵也。

肝脏图

治肝当用嘘。嘘为泻,吸为补。夫肝者,震之气,水之精,其色青,其象如悬匏。肝主魂,其神如龙,化为二玉女、玉童,一青衣,一黄衣,各长七寸;一负龙,一持玉浆,出入于肝脏也。其神好仁,人之行惠者,盖发于肝也。欲安其魂而延其龄者,则当泽被刍棘,恩覃庶类,而后全其生,则合乎太清者也。肝合于胆,上主于目。肝盛则目赤。又主于筋,肝亏则筋急。皮枯者,肝热也。肌肉黑黯者,肝风也。好食醋味者,肝不足也。色青者,肝盛也。手足汗者,肝无他恶也。毛发枯者,肝伤也。夫肝主角,故肝有疾者,当用嘘。嘘者,肝之气也。其气仁也,故除毁痛。人之有伤痛者,则嘘之以止痛,皆自然之验也,岂不以为灵哉?此之至理也,通玄之道。且肝之主春,春之用事。春三月,天地气生万物,花叶繁茂,人及刍萌,顺阳之道也,逆之伤肝也。伤之则毛骨不荣也。常以正月、二月、三月寅时东向平坐,叩齿三通,闭气七息,吸震宫之青气三吞之,补嘘之损,以享青帝之祀,以致二童之馔。木精乘王,则肝欢寡忧,精之妙也。知

脾脏图

治脾当用呼。呼为泻,吸为补。夫脾者,坤之气,土之精,其色黄,状如覆盆。脾主意,其神如凤。化为玉女,长六寸,循环于脾脏也。其神多嫉妒。人之疾妒,盖起于脾脏也。土无正形,故妒之无准也。妇人则妒剧者,乘阴气也。欲安其神,则当去欲寡色,少思屏虑,长其土德而后全其生也。脾合乎太阴,脾连胃,上主于口,消谷之腑,如磨之转,化生而入熟也。食不消者,脾不转也,食坚硬之物,磨之不化也。人不欲食讫便卧,其脾则侧,侧则不转,食坚物,生食不化,则为宿食之患也。故食不调则伤脾,脾藏不调则伤质,质神俱损,则伤人之速,故人之不欲食生硬坚涩之物,全人之道也。人不欲食,为脾中有不化食也。多惑者,脾识不安也。多食者,脾虚也。食不下者,脾塞也。无颜色者,脾伤也。好食甘者,脾不足也。颜色鲜滑者,脾无他恶也。夫脾主于中宫土也,故脾之有疾当用呼。呼者能引脾疾,故人之中热者,呼之以驱热温之弊也。向若不呼,则热气拥于内,阴气息于外,致愤闷之患,形何从而安哉?夫脾位寄于土宫,宫主义也。使人宽舒广大,屈已济人以利,不争者也。且脾之无正形,寄王四季,随六气助成万物。脾育肠胃,义之道也。不以自专为德,不以物竞为功,长坤之理,逆之则伤脾。常以四季月末十八日旭旦,正坐中宫,禁气五息,鸣天鼓七,吸土宫之黄气,入口五吞之,补呼之损,饮玉醴以致神之和,以补于脾,以佐神气,则入山不畏虎狼,登险不惧颠蹶者,行气之精也。

肾脏图

治肾当用吹。吹为泻,吸为补。夫肾者,阴之精,坎之气,其色黑,其象如圆石,其神如白鹿,两头化为玉童,长一尺,出入于肾脏。其神和也,人之柔顺者,盖发于肾脏也。欲安其神,则当仁德平广,膏润万物,长其精,顺其志,而后全其生形,则合乎太清者也。肾合于骨,上主于齿。齿痛者,肾伤也。又主于耳,人之骨痛者,肾虚也。耳不闻声者,肾亏也。齿多楚者,肾虚也。齿黑 < 齿肖 > 者,肾风也。耳痛者,肾气壅也。腰不伸者,肾冰也。色黄者,肾衰也。容色紫光者,肾无他恶也。骨鸣者,肾赢也。夫肾主羽,人之有疾当用吹。吹者肾之气,能瘳肾之疾,故人之积气冲臆者,则强吹也。肾气沉滞,吹彻则通。且肾者冬之用事,三月乾坤气闭,万物伏藏,戌寝寅起,与玄阴并,外阴内阳以养骨齿,以治其神,逆之则伤肾。常以十月、十一月、十二月,面北平坐,鸣金梁七,饮玉泉三,吸玄宫之黑气,入口九吞之,以补吹之损,以符呦鹿呦鹿:《诗·小雅·鹿鸣》有“呦呦鹿鸣”句,该诗旨为欢宴嘉宾。之词,以致玉童之馔。益肾气,神和体安,则群妖莫害,可致长生之道矣。

胆脏图

以前名五脏,加胆名六腑。胆亦受水气,与坎同道。胆有疾,当用嘻。嘻为泻,吸为补。夫胆者,金之精,水之气,其色青,其象如悬瓠,其神龟蛇,化为玉童,长一尺,戟其手,奔驰于胆。其神勇,人之勇决者,盖发于胆脏也。欲安其神,当息忿寝争,与仁辅义,其后全生也。胆合于膀胱,上主于毛发。毛发枯者,胆损也。发燥者,胆有风也。无惧者,胆洪大也。颜貌青光者,胆无他恶也。爪甲干者,胆亏也。毛焦者,胆热也。无事泪出者,胆劳也。好酸者,胆不足也。夫胆寄于坎宫,使人观智慕善,并邪去佞绝奸,治方直也。且胆者,生于金,金主于武,故多勇,且抑之大吉。夫胆乘阴之气,秉金之精,故主于杀。杀则悲,故人之悲者,金生于水,目中坠泪也。夫心主火,胆主水,火主辛,水主苦,所以人有弊者,即言辛苦。故为水火二气相背,则火得水而煎,阴阳交争,水胜于火,故目泪出,泪流也。苦而出,故曰泪。夫悲啼号泣,其声称苦者,为泪出于胆,而以苦为词也。胆,水也,而主于阴;目,明也,而主于阳。阴从阳,故从目出。常以孟月,端居正北,思吸玄宫之黑气,入口九吞之,以补嘻之损,以食龟蛇之味,饮玉童之浆,然后神治体和,颠不能犯,邪莫之向,胆气所致也。

歧伯曰:夫人之受天地之元气生。气之来也谓之精,精之媾也谓之灵,灵之变也谓之神,神之化也谓之魂,随魂往来谓之识,并精出入谓之魄,管主精魄谓之心,心有所从谓之情,情有所属谓之意,意有所指谓之志,志有所忆谓之思,思而远慕谓之虑,虑而用事谓之智。智者,乃识见者也,盖精神、魂魄、意志、思虑、情智、见识之所用也。

抱朴子曰:一人之身含天地之象。具在身矣。则胸胁为宫室,四支为郊境,头圆象天,足方象地,左目为日,右目为月。发为星辰,齿为金玉。大肠为江河,小肠为川渎。两乳、脐、膝为五岳,肝、肾、脾、肺、心为五行。故修道者常理之,若不修缉,必致毁败。营卫不通,血气不流,齿发不坚,五脏不调,则倾化随及。故至人修其未毁,治其无疾也。
练习六字诀掌握了要领有利于提高质量,消除练功中不良反应,使练功能沿着正确的轨道顺利发展,以期取得良好的效果,六字诀的基本要领为:

第一,松静自然:在练功中要做到关节肌肉尽可能地放松,身体各个部位放松了,气就自然顺畅,肌肉筋骨全部松开,就自然达到了“气遍周身不少滞”的要求,松是舒展,而不是软和缩,形体舒松气自顺通,从而达到体松、意静、气运自然。静是由定中产生,神不外驰,精神内守,静了以后才能安心,心安以后才能达到充分发挥调整肌体自然平衡的本能。静,并不是思想静止。练功中的要求神不外驰,集中注意力,以一念代万念,排除外来的一切干扰。不要过分紧张强求入静,不必向其它方面追求。六字诀是动中求静,是以动促进静而收养气之效,以静养之气促进体内血液循环畅旺。

法归自然。自然就是有规律的运动,运动的协调均衡是自然发展规律的体现,任何物体的运动必须符合于协调均衡的自然规律才能够存在和发展。违背自然就要发生混乱偏差以至停止运动而消亡。由于宇宙运动永远保持整体协调平衡,所以宇宙无始无终,永恒长存。养气功效法自然。自然必须在静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养生的目的是为了益寿延年,在日常生活应付事物中,也应注意到“自然”,所以中庸上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所以中和之气就是自然。自然就是均衡。经常保持着生命活动的协调均衡,也就会自然而然的得到益寿延年。松静自然的要领即是练功的过程,又是练功的目的。

第二,呼吸锻炼:六字诀是通过调整呼吸来达到吐出脏腑之毒,吸进天地之清的目的,是练功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六字诀属于吐纳法。人们的呼吸活动,是由植物神经系统支配的,可以控制和调整。呼吸活动又是对人体生理各方面有着广泛的影响,通过对呼吸的锻炼来达到调整整个肌体的功能,极为重要。

六字诀是采用顺腹式呼吸,吐字呼气时略提会阴(小腹内收,提肛缩肾),横膈上升,使浊气排除,吸气时轻合嘴唇,舌抵上腭,会阴放松,腹部自然隆起。呼吸深、细匀长,加强了呼吸功能,促进了肺循环,同时,加强 腹内的自我按摩,改善腹腔的血液循环,增强了胃肠的蠕动,加强了食物消化及营养吸收功能,在意识上是主动呼气,吸气时自然放松,使神经系统做到最大的放松。

第三,注意吐字时的口型锻炼:脏腑的内部运动和经络的运行受人体内外不同作用力的影响,而呼气时用不同的口型可以使唇、舌、齿、喉产生不同型状和位置,从而造成胸腔、腹腔不同的内在压力,影响不同的脏腑。古代养生家从长期实践中总结出六个宇,分别以口型影响着不同脏器的气血运行,从而取得治病健身的效果。多年临床经验证明,开始初学时,一定要出声,这样可以使气通顺,通过发音才能正确掌握口型。因为念字的口型不一样,唇、舌、齿、喉,开口、合口、半合口、半开口部有很大的区别。正因为这种不同的念字口型,才能区别我国五声音阶上的角、徵、宫、商、羽,配合肝、心、脾、肺、肾五脏的关系。不发声则没有五音,就没有口型,那就失掉了六字诀养生法的治病效能。我在临床应用时,曾分别试验,发声的比不发声的收效快,所以就决定初练时要发声,发声时口型容易掌握。我给它起名叫风呼吸。等到口型正确,腹式呼吸练熟了,自然呼吸深长,由胸腔深入小腹丹田之内,真气调动起来,水到渠成,就不期然而然地不出声了。一般说来,半个月或一个月就不出声了。这时会感觉到有一种气流通行上下,有的感到热,有的感到凉,有的感到麻胀,有的感到轻松。

第四,导引动作要柔和,并要做到气尽式成。使动作的快慢与吐气的速度一致并受气的支配,做到“气为元帅,手足为兵丁”之格言。

第五,在练功的初级阶段,不要强调以意领气或意气相随,随着动作的熟练,松静程度的提高,在明确了经络的起始运行路线以后,气感就会在练功中自然产生,就会在精神内守的前提下,随着吐字,气就会相依地在经络轨道中运行,这样就会水到渠成。这就是太极拳经所谓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之理论,所谓“着熟”就是练气功之呼吸自然,所谓渐悟就是“勿助长”,不要急于求成。这一条戒律要特别注意,求急者反以得缓,所以孔子再三说,率性之谓道。孟子谓拔苗助长之比喻。

第六,六字诀中六个字的次序是根据祖国医学五行生克之理论排列的。它影响着病情好转还是加重,不宜变更颠倒。要按次序练习。肝属木,木旺于春,四季以春为首,所以先练嘘字功,是因应天时,收效较快。木能生火,心属火,练呵字可以补心气。再炼呼字补脾,脾属土,为火所生。呼字练完,可以练呬字功,呬能补肺气。肺属金,为脾土所生。练完呬字功,再练吹字,吹能补肾气,肾属水,为肺金所生。吹字练完,五脏之气都得到补养。三焦主气,再加嘻字功,导引行气则全身之气血通调而疾病不生。

六字诀还可根据个人身体条件和病情疾患的虚实需要进行补泻。先按顺序练,然后有针对性地单独练某个字;我们在临床上,应用几十年都收到了可喜的效果。

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口诀是什么?

1、驱邪煞咒:敕敕洋洋,日出东方,吾赐灵符,普扫不祥,口吐山脉之火,符飞门摄之光,提怪遍天逢历世,破瘟用岁吃金刚,降伏妖魔死者,化为吉祥,太上老君吾吉吉如律令。

2、邪祟离身咒:天逢门下,降魔大仙,摧魔伐恶,鹰犬当先,二将闻召,立至坛前,依律奉令,神功帝宣,魔妖万鬼,诛战无盖,太上圣力,浩荡无边,急急奉北帝律令。

3、玄武驱邪咒:玄武大帝在眼前,神归庙,鬼归坟,妖魔鬼怪归山林,玄武真君急急如律令。

4、防鬼咒:人来隔重纸,鬼来隔座山,千邪弄不出,万邪弄不开,急急如律今。

5、金光咒:天地玄宗,万气本根,广修浩劫,证吾神通。三界内外,惟帝独尊,体有金光,大映吾身,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包罗天地,养育群姓,侍诵万遍,身有光明,三界侍卫,玉帝同迎,方神明礼,役使雷灵,妖怪丧胆,鬼神志形,内有霹雳,雷神隐名,洞慧交彻,五气腾腾,金光速现,覆护坛庭。急急律令。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15053971836@139.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推荐文章
易经系传别讲上传11章,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04)在线学习
2023-09-19
易经系传别讲上传11章,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04)在线学习
性命圭旨42.坐禅图修炼详解
2023-09-20
性命圭旨42.坐禅图修炼详解
怎样才能“气沉丹田,声贯于顶”
2023-09-16
怎样才能“气沉丹田,声贯于顶”
许真君宝诰(注解)
2023-09-18
许真君宝诰(注解)
易经系传别讲下传05章,憧憧往来,朋从尔思(11)在线学习
2023-09-19
易经系传别讲下传05章,憧憧往来,朋从尔思(11)在线学习
易经系传别讲上传08章,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17)在线学习
2023-09-19
易经系传别讲上传08章,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17)在线学习
梅花易数序入门详解
2023-09-20
梅花易数序入门详解
太平经的“天医”“神药”“天父地母”说
2023-09-18
太平经的“天医”“神药”“天父地母”说
道德经简读第八十一章
2023-09-19
道德经简读第八十一章
易经证释离卦详解
2023-09-19
易经证释离卦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