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74章,民不畏死译文,注释,评析,解读
《道德经》74章,民不畏死
译文注释引语评析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①者,吾得执②而杀之,孰敢?常有司杀者③杀。夫代司杀者④杀,是谓代大匠斫⑤,希有不伤其手者矣。
人民不畏惧死亡,为什么用死来吓唬他们呢?假如人民真的畏惧死亡的话,对于为非作歹的人,我们就把他抓来杀掉。谁还敢为非作歹?经常有专管杀人的人去执行杀人的任务,代替专管杀人的人去杀人,就如同代替高明的木匠去砍木头,那代替高明的木匠砍木头的人,很少有不砍伤自己手指头的。
①为奇:奇,奇诡、诡异。为奇指为邪作恶的人。②执:拘押。③司杀者:指专管杀人的人。④代司杀者:代替专管杀人的人。⑤斫:砍、削。
这一章讲老子的政治主张。他以为当时统治者施行苛政和酷刑,滥杀百姓,压制民众,其结果是,一旦人民不忍受了,就不会畏惧死亡。人的自然死亡,是从“司杀者杀”的天道掌管的,但人间的君主残暴无道,把人民推向死亡线上,这从根本上悖逆了自然法则。因此,从本章内容看,它是老子对于当时严刑峻法、逼使人民走向死途的情形,提出自己的批评与抗议。
有的学者在研究本章时这样写道:“老子经常讲退守、柔顺、不敢为天下先,这是他的手法。他对待起来造反的人民可是不客气,是敢于动刀杀人的。只是他看到用死来吓唬人没有用,所以才说出一句真话:‘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过去有些人为了掩盖老子敌视人民的凶恶形象,故意说老子是不主张杀人的,这是断章取义。”(《老子新译》)我们的想法是:在本章里,老子指出了人民已经被残暴的统治者压迫得不堪其苦了,死都不怕了,何必还用死来恐吓他们?如果不对人民使用严刑峻法,人民各得其所,安居乐世,就会畏惧死亡。在那种情形下,对于为非作歹之人,把他抓起来杀掉,还有谁再敢作坏事呢?他认为,应该把主观与客观两方面的情况考虑周全,并且采取宽容的政策,不按天道自然办事,草菅人命,就会带来无尽的祸患。仔细理解老子的本意,他并不是要用残酷的手段随意杀人。尽管在本章里我们见到好几个“杀”字,但并不是要杀害老百姓,这一点还是有必要分辨清楚的。
道家医学经典daoyixue.Cn
关于出自道德经的成语及解释
篇一
1、知足常乐:〖解释〗知道满足,就总是快乐。形容安于已经得到的利益、地位。——出自第46章
2、抱朴含真:〖解释〗抱:保;朴:朴素;真:纯真、自然。道家主张人应保持并蕴含朴素、纯真的自然天性,不要沾染虚伪、狡诈而玷污、损伤人的天性。——出自第19章
3、兵强则灭:〖解释〗指依恃军队强盛则毁灭。——出自第76章
4、寡信轻诺:〖解释〗轻易答应人家要求的,一定很少守信用。——出自第63章
5、祸福相依:〖解释〗比喻坏事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事也可以引出坏的结果。——出自第58章
6、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解释〗:走一千里路,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的。比喻事情是从头做起,逐步进行的。——出自第64章
7、相差无几:〖解释〗彼此没有多大差别。——出自第20章
8、玄之又玄:〖解释〗形容事理非常奥妙,不易理解。——出自第1章
9、余食赘行:〖解释〗吃剩的食物,身上的赘疣。比喻遭人讨厌的东西。——出自第24章
10、芸芸众生:〖解释〗芸芸:众多。佛家语,指一切生灵。后多指世上大群无知无识的人。——出自第16章
篇二
1、无中生有:〖解释〗道家认为,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把没有的说成有。比喻毫无事实,凭空捏造。——出自第40章
2、虚怀若谷:〖解释〗虚:谦虚;谷:山谷。胸怀象山谷一样深广。形容十分谦虚,能容纳别人的意见。——出自第15章
3、小国寡民:〖解释〗国家小,人民少。——出自第80章
4、知足不辱:〖解释〗知道满足就不会受到羞辱。表示不要有贪心。——出自第44章
5、知雄守雌:〖解释〗雄:雄强;雌:雌伏,不倔强。弃刚守柔。比喻与人无争。——出自第28章
6、知白守黑:〖解释〗意思是对是非黑白,虽然明白,还当保持暗昧,如无所见。这是道家的消极处世态度。——出自第28章
7、知荣守辱:〖解释〗守:安于。虽然知道怎样可得到荣誉,却安于受屈辱的地位。——出自第28章
8、自知之明:〖解释〗明:明智。指了解自己的情况,能正确认识自己的长处与短处。——出自第33章
9、被褐怀珠:〖解释〗身穿粗布衣服而怀抱宝珠。比喻虽是贫寒出身,但有真才实学。——出自第70章
10、多言数穷:〖解释〗言多必失,必有理屈之时。——出自第5章
篇三
1、民不畏死:〖解释〗畏:惧怕。人民不怕死。形容不怕死的气慨。——出自第74章
2、器晚成:〖解释〗大器:比喻大才。指能担当重任的人物要经过长期的锻炼,所以成就较晚。也用做对长期不得志的人的安慰话。——出自第41章
3、大巧若拙:〖解释〗拙:笨。指真正聪明的人,不显露自己,从表面看,好象笨拙。——出自第45章
4、去甚去泰:〖解释〗指做事不能太过分。——出自第29章
5、若烹小鲜:〖解释〗意为治理大国要像煮小鱼一样。煮小鱼,不能多加搅动,多搅则易烂,比喻治大国应当无为。后常用来比喻轻而易举。——出自第60章
6、老死不相往来:〖解释〗指彼此不联系,不交流情况。——出自第80章
7、来者不善,善者不来:〖解释〗来的人不是善良的,善良的就不会来,须提高警惕。——出自第81章
8、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解释〗指福祸互为因果,互相转化。——出自第58章
9、知止不殆:〖解释〗懂得适可而止,就不会遭遇危险。——出自第44章
10、见素抱朴:〖解释〗现其本真,守其纯朴。表示不为外物所牵。——出自第19章
老子二则文言文翻译
1. 老子写的文言文和译文 《老子》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 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 无欲。
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译文】 不崇尚贤才异能,使人民不至于炫技逞能而争名逐利。不看重稀贵之物,使人民不做盗贼。
不显露足以引起贪欲的物事,使人民的心思不至于被扰乱。因此,圣人治理天下的原则是:排弃充斥于人民心中的各种成见,满足人民的温饱需求,软化人民的犟执趋求,提高人民的自立自足能力。
通常使人民不执成见、不生贪欲,使那些"智者"不敢为所欲为。从事于无所成为的作为,即可以得到全面的治理。
《老子》第四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
吾不 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译文】 道是虚无的,但它的作用却似乎无穷无尽。
它是那样的幽深莫测,像是一切存在的本源依归。它消磨了锋角,排解了纠纷,柔和了光芒,浑同于尘俗。
它无形无迹呵,像是很不确定的存在。我不知道在它之上还能有什么更本源的存在,只觉得它存在于天帝之前。
《老子》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译文】 天地无所谓仁爱之心,把万物都当作"刍狗"来看待;圣人也不执求仁爱之心,把百姓也当作"刍狗"来看待。
天地之间,不正像是气囊或空管那样的大空泡吗?它虽空虚但却不会塌缩,运行之中生化不息。孜孜于仗名立言往往行不通,不如持守空虚而顺任自然。
《老子》第六章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绵绵若存,用之 不勤。 【译文】: 虚神永远存在,可以称它为无比幽深的生殖之源。
通向这个无比幽深的生殖之源的门径,就是这个天地世界的根本。它绵延存在而又若有若无,它施展的作用无穷无尽。
《老子》第七章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译文】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够长久,是因为它们不去强求一种非其不可的状况维持,所以能够长久。
因此,圣人把自己的切身利益置后,反而成了人群的首领;把自己的身家性命置之度外,反而更好地保护了自己的身家性命。不正是因为他对自己很无所谓吗?这样反而可以更好地成就他自己。
《老子》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译文】 上好的行为典范就像水一样。水,善于利导万物而不与之争,处守于众人所不愿处的低下处,所以,接近于道。
水,居处善于择下而居,存心幽深而明澈,交游共处谐和相亲,言行表里如一,公共关系易于清静太平,办事能干,行动善于应机顺势而行。正因为水总是利导万物而不与之争,所以,它很少患过失。
《老子》第九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译文】 执持盈满,不如适可而止。
锋芒毕露,难以长久。金玉满堂,谁能守藏?富贵而骄横,自埋祸殃。
功成身退,是最应该奉行的行为准则。 《老子》第十章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涤除玄鉴,能如疵乎? 爱国治民,能无为乎? 天门开阖,能为雌乎? 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译文】 保持神魂与体魄的谐和统一,能不崩解离散吗?圆融气质以致柔顺随和,能像婴儿一样吗?清理幽深而明澈的自体,能没有任何瑕疵吗?爱民治国,能不执着于名而顺任自然吗?在展身作为、功成身退的循环中,能像雌母一样吗?明于道而"发光"行进于一切领域,都能无须向显学成见"借光"吗?生它,养它,生了它并不拘系自有,成就了什么并不执为仗恃,虽获取较高的资格权能却不肆行宰制,这就叫做无限深得于道的"玄德"。
2. 老子《五章》文言文翻译是什么 原发布者:af1e00
《老子》五章翻译
《老子》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译文】
道是可以阐述解说的,但并非等同于浑然一体,永恒存在,而有运动不息的那个大道。
道名也是可以命名的,但并非等同于浑然一体,永恒存在,而有运动不息的道之名。
无,天地的本初。
由道而产生的万物,万物的本生。
因此,从常无中,将以观察道的微妙;从常中有,将以观察道的边际。
这无、有二者,同出于道而名称不同,都可以谓玄妙幽深。玄妙而又玄妙,正是天地变化的总源头。
《老子》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于是就有了令人嫌恶的丑;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于是就有了反面的不善。所以,"有"与"无"相互突显,"难"与"易"相互促成,"长"与"短"相互显现,"高"与"下"相依而存,"音"与"声"相互陪衬,"前"与"后"相互照应——这些"名"相反而相成,迁延不居而不独立自足
3. 急 译文:
老子是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姓李,名耳,字聃,做过周朝掌管藏书室的史官。
孔子前往周都,想向老子请教礼的学问。老子说:“你所说的礼,倡导它的人和骨头都已经腐烂了,只有他的言论还在。况且君子时运来了就驾着车出去做官,生不逢时,就像蓬草一样随风飘转。我听说,善于经商的人把货物隐藏起来,好像什么东西也没有,君子具有高尚的的品德,他的容貌谦虚得像愚钝的人。抛弃您的骄气和过多的欲望,抛弃您做作的情态神色和过大的志向,这些对于您自身都是没有好处的。我能告诉您的,就这些罢了。”孔子离去以后,对弟子们说:“鸟,我知道它能飞;鱼,我知道它能游;兽,我知道它能跑。会跑的可以织网捕获它,会游的可制成丝线去钓它,会飞的可以用箭去射它。至于龙,我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它是驾着风而飞腾升天的。我今天见到的老子,大概就是龙吧!”。
老子研究道德学问,他的学说以隐匿声迹,不求闻达为宗旨。他在周都住了很久,见周朝衰微了,于是就离开周都。到了函谷关,关令尹喜对他说:“您就要隐居了,勉力为我们写一本书吧。”于是老子就撰写了本书,分上下两篇,阐述了道德的本意,共五千多字,然后才离去,没有人知道他的下落。有的人说:老子也是楚国人,著书十五篇,阐述的是道家的作用,和孔子是同一时代的人。
据说老子活了一百六十多岁,也有的人说活了二百多岁,这是因为他能修道养心而长寿的啊。
孔子死后一百二十九年,史书记载周太史儋会见秦献公时,曾预言说:“当初秦国与周朝合在一起,合了五百年而又分开了,分开七十年之后,就会有称霸称王的人出现。”有的人说太史儋就是老子,也有的人说不是,世上没有人知道哪种说法正确。总之,老子是一位隐君子。老子的儿子叫李宗,做过魏国的将军,封地在段干。李宗的儿子叫李注,李注的儿子叫李宫,李宫的玄孙叫李假,李假在汉文帝时做过官。而李假的儿子李解担任过胶西王刘昂的太傅,因此,李氏就定居在齐地。
社会上信奉老子学说的人就贬斥儒学,信奉儒家学说的人也贬斥老子学说“主张不同的人,彼此说不到一块去”,难道就是说的这种情况吗?老子认为,无为而治,百姓自然趋于“化”;清静不挠,百姓自然会归于“正”。
4. 求老子 这一章的古文翻译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夫为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故之所为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权而归之。
译:委屈反而可以保全,弯曲反而可以伸直,底下反而可以盈满,破旧反而可以更新,少了反而可以得到,多了反而变得疑惑。 所以圣人守道,以作为天下的法则。
不自我表现,反而更凸显,不自以为是,反而更显着,不自夸邀功,反而有功劳;不自大自满,反而能够长久。 正因为不和人争,所以全天下没有人能和他争。
古时候所谓“委曲求全”这样的话,难道是假的么!实在应该维护遵守并此为方向才对。
5. 庄子 文言文 翻译 庄子 全文译注
"老庄"的道家思想对中国文化影响至深,成为古代主流儒家思想的重要补充.老子传世一部《道德经》,庄子传世之作即名《庄子》
庄子(约前369-前286)。战国时哲学家,庄氏,名周,(一说子沐)。汉族,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一说今安徽蒙城县)人。做过蒙地方的漆园吏。庄子是我国先秦(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原系楚国公族,楚庄王后裔,后因乱迁至宋国蒙,是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然文采更胜老子。代表作《庄子》并被尊崇者演绎出多种版本,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
《庄子》
《庄子》共三十三篇,分“内篇”、“外篇”、“杂篇”三个部分,一般认为“内篇”的七篇文字肯定是庄子所写的,“外篇”十五篇一般认为是庄子的弟子们所写,或者说是庄子与他的弟子一起合作写成的,它反映的是庄子真实的思想;“杂篇”十一篇的情形就要复杂些,应当是庄子学派或者后来的学者所写,有一些篇幅就认为肯定不是庄子学派所有的思想,如《盗跖》、《说剑》等。内篇最集中表现庄子哲学的是《齐物论》、《逍遥游》、《大宗师》等。
6. 老子 的古文翻译原文: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译文:
国家要小,人民要少。即使有效率高达十倍百倍的机械也不使用;使人民爱惜生命,不向远方迁徙。虽然有船和车,却没有地方要乘坐它;虽然有武器装备,却没有地方去陈列它。使人民再用结绳的方法来记事。使人民对他们的吃食感到香甜,对他们的穿戴感到漂亮,对他们的住宅感到安适,对他们的习俗感到满意。邻近的国家互相望得见,鸡鸣狗叫的声音互相听得见,而人民直到老死也不相往来。
7. 求《庄子》或《老子》中的超短文言文 含译文道理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
子墨子闻之,起于齐,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藉子杀之。”
公输盘不说。 子墨子曰:“请献千金。”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
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 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 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子墨子曰:“胡不见我于王?” 公输盘曰:“诺。” 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 王曰:“必为有窃疾矣。”
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为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
荆有长松文梓楩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于是见公输盘。
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楚王问其故。 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
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虽杀臣,不能绝也。” 楚王曰:“善哉。
吾请无攻宋矣。” [编辑本段]译文 公输盘给楚国制造云梯这种器械,制成后,将要用它去攻打宋国。
墨子先生听到这个消息,从齐国出发,走了十天十夜,到达郢都,去见公输盘。 公输盘说:“先生有什么教导吗?” 墨子说:“北方有欺侮我的人,希望凭借您杀掉他。”
公输盘不高兴了。 墨子说:“请允许我献给你千金。”
公输盘说:“我是讲道义的人,绝不能平白无故杀人。” 墨子站起来,拜了两拜,说:“请让我说几句话。
我在北方听说您造了云梯,要去攻打宋国。宋国有什么罪呢?楚国有的是土地,缺少的是民众,如今去牺牲自己缺少的民众而争夺自己并不缺少的土地,不能说是聪明;宋国并没有罪而要去攻打它,不能说是仁爱;懂得这个道理,却不据理力争,不能说是忠诚;争论而达不到目的,不能说是强大;自己说讲道义,杀少量人还懂得不合理,却要去杀众多的人,不能说是明白事理。”
公输盘被说服了。 墨子说:“(既然)这样,为什么不停止呢?” 公输盘说:“不行,我已经向楚王说过了。”
墨子说:“为什么不向楚王引见我呢?” 公输盘说:“好吧。” 墨子见了楚王,说:“现在这里有个人,舍弃自己装饰华美的车子,邻居有破车就想去偷;舍弃自己华美的衣服,邻居有粗布衣服就想去偷;舍弃好饭好菜,邻居有粗劣饭菜就想去偷。
这是什么样的人呢?” 楚王说:“一定是有偷窃毛病吧。” 墨子说:“楚国的土地方圆五千里,宋国的土地方圆五百里。
这就好像华丽的车子和破车子相比。楚国有云梦这样的大河,犀兕麋鹿到处都是,长江汉水里的鱼鳖鼋鼍多得天下无比,宋国正如人们所说是连小兔小鱼都没有的地方。
这就好像好饭好菜和糟糠粗劣饭菜相比。楚国有松梓楩楠樟这样的名贵木材,宋国却连多余的木材都没有。
这就好像华美的衣服和粗布衣服相比。我认为大王派官吏攻打宋国,就和上面所说的行为一样。
" 楚王说:“好呀!虽然如此,公输盘为我制造云梯,我一定要攻打宋国。” 于是,召见公输盘。
墨子解下衣带当作城,用木片当器械。公输盘多次用了攻城的巧妙战术,墨子多次抵挡了他。
公输盘的攻城器械用完了,墨子的守卫方法还有很多。 公输盘理屈了,但他说:“我知道用来抵挡你的方法了,我不说。”
墨子也说:“我知道你用来抵挡我的方法,我也不说。” 楚王问他原因。
墨子说:“公输盘的意思,不过是想要杀死我。杀了我,宋国守不住就可以攻下。
可是我的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经拿着我守城的器械,在宋国城墙上等待楚国进攻。即使杀了我,也不能杀尽宋国的抵抗者。”
楚王说:“好吧。那么我不攻打宋国了。”
8. 请帮忙翻译文言文《 一则》不知道你要那一章,我就随便自己翻一章了。
老子道德经第七十四章
原文:
民不畏死 奈何以死惧之
若使民常畏死
而为奇者 吾得执而杀之 孰敢
常有司杀者杀
夫代司杀者杀 是谓代大匠辶
夫代大匠辶者 希有不伤其手矣
* 辶(砍,音:浊)。
解释:
如果人民都不怕死,那就无法以杀戮来使人民恐惧。
假使人民都怕死,那麽凡是作坏事的人,我们就抓来杀掉他,
那麽就没有人敢作恶了。
自然界中本来就有法则,它掌握了万物的生杀大权;
如果有人扮演天地的职司去杀人的话,
就好比普通人代替技术高明的伐木者砍树。
外行的伐木者去做大匠的事,很少有不伤到自己的手的事情发生。
9. 文言文翻译 老子道德经 第二十四章 [原文]企①者不立,跨②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译文]踮起脚跟想要站得高,反而站立不住;迈起大步想要前进得快,反而不能远行。自逞已见的反而得不到彰明;自以为是的反而得不到显昭;自我夸耀的建立不起功勋;自高自大的不能做众人之长。
从道的角度看,以上这些急躁炫耀的行为,只能说是剩饭赘瘤。因为它们是令人厌恶的东西,所以有道的人决不这样做。
[注释]1、企:一本作“支”,意为举起脚跟,脚尖着地。2、跨:跃、越过,阔步而行。
3、赘形:多余的形体,因饱食而使身上长出多余的肉。 [引语]在本章里,老子用“企者不立,跨者不行”作比喻,说“自见”、“自我”、“自矜”的后果都是不好的,不足取的。
这些轻浮、急躁的举动都是反自然的,短暂而不能持久。急躁冒进,自我炫耀,反而达不到自己的目的。
本章不仅说明急躁冒进、自我炫耀的行为不可恃,也喻示着雷厉风行的政举将不被人们所普遍接受。[评析]在帛书甲、乙本中,这一章都抄写在二十二章前面,因为此章与二十一章内容相一致,叙述用的语气、语言也是一种风格。
这样的排列顺序,或许是有道理的。本章所具体阐述的问题,仍然是有关社会政治及其得失的内容,同时还包含有辩证法的观点。
即“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这些表现及其结果往往是对立的、相互矛盾的。
这是老子思想中极富精义的部分。不过在这其中仍然贯穿着以退为进和所谓“委曲求全”的处世哲学。
这种观点、这种态度绝不是无条件的、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采用的,而仅是对现实斗争中某种情况下可以采用的策略,这虽然说不上是在逃避现实的政治斗争,但表面上给人的印象却是消极退守、防御。当然,这是老子哲学思想的一贯主张。
不过在现实生活中一定要灵活运用,它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道德经第72—75章 论罚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无押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解读:人民一旦不害怕统治者的威势,则更大的祸乱就会随之而来。因此执政的人,不要逼迫人民的生存,使他们得不到安居,不要压榨人民的财货,是他们无法安身,能如此,人民才不会厌恶你,才不会带来莫大的祸乱,所以圣人虽是自知技能,却不自我显扬,虽自爱己力,也不自显高贵,只有采取“无为”,“处下”的态度顺民而已,取此舍彼,有怎会陷民与不安呢?
道德经第73章? 论罚二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犹难之天之道,不争而善战,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禅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解读:用于表现刚强的人,必不得善终,勇于表现柔弱的人,则能保全其身。这两者虽同样是“勇”,但勇于表现刚强则得害,用于柔弱则受利,天为什么厌恶勇于表现刚强的人?没有人能知道为什么。所以圣人以知天为难,何况一般人呢。
天之道是不争而善与得胜,不言语而善于回应,不召唤而万物自归,宽缓无心而万物筹策,这就好像一面广大无边的天网一样,它虽是稀疏的,却没有一样东西会从中漏失。
道德经第74章 论罚三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是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斲。夫代大匠斲者,稀有不伤其手矣。
解读:人民若饱受虐症苛刑到了不怕死的地步,以死来威胁他又有何用?假使人民怕死,已有作奸犯科的人就抓来杀死,那么还有谁敢再敢做坏事,触犯刑法?但事实并不如此,天下刑罚何其多,犯法的人却并未止步,万物的生死,早操在冥冥中司杀着的手中,又和别人去参与其谋?
但是,世上一般的执政者,往往凭自己的私意妄杀人命,替代冥冥中厮杀着的职责,还自以为是替天行道,这就好像不知技巧而去替木匠将砍伐木头一样,凡是代木匠砍伐木头的人,很少有不砍伤自己手的。
道德经第75章? 论罚四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解读:人民为什么饥饿?因为在上的人聚敛太多,弄得人民无法自给,所以才饥饿。人民为什么难治?因为在上的人多事妄作,弄得人民无所适从,所以难才治。人民为什么不怕死?还不是因在上的人奉养过奢,弄得人民不堪需索,所以才轻死。
假使在上的人,能够看清自己的权势,恬淡无欲,清静无为,那么比起贵生厚养,以苛政烦令需索来压榨人民,就要好多了,这种情形也就不会产生了。
77《道德经》第七十七章
【原文】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译文】天的规则,不就像拉弓射箭一样吗?瞄得高了就往下压,瞄得低了就往上抬;有多余的就减少,不足的就给补充。天的规则,减损有余的来补充不足的。人类社会的规则不是这样,减损不足的来供奉有余的。谁能让那些有余的人奉献出来为天下做贡献?只有得道的人。所以圣人把事情做成而不把这当成一种倚仗、凭借甚至勒索的手段,有了功劳却不居功自傲,不想表现自己的贤能。
【经解】
? ? ? ? 这一章重要在什么地方呢?大家都知道“马太效应”,“马太效应”出自《圣经·马太福音》,直观的解释,穷者越穷,富者越富。在这一章里,我们可以看到一句话跟“马太效应”讲的意思是一样的,“损不足以奉有余”。那么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道德经》很早就给出了一个方案,我们把这一章叫“张弓效应”。
? ? ?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天道像什么样子呢,给你打个比方,就像拉弓射箭一样,拉弓射箭要有的放矢。“高者抑之,下者举之”,这个箭呢,你瞄得高了,往下压一下;低了,往上抬一下,沿着这个比喻,得出结论,对人类社会也是这样,“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有多余的就减少,不足的就给补充,财富多的人,应该拿出更多帮助不足的人,收入高的人应该多交税。“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天的规则,减损有余的来补充不足的。“人之道则不然”,人类社会的规则不是这样,“损不足以奉有余”,减损不足的来供奉有余的,越是穷困的,反而被压榨得越厉害。
? ? ? ? 老子的话是讲给坐在他对面的、听他讲治国之道的统治者的,他希望这些领导者制定政策和建立机制时注意到公平的天道,别老以人之道对抗天之道。“孰能有余以奉天下?”谁能让那些有余的人奉献出来,为天下做贡献?“唯有道者”,只有得道的人,就是了解道的人、按照道的方式去行事的人,才能做到这一点。“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所以一个好的领导者做成了事情,却不把这个当作倚仗、凭借甚至勒索的手段,有了功劳却不居功自傲, 不想表现自己的贤能。只是认真做事,为天下谋福利,为大众谋福利。
? ? ? ? 读这一章,可以感觉到老子的社会财富平均化和人类平等的观念。细品则可知这一章是第七十四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第七十五章“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这一思想的继续和发展,表达了老子对以贪腐和苛政聚敛财富者的痛恨,对为富则不舍、为富则不仁者的批评,对穷苦者越来越穷苦的同情。这几章都体现了《道德经》人民性的一面,是其精粹。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15053971836@139.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